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的收笔到底有几种(横画收笔有几种)
書法的三大要素,就是筆法、筆勢和筆意。黃簡老師追根溯源,探究王羲之書法之奧秘,向現代學習者進行系統的講授。尤其適合書法愛好者自學。
如何收笔?
几种方法?
|筆記|
4.横的收笔
第四,横的收笔。怎样算好的收笔呢?
一是使这根写好的线条更好看,可以通过变动中线,来增加姿态。
二是收直笔心,聚集尖锋,以便写下一笔。无须再到砚台上掭笔理毫。
变动中线
先说说变动中线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一根线条有三段:起笔、行笔和收笔。我用颜色来标示这三部分。起笔黄色,行笔蓝色,收笔白色。
一根线条,姿态最少,最简单,当然是这种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排成一直线了。这个我们叫一面锋收笔。只有一个方向,不动手腕。从方向数字表示,就是6—6—6。
我前面讲过,在早期真书中,这种简单线条很多,经常出现,你看这敦煌写经,横线基本上就是一直线。
这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横笔也是直线条。
后代有没有人专写直线条的呢?当然有。比如这位清代张裕钊,就是一个。你看这“至”字,是不是平直到尺画一样?以前经常有人这么说,“横平竖直”,写出来跟这个“其”字一样,一点表情也没有。
中线是可以变动的,上一堂课我讲了好几种起笔。
比如像这样的两面换,中线的姿态就不同了。这条线的方向,从6—6—6就变为9—6—6了。
这是起笔三面换7—9,但这里行笔和收笔还没有变。
再复杂点,起笔四面换。7—9—7,线条变化很大。
我们想,起笔可以这样变化,那么收笔呢?当然也可以。
4.2两面锋收笔
我从简单的说起,如果起笔、行笔不动,把收笔动一下,向右下角走9号方向,这根线条就成了6—6—9。
6—6—9也是经常用到的。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生”字的最后一横,就是6—6—9。
其实比较常用的是9—6—9,就是头尾都变动一下,两个关节点。从头到尾手腕运动是左右左。
但是9—6—9写出来以后,你会发现上下的距离比较宽,如果我们改用9—3—9,就是行笔向右上方向,那么,上下的距离就比较窄了。
9—6—9和9—3—9都是常用的,这里还要讲一个注意点,就是一横收尾,有“尖锋到尾”和“尖锋不到尾”的不同。
我以王羲之《兰亭序》两个“一”字为例,你仔细看收尾。比较一下,就知道二者是不同的。左边这一个是侧锋挫笔收尾的,右面这一个不是挫。
现在我把中线画出来,看起来就比较明显了。左边这一根线条,最后转9号方向是挫笔,挫笔尖锋落后于笔腰,也就是尖锋不到尾。右边这根线,不是挫笔,转9号位把尖锋一直推到最后,我们称为叫尖锋到尾。这是两种不同的效果。
怎样可以使尖锋到尾呢?我在21课讲过,尖锋的方向,和手腕的方向总是相反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关系来使尖锋到尾。当转入9号位时,手腕尽量向左,迫使尖锋向前行,如果你手腕向左的角度小,尖锋就只会走一点点,这是左面这个图。
现在我实际示范一下,第一条线到9号位收笔的时候,它手腕向左的幅度并不大,所以笔尖没有到达尾部。
第二条线,当它转入9号位收尾的时候,手腕尽量向左,幅度比较大,这个时候,笔尖就拉到尾巴了。
补尾巴
我们已经知道,尖锋线的尾巴是圆的,上面这个图,侧锋线的尾巴是断的,下面这个图,尖锋线很细,侧锋线用的机会比较多,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断尾的线条,断笔线条太多,会有粗糙的感觉。所以,有时候我们就要去补上这个尾巴。
尖锋线是不用补尾巴的,因为尖锋线本身就是圆点,你不用做什么动作。像这个褚遂良《阴符经》中的“拙”字,这一横你可以看到它的尾巴上就是一个圆点。你最多只要扭直笔心就可以收笔了。
但是这个“三”字就不同了,它都是侧锋线。你看最后这个长横,我把它中线画出来,它是一个三面换起笔。然后是很长的行笔,大约是侧锋两分笔,走完之后,应该就是一个断笔,那么我不想它断笔,要补一个尾巴,应该怎么做呢?
