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

在大众的日常认知中,人的视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一步步退化,当爸爸看东西都需要戴上老花镜,妈妈的眼睛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总能听到他们的一句感叹,“老眼昏花啦。”

“老眼昏花”,似乎是老年人既定的结局,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近日,记者采访了佛山华厦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张晓山,了解老年人眼睛及视力保护的真相。事实上,只要保护及时、治疗得当,老年人仍旧能拥有一双看得清、看得远的眼睛。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1)

大部分眼部疾病都可治可控

75岁的陈伯早在去年,双眼就慢慢出现视力下降、模糊的症状,渐渐地甚至看东西又有点变形。当时陈伯以为就是年纪大出现老花了,就没有重视起来,直到参加了社区的眼部义诊,医生告知,其眼底出了问题,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在家人陪同下,陈伯来到了佛山华厦眼科医院眼科门诊进行检查。经医院医生诊断检查,陈伯被确诊为老年性黄斑病变(变性)。

黄斑病变常见于老年人,并且随着年龄增大,发生黄斑病变的危险性也越大。而且偶也可见于年轻患者,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或与遗传、血管硬化、慢性光损伤等有关。

张晓山表示,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因此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发病后看不清东西,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视物变形,如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损伤或失明。

黄斑病变只是老年人眼部疾病的其中一种,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也是眼部疾病的高发人群,张晓山介绍,白内障、青光眼,以及包含黄斑病变在内的眼底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占总门诊量的3成,占老年门诊量约8-9成”。

“老人常常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好像老了就应该看不见了。很多老年人看眼病时都已是晚期,非常可惜。”张晓山提醒,现在的医疗科技筛查手段非常先进,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可以控制,部分疾病在早期甚至可以治愈,“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八九十岁眼睛依然能看得清”。

眼底疾病与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在老年人容易患上的众多眼部疾病中,眼底疾病占比很高,“主要是跟老年人的全身状况有关,尤其是‘三高’。” 张晓山解释,眼睛近似于一个球体,平时肉眼可见的是眼睛的前面部分,而成像和传输功能则位于眼底那一侧,如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脉络膜等部位的病变就叫做眼底病。

为什么老年人易得眼底病?因为老人伴有眼底改变的多种常见全身性疾病,如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对眼底造成严重的危害。而这些疾病的患病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大部分不了解所患疾病与眼部健康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发病早期不重视,很可能造成不可逆严重后果。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2)

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是因为视网膜内的细小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而变得脆弱,容易渗漏出血,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最终导致失明。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吸烟史为其危险因素,如出现视物不清、变形,眼前中央黑影,则需警惕,尽早检查。

早期青光眼可能无症状

青光眼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人在黑暗中瞳孔呈扩大状态,如果长时间趴着看手机,对有闭角型青光眼易感因素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就容易诱发青光眼。目前,媒体报道的因为玩手机而导致青光眼发生的病例,主要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3)

张晓山解释,青光眼分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四类,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主要类型。原发性青光眼中还分为急性闭角型、慢性闭角型和原发性开角型。有的患者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眼部症状的。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作期症状明显,常有眼胀、剧烈头痛、流泪、畏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张晓山补充,这类青光眼容易被误诊为脑部或鼻窦炎等问题。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4)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则不明显,发作时患者会感觉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移动到明亮处或睡眠后症状可缓解甚至消失。另外,慢性青光眼的视野损失过程也很缓慢,不易察觉。如果不及时治疗,青光眼患者的视野会慢慢向中心缩小,这个过程很缓慢,且有的患者另一只眼视野是正常的,可以补偿患病眼睛的视野,所以他不能察觉自己眼睛的变化。等到这只患病的眼睛完全看不到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自己单眼已经失明了。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甚至中期都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为患者中心视力可不受影响,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导致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甚至失明。

张晓山表示,老年人大部分患的是闭角性青光眼,这类青光眼如果在早期及早发现,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早期青光眼的治疗效果良好,只要控制得好,对视力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白内障治疗不及时也会引发青光眼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随着我国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白内障患病人数正呈逐年增长趋势。

张晓山表示,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手术是目前循证医学认可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如果治疗太晚会耽误手术时机,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不可挽回的视力伤害甚至失明。但因为年龄偏高,很多老年白内障患者惧怕手术,对白内障手术有许多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从而放弃治疗或者引起严重并发症,如:青光眼、葡萄膜炎,之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6)

张晓山说道,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有“白内障熟了才能做手术”的误区,他提醒,所谓白内障“熟了”的说法是因为曾经的白内障手术较为落后,必须要等到白内障发展到“核”很硬的时候才可以手术。

但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用的白内障手术的切口越来越小,手术过程没有什么痛苦,手术时间很短,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手术恢复快,术后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勾头弯腰不担心,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小。

建议每年都要做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了银发低头族,刷资讯、看视频、读小说,成为中老年人生活的寄托和依赖,随之而来引发的眼部疾病也不容忽视,近年来,老年人的眼部疾病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7)

张晓山表示,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时为自己做健康体检,但很少有中老年人会为自己的眼睛到医院专门体检,但这其实很有必要,因为很多中老年眼病具有隐蔽性,会让中老年人和子女放松警惕,以为是正常的视力衰退,导致无法对这些眼病早诊早治,而如果每年进行一次眼健康体检,则可以及早发现眼病隐患,尽早祛除这些眼病。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老眼不一定昏花)(8)

张晓山谈到,一般的中老年人群可以一年进行一次眼健康体检,内容最好包括视力视野检查、眼压检查、眼底照片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项目。如果血亲中有白内障、青光眼患者,长期高度近视患者,高龄全身疾病患者,出现新生血管病变的或出现前期眼底病变的,应相应增加检查频次,3-6月检查一次,来尽早发现潜伏的眼病,控制疾病不要进展到严重阶段。

“只要按时筛查、尽早治疗,中老年人也有权利拥有明亮的眼睛。”张晓山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