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都有哪些诱发原因(自闭症的病因究竟是什么)
本文字数约:5353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要点:
1、家长要学会识别,自闭症3岁前有这些迹象
2、自闭症未必有智力问题,别再喊患者“智障”了
3、6岁后突然“自闭”,往往不是自闭症
4、轻度自闭症的形成可能有叠加性心理创伤
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虽然我们临床中不收治单纯因自闭症而求治的患者,但从业18年以来,我也接触过部分自闭症患者,并在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中,对一些症状有一定见解。
以下这篇文章,就针对大众较关注的几个自闭症问题进行解答,希望能使更多人科学地认识自闭症。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自闭症又叫做孤独症,但大众还是更习惯使用第一种称谓。所以下文仍将这个疾病称为“自闭症”。
还有,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里面出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将以往临床中的典型自闭症、艾斯伯格综合征等相关障碍都囊括了进去,涵盖了症状典型或不典型的自闭症病例。
这种分法在学术界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这把自闭症的诊断扩大化了。所以国内很多精神科大夫在临床中,还会保留艾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
不过,在以下文章中,我们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也顺应了临床中的趋势,我们所说的“自闭症”指的就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而不是仅仅指典型的自闭症。
一、越早识别、越早干预,恢复得越好,自闭症孩子3岁前有这些迹象
病向浅中医,对于自闭症更是如此。在整体上,越早发现、越早接受干预,孩子的恢复程度就越好。
可是,在自闭症孩子到医院被确诊之前,还需要家长有识别的意识和知识,知道孩子出现什么表现时,应该及时就医。
以下分享我国自闭症筛查中推荐使用的预警征,也就是说,如果3岁前的孩子出现下面这些表现,那就有可能是自闭症患者,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进一步评估。
我国孤独症筛查中推荐使用的预警征,图片来源于《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二、自闭症患者的3大核心症状,具体是什么意思?
自闭症有3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狭窄、刻板与重复的兴趣行为。
社会交往障碍,指的是患者的社交能力明显有异于同龄孩子。患者会回避别人目光,对别人的呼唤缺乏反应,常常没兴趣与别人交往,更喜欢自己玩,有的患者甚至对爸爸、妈妈等主要抚养人的反应也是如此,还不喜欢被抱抱。
当然,部分自闭症儿童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交兴趣,但他们的方法非常不恰当。比如会突然搂抱、推搡其他儿童,对别人开不开心,生不生气,有什么想法,他们往往理解不了,自然就不懂得合理应对。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他们会很难建立友谊。
不过,跟很多人理解的不同,自闭症儿童虽然“自闭”,但不一定会害怕陌生人。很多患者对陌生人缺乏应有的恐惧反应。在他们眼里,陌生人与其他人没有多大区别,表现还是一如既往。
而交流障碍,又分为非言语交流障碍和言语交流障碍。尤其是言语交流障碍,常常是最先引起父母关注的因素。
因为对于社会交流障碍,很多父母缺乏意识,觉得这孩子只是内向、胆小,或者比较难管教。当然,也确实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对于言语交流障碍,父母就非常重视了,“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还不大会说话?”“都2、3岁了,怎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说?”有的患者1、2岁时语言发育比较正常,但起病后语言逐渐减少。有研究发现,约50%的孤独症患儿终身缄默不语。
这往往令家长很焦虑,也是他们带孩子就诊的主要原因。
非言语交流障碍指的是自闭症患者缺乏用于交流的表情、动作、姿势,比如好奇、生气、喜笑颜开等表情,点头、摇头、双臂张开想要拥抱等动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自闭症患者都有上述症状。根据目前DSM-5的诊断标准,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言语发展迟缓、或者交流障碍可以非常轻微,甚至可以不伴随。
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往往指患儿过度关注或痴迷于某一种物品或活动,比如纸盒、瓶子、绳子、转动等非生命物体。
