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唐安奎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1)

2022年12月31日是周末月末年末,正在想如何与阴霾告别,中午1点16分却接到了令人心碎的消息——我们敬重的叶上雄先生与世长辞。在过去一年,先生健康状态下降明显,但得到消息时还是感到突然:1月前,先生还在电话中关心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正在想疫情稳定后尽快看望先生。平时没有写过纪念性文字,总感觉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所思、所感、所想。但,先生的辞世让人思绪良多,情绪难平,忍不住回想起与先生20年交往的点点滴滴,追忆在先生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人格魅力和文化感召。

初识先生

2002年5月,是我硕士生毕业的时刻。当年,我是四川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首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细节已经模糊,但印象特别清晰的是,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不亚于博士论文答辩的规格,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先生、查有梁、顾美玲、刘世民等老师,先生任主席。此前,我知道查老师是全国知名且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不熟悉先生,但看到先生任主席,大家都表现出敬重时,我立刻感受到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2个硕士生的论文答辩持续了整整半天。先生对答辩高度重视,极为认真,事先仔细阅读了文本并做了详尽批注;答辩中对论文的问题针对性、谋篇布局、概念界定、逻辑推演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性意见。于我而言,这次答辩既是难得的受教育过程,也使我有幸与先生相识,向先生拜学请业。

答辩结束后,我到了毕业求职的关键期。当时,有3个选择:或留四川师范大学,或到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或到四川教育学院。前面两个单位需要等待,当想到可以与先生成为同事时,我感到特别激动,没有任何犹豫,毅然选择了四川教育学院。在过去20年里,先生成了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生导师、学术导师,在求学和工作的重要时刻,先生都为我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前进动力。先生垂范历历在目,先生教诲犹萦在心。

为人与为学

先生为人光明磊落。先生出生于成都、成长于成都、大学就读于重庆的西南师范学院,为什么有20年民族地区的工作经历?1958年大学毕业之际,正处于反右扩大化开始,先生所在班上划分了3个右派学生指标,先生是团支部书记,觉得有个同学被划为右派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就仗义执言,坚决反对,结果自己被认定为“右倾温情主义”,被“动员”到凉山州支教。从昭觉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到凉山专科学校,再到雷波中学,从22岁到42岁。在此期间,先生遭遇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困境。但是,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包括在接受批判的时候,先生不苟且于个人私利,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先生躬耕教学实践,潜心治学。先生本科毕业后,没有接受过研究生教育,也没有进修访学的机会,20年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专学校和中学,其中不少时间还在接受批判,回成都后主要任职于专科学校和成人本科学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先生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都希望先生能够加盟。先生认为,教育学院以教学为主,并不是说不要科研,教学与研究相互依托,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在学术研究上回应教育的发展变革,不断思考新的问题。

八十年代以来,先生立足于教育改革和学科发展前沿,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等杂志发表90多篇论文,得到学界的积极评价。在先生的学术生涯中,倾注了大量精力进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刻的教育思想,但当时只有《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教育思想都是分散在他的每一次讲演、文章、甚至他作的诗歌、歌曲,由于后世缺乏系统梳理,尚不成体系,亟待研究。先生为此倾费心血,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所成《生活教育十讲》,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2)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3)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4)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5)

先生主张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认为编订教材是融合教学与研究的关键,既要在学理上充分研究,又要直接适应教学实践。从教材纲要审定到具体内容及字句表达,先生事无巨细、全心全意。毕生所成《中学教育学》《教育学专题》《教育学(教育干部学习用书)》等教材19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中学教育学》发行80多万册,研究成果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先生从未放弃学术研究的执着,基于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投入到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6)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7)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8)