就是把尖锋向前移动,具体来说,只要手腕向左,尖锋就会向右,这样尾巴就补上了,不再是断笔了。你看,补完尾巴就是这个样子。
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补尾巴呢?有。你也可以写了挫笔之后,先收直笔心。也就是回到5号位,然后再次向前行。这就容易多了。
这种先退回到5号位,然后重新向前的方法,在书法中是常见的。
你褚遂良《阴符经》这个“之”字,最后一捺的收笔,明显不是一次写的。他是先退回去,取五号位,然后写最后这个尖。
王羲之有没有用过这个技法?当然有。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丑”字,你不觉得中间一横的收笔有点奇怪吗?如果画出中线,就知道这也是先回到5号位,然后再向前补尾巴的方法,只不过这次动作做得大了点,这尾巴是最后装上去的。从中线来看,这也是一个三面换。
这是《兰亭序》中的“尽”字,请注意看上面长画的收尾,这就是收笔后再向前出锋的情况。
4.3三面锋收笔
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七个“一”字,比较明显的三面换收笔,是这一个,这个“一”字两头都是三面换,三面换起,三面换收,画出中线就可以看清楚。
起笔是7—6—3,手腕是左中右,收笔是3—9—7,手腕是右中左。最后这个7,是一个带笔。在行草书中,带笔相当多。
这是王羲之《二谢贴》中的“谢”字,《二谢贴》现在日本,你看右旁这一横笔的带笔,手腕扭动笔心非常明显。收笔三面换的走向,是3—9—4。
《兰亭序》中这个“乐”字,一笔拉得很长,最后也是走4号方向,等于掉头写了一笔。
现在,我把前面讲的字,收笔三面换,它们的中线画在这里:
第一种用方向数字表示就是3—9—7。
第二种,用方向数字表示,就是3—9—4。
这最后收笔,黄颜色的这一段,如果扭锋的角度再大点,取左上1号方向,那就是3—9—1。这种收笔也是大量使用的。
你看《兰亭序》这个“无”字长横,它的尾巴好像一个扁圆形,其实就是一去一回,形成这个样子。
这个“清”字长横收笔更容易看清楚,收笔最后向1号方向,而且还写出横线的界线,一直收到上面。
“年”字也是,收笔收得很高。
“毕”字和“年”字一样。这种收笔,给我们看清楚尖锋行走的方向。不但行草书中可能这样写,真书也可以用。
今天讲的有五根线条,一个是9—6—9,这是第一根,写的时候,先写出中线,然后再把它加粗,左—右—左,尖锋到尾,但是没有收。这时候你看笔心还是弯的,因为没有回去的动作。
好,这一种也可以这样写,9—6—5—9,加一个5号位,加粗,左—右—左—右。这就是中间加了一个5号位的动作,就把笔心稍微收了一下。
第三种就是9—6—9—7,还是三面换,写的时候这是带笔,不用太粗。9—6—9—换面7.
第四种呢,就是9—6—9—4,4号位,这个时候笔心收得就比较好了,因为它是反方向来收了一下。你看9—6—9—4,4号。
好,第五根线,是9—6—9—1,可以收得高一点,1号位。左—右—左,收一号位,手向右,收1号位,这是第五根线。
今天课堂上讲的,主要就是这五根线。
本节要点:
收笔的要领:
变动中线可以增强姿态。
相反运动可以收直笔心。
想一想
收直笔心,是否等于尖锋聚集?如果不是,那怎么做?
熟练这堂课所讲的各种收笔动作,尤其是三面换收笔的手腕动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