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为啥不活(善终守护师200临终者在她怀里去世)

1

电影《入殓师》主人公-小林君,在第一次见过尸体的那天晚上,疯狂地抚摸妻子美香的身体,他迫切需要感受鲜活的生命,以冲淡他身体里存留下来的死亡气息。

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法师为啥不活(善终守护师200临终者在她怀里去世)(1)

后来,他用干燥、温暖的双手,握过死者的手,抚摸过他们的脸、额头,为他们擦拭身体,更换寿衣,画好生前的妆容。

当入殓师安静地完成这一系列仪式时,家属的情绪随之平静下来,从暴躁不耐烦转变为安慰与哀恸,削弱了死与生之间的界限,留下的是心与心之间的和解。

死亡就像是一道门

死亡并不是结束

而是通过它进入下一个世界

就像一道门一样

而我则是守门人

在这里送走无数人

并对他们说

一路好走,来世再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动在入殓师之前,用自己的怀抱温暖即将离去的生命,帮助需要的人在临终现场实现生命的延伸,这样的人便是-善终守护师。

而我手中这本《善终守护师》,由创始人柴田久美子撰写。她曾因为抑郁选择自杀,又离过两次婚,还三次患癌,从事看护工作26年,成为善终守护师也近8年。

法师为啥不活(善终守护师200临终者在她怀里去世)(2)

作者在书里提到,父亲的离世是她从事善终守护的原点。她相信,只要临终者能在被爱的氛围中辞世,死亡不再可怕,反而能将生命的力量交接下去。

她还强调,「那样的场面绝不悲伤,而是充满爱与喜悦。」

法师为啥不活(善终守护师200临终者在她怀里去世)(3)

2

中国有句老话,未知生焉知死。在柴田老师看来,人在最后走的阶段,都会对他一生的生命力做交接。作为守护师,要谨慎地接住力量,然后把它交给家属和亡者所爱的人。

小学六年级某日,放学回来的柴田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父亲的房间,却发现父亲的卧室围满了人,“受您照顾了,真是感谢!”父亲一一向医生、护士、家人道谢。最后,他握着小女儿-柴田老师的手,“谢谢你,小久”,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谢谢你,小久”,看似寻常稀松的一句话,住进了柴田老师的心里,原来我们人类,可以只是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感到喜悦。

父亲传递给柴田老师的生命力接力棒,让她意识到她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帮助更多人完成善终的夙愿,并与世界达成和解。

法师为啥不活(善终守护师200临终者在她怀里去世)(4)

成为善终守护师的8年间,柴田老师分享了其中几位「人生导师」临终者。

  • 对死亡充满恐惧心情的97岁玛莎奶奶,在柴田老师的安抚下,渐渐接受了死亡的邀请。临终前,她说,“承蒙你们照顾了,我最好是死在用餐时,或者是刚好在睡觉。”尔后,她真的在睡梦中与世长辞。

原来,人真的能按自己的方式踏上归途。

  • 因失智而瘫痪多时,没什么亲朋好友的武雄先生,每一年都非常期待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盼着他儿子将从国外回来,带着他回家祭拜祖先。

即使在床上躺了三年,武雄爷爷仍坚持每天为自己打气,“今天天气好好啊”,还会大声骂人,也会跟孩子似的,向儿子炫耀摄影师帮他拍的照片。

“武雄的心脏有杂音。”驻村医生建议柴田老师,与武雄进一步沟通,然后将他送到正规医院做检查。

你猜武雄怎么说。

“我才不要去医院!”

用医学技术延长生命,不顾主角身上承受的疼痛,一次次在他身边耳语,“要加油哦”,凭着自己的私欲,或是愧疚感和与生俱来的道德观,希望对方活久一点,简直就是精神刽子手。

所以,我很赞同长尾和宏医生的观点,人最后怎么死,用什么词去定义都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要让人笑着度过最后的阶段,这才是人该追求的尊严死

3

生,是第一次诞生。

死,是第二次诞生。

那么,在面对第二次诞生时,柴田老师总结了一套善终守护师的方法论。当然,也很适用于我们,特别是面对亲近之人的诀别时,有了更笃定的方向。

  • 第一,抚摸临终者肌肤,拥抱着他送行,用身体传达“你现在活在这里,是如此重要”,学会传递温暖,也接受对方的温度。
  • 第二,不需要对临终者说出“加油”等鼓励的话,要去倾听和复述对方的语句,学会适当沉默,带着谦卑之心为他们准备最后一程
  • 第三,不断地说“没问题”。三个简短充满力量的字,是在告诉临终者,“没问题,这里有我。” “你会如愿以你的方式回去,没问题的。”
  • 第四,与临终者“同步呼吸”,通过触摸身体,与临终者保持同频呼吸,再慢慢调整为深呼吸,再用手把深呼吸的节奏传达给临终者,使他平静下来。这样的益处在于,让他们发现,他们不是自己一个人独自支撑,更平和去往另一个世界。

柴田老师还提到一点,如果遇到患癌家人/朋友,我们可以利用手的温度进行抚摸,帮他缓解疼痛,除非痛得难以忍受,才需要打止痛针

总结

这是一本很好读又费能量的书籍,因为薄,我只花了一个晚上时间,可柴田老师传达的能量和对待死亡的态度,需要我长时间主动地去消化。

我曾在一年里亲眼目睹身边挚爱亲人的离去,直至今天想起来仍心痛不已,错过的最后一面,为什么当初不做得更好的自责心态,像不定时的台风,把我打得措手不及。

现在的我,当然无法做到对死亡释怀,对临终者也会抱着害怕的心情,但柴田老师用温暖的笔触,让我了解了善终守护师这一行业,他们乘着光而来,送我们最后一程。

我是@二狗和奶牛爱读书的90后,感谢你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