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科研成果余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余华副教授与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艾斌副教授(通讯作者)近期在质性研究方法S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共同发表学术论文“Experiencing “Paragliding”: A Student-Teacher Perspective on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 Chinese University”(《“滑翔伞”体验:从师生视角解读中国某大学的质性研究方法教学》)。
期刊原文链接
https://doi.org / 10.1177 / 16094069211070443
《质性研究方法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是同行评议的跨学科研究期刊,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国际质性方法研究所(IIQM)于2002年创办,是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学术论坛,聚焦质性或混合方法和研究设计上的创新和进步,影响因子为2.767。本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 初步接触质性研究方法的大学生在认知、情感上经历了怎样的挣扎?(2) 师生是如何在质性研究方法课堂中经历教学相长的?
当前审计文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环境的渗透不容忽视,高校极力追求绩效,个人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贡献以量取胜,人文社会科学式微。而在实证主义主导的科研机构中,质性研究方法鼓励通过聚焦日常生活经历来生产知识,其合法性备受质疑。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质性研究的价值。本文采用多声音民族志的方法,探讨高校质性研究方法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写作、绘画、多声部对话的过程中,呈现课程学习者内心的挣扎、反思以及自我成长。
质性研究过程没有限定的框架和答案,自由而开放,教师试图通过五感体验来提升学生对周边世界的敏锐观察和体验,从抽象回归具体,并鼓励同学们欣赏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存在,回归人的情感与价值。这一点对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和量化考核的中国学生而言是一种冲击,有同学认为这是一场滑翔伞的过程,起飞时在风中摇摇欲坠,非常缺乏安全感。然而在深入学习后,逐渐不再一味探寻权威的数字真理和科学法则,而在和研究对象人生轨迹交织的过程中感受人和物的多样性和并接受现实生活的偶然性。“滑翔”的过程逐渐变得游刃有余,跳出“审计的”“量化的”舒适圈后,学生不再聚焦自我,能够在高处见到更开阔的世界,不再用分数和竞争关系中的成败来定义自己,而是从经历中再探究学习和研究的意义。这是一个反复挣扎,自我拷问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共情与反思,通过看到他人来理解自己,进而看见广阔的世界。
作者介绍
余华,语言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用人类学方法探究语言政策与教育、社区教育、课堂评价语言、文化遗产研究,相信人文社科研究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艾斌,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特任研究员,讲席副教授。2014年4月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教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PhD),2018年5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完成博士后,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证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研究和商务英语研究等。出版英文著作1本,发表各类英文论文30篇,其中SSCI、A&HCI检索论文16篇。论文多发表在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utledge和Sage期刊,包括Applied Linguistics, Teachers and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Ethni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Life Writing, Third World Quarterly等国际学术期刊。
来源|上外语言院
供稿|杨宇湘
转载编审|赵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