授业与传道

先生认为,只有对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透彻,才能从整体上思考,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透过纷繁的教育现象,把握教育的方向。先生在教学中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先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实的教育问题去阐述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教育的基本理论去解释现实的教育改革。先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尽量与学生交流互动。讨论问题时,先请大家说一说;比较重大的问题,先出题目,请学生讨论。在讨论前,要求每个人准备发言提纲,先生在前一天晚上把提纲收起来认真批阅,这个工作量非常大,先生从来一丝不苟。先生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教学的严谨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在先生身上强烈感受到师者的博爱与严谨。

入职四川教育学院后,先生的引导让我迈步踏上教育学术研究的道路。先生教导:学术研究需要坚定的立场,明确的观点,不要跟风,不怕别人“贴标签”,要在严格的逻辑推论中表达学术观点。2000年以后,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界出现了种种似是而非、貌似“革命”的理论主张,先生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反思,例如,完成论文《教师主导能“ 消解 ”吗 —— 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讨论 》(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先生认为,年轻人要增强学术自信,先生引导我关注石中英的《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指导我完成《我国教育学研究确定性追求的反思——与石中英先生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主张商榷》(《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先生引导我思考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启发我完成《略论高等教育中的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先生在教育学术中的价值理性和坚定主张对于我的影响是醍醐灌顶、受用终生的。

先生始终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总是鼓励年轻教师永不停止进取的步伐。先生之所以对石中英的学术论文保持关注,一个直接原因是,黄济先生曾经推荐石中英专门拜访先生请教陶行知教育思想。

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先生不断提醒:既要脚踏实地,也要登高望远,热心推荐我拜访华东师范大学的瞿葆奎先生。在与年轻人的学术交往中,先生总是站在时代需要的高度,基于严密的学术推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分析和重点把握相结合,不断提醒我要:立意高远、思维严谨、论证有力、表达精准。先生与人的合作研究属于真正意义上学术合作,没有一丝一毫对他人科研成果的“侵占”。实事求是地说,论文《我国教育学研究确定性追求的反思——与石中英先生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主张商榷》《略论高等教育中的问题研究》是先生指导我研究的成果,但是,先生因为没有直接参与写作,就坚决反对署名,第二作者也不行。

立行与立德

先生于1986年调入四川教育学院,1989年开始担任教育系主任。此前,学校只有专科教育,在先生的倾力组织下,学院筹划建设本科,制定本科教学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开启了教育学本科教学的历史。后来,2012年四川教育学院转型成都师范学院,现已完成小学教育、心理学专业认证,回望历史,先生实有奠基之功。八九十年代是全国教师队伍快速转型提升时期,四川教育学院的主要工作是师训、干训。1990年,国家教委正式部署开展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的岗位培训。在先生的推动下,四川教育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始岗位培训班,受到教育部表彰,向全国各省市推广。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9)

先生在学会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受聘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任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届理事长(1988年到2020年),系统思考了专业委员会的性质、特征、任务作用,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将会风凝练为 “方向正确、求真务实、平等互敬、活泼有序、激励创新”。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10)

先生不是共产党员,却比多数共产党员更自觉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将个人奋斗融入到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通过加入民主党派和政协作为资政建言、社会服务的重要支点。先生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四川省委第三届副主委,民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四川省政协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常委,四川省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在政协的十五年里,先生在专门的大会发言11次,小会发言无数,为解决当时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等基础教育改革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奔走。先生在回忆中提及:“在政协很充实,心情比较舒畅”。

我认识先生的时候,他已经66岁,没有任何科研考核或晋升的压力,也没有合同意义上的科研任务。但是,先生从未停止对于教育学术的坚持。学术研究成了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学术研究成了先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支撑。在过去一年,先生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与我谈得最多的还是学术研究,每次交流都围绕教育研究:最后一次面谈,先生仍然在讨论教育学术中的未尽事宜;最后一次电话,先生仍然在关心学校教育学学科发展;最后一次微信群留言,先生仍然在关心和指导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建设。

林清玄名言名句及解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11)

先生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先生一生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不管身处什么环境,先生对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思考从未停止。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感谢李继、颜雪艺、肖蓓为本文写作提供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