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常见菌子可以吃(注意山里的这些)

还是以青岛崂山为例,简单介绍几种山里的毒菌。

哪些常见菌子可以吃(注意山里的这些)(1)

小毒红菇

第一个,小毒红菇/Russula fragilis,东北称之为“棺材盖子”,看这名字就不吉利。其菌盖深粉红色,老后褪色,初时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菌柄白色,符合“红伞伞白杆杆”的形象。毒性不强,少时不会中毒,一般不会致死。生于林中草地,产量较大,外观和同科同属的可食用红菇近似,但菌肉是苦的,尝到苦味儿立马吐出来就得。

哪些常见菌子可以吃(注意山里的这些)(2)

簇生黄韧伞

第二个,簇生黄韧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菌盖半球形,表面平滑,主要为硫磺色,中心为橙褐色,边缘发白,夏秋季成丛成簇生长在腐木桩旁。菌肉味苦,熟后不苦,很容易误食,中毒后会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像这样的毒菌,居然还有部分地区有采食习惯,据说需煮后反复浸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冒险。

哪些常见菌子可以吃(注意山里的这些)(3)

密褶黑菇

第三个,密褶黑菇/Russula densifolia,红菇科红菇属,有时候也叫密褶红菇。菌盖灰不溜秋,后期会变为炭黑,菌肉白色,受伤后变褐红,后转黑。本种似乎介于有毒和无毒之间,崂山当地以及南方某些地区有采食的习惯,有些网络资料注明为“可食用”菌,但小白鼠试验证明其有毒,也确实引起过中毒死亡,不吃也罢。

哪些常见菌子可以吃(注意山里的这些)(4)

第四个,变黑蜡伞/Hygrocybe conica,菌体较小,受伤后易变黑色。菌盖初期圆锥形,后呈斗笠形,橙红、橙黄或鲜红色;菌柄细长,表面带橙色并有纵条纹,内部变空心,下部容易变黑。毒性猛烈,且潜伏期较长,发病后剧烈吐、泻,类似霍乱,甚至因脱水休克而死亡。好在该种一看就不是好玩意儿,相信不会有人采回家吃。

哪些常见菌子可以吃(注意山里的这些)(5)

白杯伞

第五个,白杯伞/Clitocybe phyllophila,菌体近乎白色,菌盖直径5-10cm,初期扁球形,后期中部下凹呈浅杯状,故名“杯伞”;菌褶白色,在菌柄上延生。有时生林中或林缘草地在成群生长,外形温润,容易被人误食。其毒性较强,食用量较大时易导致死亡。另有近似种白霜杯伞/C. dealbata亦是毒菌,《崂山野生食菌和毒菇续报》文中记载,崂山也有发现。

总之最好不要盲目采食野蘑菇,别觉得只有“红伞伞白杆杆”才会害人,白色的蘑菇也照样能要人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