顺德碧江金楼旁户型(顺德碧江金楼介绍)

顺德碧江金楼旁户型(顺德碧江金楼介绍)(1)

[导读]

碧江金楼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碧江,属明清时期建筑,现已有几百年历史。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碧江金楼

古建筑群的最亮点金楼,原名赋鹤楼,楼内装饰着金碧辉煌的木雕,据说是因清末名臣戴鸿慈之女嫁入职方第,作为嫁妆与赠。而民间有“金屋藏娇”的之传说。巧夺天工的金木作,几乎包罗了木雕艺术中的所有手法。尤为难得的是木雕全部采用中国传统题材,渗入了外来的艺术风格,以实物印证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史。院宅内还保存着当年刘塘、宋湘等清代名家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木、石匾额和戴鸿慈以及多位清代顺德进士、举人题赠的书画翰墨真迹,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家具、珍稀的清代官轿、跋步床(千工床),游客登临,可亲身邻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认识岭南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建树。

【特色推荐】:

推荐一:金屋藏娇的传说

金楼以贴金得名,却凭藏娇闻名于世。相传当年慈禧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的女儿戴佩琼下嫁曾任兵部员外郎苏丕文的大曾孙苏伯雨,苏家大少苏伯雨将戴佩琼安置在金楼之中伴读,夜夜有美人红袖添香,故传有金屋藏娇的佳话。

推荐二:三口井

因为用做书楼,又是木制结构,所以一个小小的碧江金楼,就修有三口井:院子里的井、正厅里的井以及顶部的藻井。

按照五行的说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里的井和正厅里的井主要用来防火、降温,而顶部的藻井,直径很小,上面雕刻着五只蝙蝠,寓意着“五福临头”。

推荐三:鬼斧神工的木雕

金楼二层的雅集(接待客人、以文会友的场所)是整座金楼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家具、木门窗、木屏风大多是采用纹理细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经过刮磨后,表面如同镜面一般光彩照人,触摸起来质感细滑清凉,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能感觉到一种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贴上一层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种富丽堂皇却不失华贵雍容的感觉。

不过游客们大多料不到,金楼精华中的精华并不是这炫目夺眼的黄金装饰,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艺,仔细环顾四周门窗,你便会发现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着大千世界,花鸟鱼虫,应有尽有,而且动物姿态生动,神态逼真,植物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怪不得同行的导游向我们介绍说单单这木雕,就已经价值连城!

顺德碧江金楼旁户型(顺德碧江金楼介绍)(2)

推荐四:讲究的摆设

金楼中有不少讲究的摆设,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宽许多,而且有两道屏风,两道屏风中间是给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两边滚动推开的,意思是八面威风;比如古代的保温设备,在两层包装之间填上满满的棉絮,以达到阻止热散发的功效。

推荐五:文人墨宝

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乡,读书风气浓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种植着龙眼和桂花,取一个攀龙借贵(桂)的祥瑞。当时乡中有“家无读书子,功名何处来”的传统,因此,对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备至,苏家把书楼建设得如此豪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书人在碧江的地位。

正是因为这种学风,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迹,在金楼,你可以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刘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处寄才贤。几回禅院花争发,一夜山堂月正圆”。例如当时岭南著名的文人张岳嵩,“汉江东去有高台,烟树苍苍楚望行。老马铜蹄访北塔,少年齐唱晤鹰来”。

顺德碧江金楼旁户型(顺德碧江金楼介绍)(3)

推荐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图”

清代道光年间,苏家有子苏鹤,号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咏,概括碧江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并以此咏为线索,雕作铜壁,重现历史上的繁华碧江。

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图”长23.8米,高1.5米,上面所绘风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荐七:百年古树

虽然金楼新修复的后花园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二大,但是散落在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特别的讲究,从佛肚竹到黄金间绿,从100年的龙眼到200年的紫薇、青思,无不见证着时间车轮的痕迹。

集结天下苏氏古今资讯,传播各地宗亲最新动态,推荐您添加苏家人的

TXSS138

↑↑↑↑↑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添加朋友黏贴即可关注,来加入我们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