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企业前景如何(云计算突破企业级市场)

云计算企业前景如何(云计算突破企业级市场)(1)

早在2009年的时候,国资委就提出了央企信息化“登高计划”,旨在加强央企的信息化水平。就在央企借“十二五”努力“登高”信息化的时候,另一座“高峰”云计算却在悄悄孕育。2017年4月21日,国内最大的发电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宣布,已经重构了一个覆盖4万家供应商的电子商务平台并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云计算在国内电力行业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而在今年1月17日,中国联通宣布首个服务化、分布式、全面采用互联网云化企业架构的cBSS2.0集中号卡系统,在广西、内蒙古、黑龙江三省快速上线。这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的重点工程,也是云计算分布式技术在电信核心系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cBSS2.0系统是“中国联通集团新一代云化业务支撑系统”的第一个试点,将推广至全国形成覆盖3亿用户的“卡号云”。

华能集团是全球最大发电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500强,2016年排名217位,并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7位。早在2015年,随着国家全面提出规范电力采购业务、实现阳光采购,华能集团已开始考虑新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架构。

华能电子商务平台还是华能集团落实“互联网 ”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数字华能”建设、提升采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其中电子招投标系统是电子商务平台不可分割的子模块。2015年10月26日,华能集团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技术,启动建设公共电子商务平台,电子招标投标模块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一部分率先开始建设。

根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华能集团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从启动建设到2016年1月15日系统投入试运行,再到2016年12月31日交易平台试点结束,华能集团在这14个月时间内创造了我国电力行业内的多个第一。比如,该系统于2016年7月15日通过第三方检测,是电力行业第一个通过检测的电子招投标交易系统;此外,华能集团大胆创新,将电子招投标系统部署在阿里云上,具有稳定性高、弹性好、安全性高、成本低、易用性高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在央企是第一家、国内尚属首创。

在电子招标系统成功上线后,华能集团接着着手新电商平台,不到100天就实现了系统的开发到测试。整体项目由石化盈科公司提供SaaS服务,包括设计与应用开发;由阿里云提供基础设施IaaS和中间件PaaS平台。系统上线调试期间两周更新一个版本,保持稳定可用的前提下不断迭代提升。

新电商平台自2016年底投入试运行以来,进入平台的供应商达4万多家,华能集团所属各级单位全部上线采购。据了解,目前华能集团物资编码达60万余个。现在,从电厂大型设备到日常物资,华能集团的整个采购过程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并做到打通内外网,实现内网审批和外网采购全程可追溯。

扎实的国产化技术是关键

华能集团引入了阿里巴巴经过“淘宝”十年互联网架构磨炼的企业级互联网架构平台(ApsaraAliware),通过顶层设计采用“厚平台、薄应用”的建设理念和“分布式、微服务”的架构,将原有物资采购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解决了各平台间系统独立、功能重叠、流程各异、数据分散等问题,实现了功能、业务、用户的全覆盖和内外网业务的全流程贯通。

与华能类似,中国联通的cBSS2.0集中号卡系统由深圳天源迪科作为项目集成方负责与联通研究院联合开发SaaS服务、开发垂直应用,阿里云负责提供IaaS和PaaS技术平台。阿里云为中国联通提供了分布式应用服务架构平台EDAS,这是一个在业务逻辑层具备足够线性扩展能力的服务框架,可处理2000-3000亿次调用服务、2万亿条业务调用链、管理4000次线性扩容和缩容。

中国联通用了3年时间、前后共历经3轮POC(Proof of Concept)验证,项目开始后80天就完成了底层手机卡号业务支撑系统的重塑,达到了4万笔/秒并发业务的测试要求。而系统完成云化升级后,中国联通以“卡号云”平台为基础,结束了31个省市自治区IT系统“分而治之”的局面,实现内部IT系统的打通和云化升级。

“我们从多轮实际验证结果看,阿里云的分布式技术确实做到了亿级用户的秒级线性扩展,能够稳定支撑中国联通业务的创新。”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院长耿向东表示。

阿里云向中国联通输出的专有云底层技术与公共云一致,可在政企客户自有的数据中心内构建完整的专属式云计算服务,实现安全、可靠、弹性的云计算工作环境。华能则把整个电商平台构建在阿里云公共云平台上,构建专有网络VPC与华能集团内部网络通过专线联通,形成混合云架构,成为华能集团机房的延伸,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费用大大低于自建成本。

电信、能源、制造、政企、医疗、金融等六大行业的数十家央企和大型民企选择了阿里云,这说明阿里云作为国产化云计算技术平台已经能够满足大型企业复杂业务场景需求,特别是在开发“互联网 ”新应用场景方面更有优势。联通、华能等核心业务和“互联网 ”系统的上云,将打消传统企业对于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能否满足企业IT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疑虑。

实际上,每年的双11是阿里云实战演练的场合,通过双11可以不断的压力测试阿里云的技术。如今,这些业已成熟的互联网技术,都通过阿里云的开放服务,变成了传统企业可以自由选用的技术。

除了阿里云自身外,阿里云还在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丰富企业上云的路径与选择,推动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快速上云。2017年4月18日,阿里云与国内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商安畅网络、私有云软件商ZStack达成合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混合云服务。安畅网络投资自建了CloudLink专线网络,并与阿里云北京、上海、深圳节点实现高速互联,不久将实现安畅全球数据中心与阿里云全球节点的互联,从根本上解决云计算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随着国产云计算技术生态的全面成熟,大批传统企业将借云“登高”信息化国际水平,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文/宁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