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应当化繁为简例子(简单的智慧一个人)
“越复杂,越脆弱;越简单,越长久”
《老子》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时代,每天都要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复杂的人情世故、复杂的万事万物。
然而在中国哲学中,有一种“大道至简”的哲学理念,意思是说世间的所有大道理都是极其简单的,只需要一两句话便能阐述明白。
常言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身边很多人总常常把很简单的事情讲得云里雾里,让人难以听得懂到底说的是什么。甚至常因为自己把事情复杂化,导致最后连自己想要阐述的事情都变得毫无头绪。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擅长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能够轻松理解。
跟这样的人交流相处,你会感觉很舒服,就是因为他们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
而一个人,只要按照以下3点来训练自己,也能够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
第一:训练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们常常会认为,当某个人复杂到让人难以捉摸时,大概率都是有问题的。
同理而言,如果你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那么别人可能也会认为你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所以当你遇到复杂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因为当你开始换位思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方关心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常说,当你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时,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因为除了“本质”以外,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键,其实就是换位思考。
朋友之间的相处、情侣之间的交流、同事之间的配合,只要你能够换位思考一下,都能获得极佳的结果。
所以,训练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能让你更好看清事物本质,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
第二:学会使用分门别类的方法。
就像我们在收拾厨房的餐具一样,把碗和碗放在一个橱柜格子里、把筷子和筷子放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收拾得整整洁洁。
当面临复杂的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是立马上手去做,而是要先进行分门别类。
尽量用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把杂乱无章的事情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纳起来,然后处理同一个类别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很多人可能在工作的时候会特别忙,自己几乎每天都没怎么休息,到最后好像也没有忙出什么好的结果来。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分类。
比如可以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四种分类: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放在首位;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放在次位;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放第三位;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放在末位。
这时候我们把所有事情分好类之后,再来考虑第二层的问题:哪类事情重要?哪类事情紧急?
最后再进行第三层的分类:哪些事情只能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找人协助?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安排给下属做?
这样一层一层分类之后,让我们忙得一团糟的繁杂事情就会有条理、有头绪起来。
在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分类的方法后,任何事情你都不会因复杂而慌乱,会更加沉着冷静、波澜不惊,且处理得有条不紊。
而这,便是化繁为简的能力,更是“简单”的智慧所在。
第三:训练自己概括事物的能力。
所谓“概括能力”,实际上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基础能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传达信息。
收集信息,其实就是我们要学会在复杂繁琐的信息中抓住关键信息点。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被超级多的信息干扰着,如何在众多信息里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收集信息这个基础能力,需要我们提前有一个“框架”。就好比我们做一道菜一样,每道菜都有这道菜所属的关键“食材”。
收集信息的“框架”,就是菜名,而信息便是食材。只有在菜名的引导下,你才能准确判断哪些食材才是你需要的关键信息。
而整理信息,则可以理解为做一道菜的“备菜”环节。哪些是配料?哪些是主料?先放哪些,再放哪些?等等。
这一步就有点类似第二点里面分门别类的方法。
最后才是传达信息,即“做菜”阶段了。
当你什么食材配料都备好了之后,你就只需要按照分好的顺序等的方式,按部就班完成即可。
在传达信息时,尽量简明扼,要知道“说什么”的同时,还更应该知道“不说什么”。
你想说的内容对方已经知道了,但你还在不停在对方已经听明白的基础上添油加醋,那么最后只会给对方造成沟通负担。
精准传达信息的背后是概括能力的体现,而概括能力的高与低,决定了你化繁为简能力的强与弱。
只有简单,才能专注。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很多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无论变化得多快、多复杂,其基本常识和规律是不变的。
我们需要在变化之中找到“不变”的本质,才能够真正做到化繁为简。
也只有简单了,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专注,才能够把一件事做得更极致。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那么会在工作中、生活中处处举步维艰。
真正具备化繁为简能力的人,能够透过迷惑性强、杂乱无章的表面现象,用最短时间去抓住关键本质。
这样的人,无疑是有大智慧的。
高手,往往都能够一眼看清事物本质,简单且从容、睿智且优雅。
简单,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