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云深不知处(知人论世)
古诗鉴赏绝对是语文高考中难中之难,难于上青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诗鉴赏云深不知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鉴赏云深不知处
古诗鉴赏绝对是语文高考中难中之难,难于上青天。
别看古诗每一个字你都认识,这些字排列组合起来,你就感觉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啥都不懂,然后自己会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啥都不是。
但高考一定会考古诗,虽然过去高考语文大纲上是这么表述的-阅读浅显古诗文。 浅显古诗文即如此,那不浅显会如何?一定会安排上,现在高考的走向:一是高考大纲不再修订,二是高考越来越难。
数学不会,那是真不会。
所以呢?所以语文这张一百五十分的试卷,要分分必争。
别看古诗只有九分,但一分甩掉千人,这是事实。
想要做好古诗题,作为一名教师,先要帮助考生“读懂”古诗写的是什么东东,换句话也就是帮住考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内容和思想、观点。
第一种办法就是把古诗按题材分类,掌握不同题材的大致情感,意象和技法,从来推断陌生古诗的类别,进而推测此诗的内容和情感。
第二种办法就是知人论,一般人认为知人论世其实就是了解作者,把握时代背景,这种理解对,但不全对。
为什么?
首先,古诗的分类,即是按题材分,更是按人性分的,因为文学即人学。古诗是文学体裁之一,内容核心指向就是人的情感。
其次,他们就没有完全理解“知人”的含义。这里的人,是人性,别看古人吃、穿、住、用、行一切器物与我们现代人全然不同,但只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在这片天空下,生活在东方文化中,古人与今人的人性就是相通的。我们和古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我们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我们一样会怨憎会、会爱别离,会求不得。
再次,古诗都是那时代的士大夫写的,换句话就是读书人和官员写的。考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天然就与古代掌握话语权的土大夫的共呜。
所以 考生可以代入作者,用日常生活经验和平常心去理解古诗中情感和思想。
如(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如果仅仅从题目来看,我们可推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应该写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应该写对友人别后的期许和思念。
可当我们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后,你就会发现作者王安石的心情真的好复杂。为什么?因为他们之间真实关系是卸任者和继任者之间的关系。在真实的历史中,两者并非好友,而是竞争者关系。当然学生不知道这点,但卸任者和继任者之间的关系,考生可由注释了解到。虽已卸任,王安石还是给予对方以肯定,如“忽逢佳士得朱轮”。且自责自己没有治好常州,如“常恐劳人轻白屋。”也表达了作者离任怅然之情和不舍之情如,“。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这才是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人情。
也是笼统分类没有办法抵至的情感概括。
2022-10-2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