患者还会以同一种方式反复做同一件事,比如重复开门、反复排列物品、坚持某样物品只能放在某个位置等等,如果发生变化,他们会烦躁不安。
其实很多正常孩子在某个成长阶段,也会特别喜欢某些物品,重复做某些行为。但这种现象往往是阶段性的,随着长大,兴趣点就转移了。
而且,正常发育的孩子通常会同时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比如动画片、奇妙有趣的玩具和互动游戏,他们对这些几乎没有抵抗力。可是自闭症患者往往会对此缺乏兴趣。
以上是对自闭症核心3大症状的简要描述,仅供读者们参考。如果孩子没有这些症状,那自然皆大欢喜。可如果似乎有,大人也不要随便对号入座、盲目焦虑。
因为上面说了,即使是正常发育的孩子,也有可能在某个阶段社交能力、交流能力相对弱一些,兴趣相对单一一些。尤其是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遭受过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的话,往往会比较内向、胆怯、不敢跟外人说话,但他们在家的表现、跟父母的交流还是比较自如的。
所以,如果家长存疑,最好带孩子到专业、权威的医疗机构,多找几个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作专业判断,不要自己给孩子随意贴上“自闭症”的标签。
三、自闭症患者不一定智力低下
社会上很多人对自闭症患者带有有色眼光,认为他们是“傻子”“智障”,有的人甚至还骂出口,这实在非常不可取!
有自闭症,并不一定就有智力发育障碍(又叫做“精神发育迟滞”),这是两个独立的两种疾病。部分自闭症患者不但没有智力问题,反而智商超过一般同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特别擅长。
举个例子,爱因斯坦小时候沉默寡言,4岁才开始说话,社交和交流能力也很弱。有学者认为爱因斯坦小时候其实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按照现在DSM-5的诊断标准,艾斯伯格综合征就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一种。
但我们现在谁都不能否认,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数学方面有着超强大脑。要是有人说爱因斯坦是“傻子”“智障”,恐怕这个人才是智力有问题。
不过,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也不要对孩子的智力盲目乐观,不要以为所有自闭症患儿在某些方面都有超强能力。其实,所谓的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只占总数的一小部分,而且有不少是因为早期就开始坚持接受干预,慢慢改善而实现的。
有既往研究报道,大约50%以上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伴有智力发育障碍。这个数据值得家长们注意,早识别、早干预更有可能避免成为这50%。
还有,有的人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情绪情感、很酷很冷漠,这也是天大的误解。其实很多自闭症患者还共病有焦虑症、抑郁症,他们也有复杂的情感,只是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表露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突然变得自闭,那往往不是自闭症
上面第3点分析了自闭症的3大核心症状,那如果儿童、青少年、或者年轻人也出现了这些症状,是不是也属于自闭症?
一般不是。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幼年的精神障碍,也就是说通常起病于3岁内。
如果孩子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自我封闭、不愿社交,父母说话他们也没反应,总是沉迷某样东西的话(比如电子游戏),这不是自闭症,而往往是其它精神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症、双相障碍、游戏障碍、社交恐惧症等。
五、有部分自闭症可能是误诊?
在自闭症的家长圈子里,还出现这样一个现象。
有的孩子早期被诊断为自闭症,考虑到自闭症的预后并不乐观,家长自然非常焦虑。
可是,后来家长带孩子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和干预,家长也学会了更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有了明显的改善,甚至跟一般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于是有的家长怀疑:我的孩子是不是被误诊了?是不是根本不是自闭症,只是早期有些性格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也很难给出完全准确无误的答案。目前自闭症仍是症状学诊断,如果医生认为孩子满足诊断标准里的症状,那下这个诊断无可厚非。
可是,正因为这跟“医生认为”有很大关系,那不同的医生观点不一致,诊断就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波动性。尤其是症状不太典型的、轻微的儿童,这个医生可能认为是自闭症,那个医生就可能认为仍有待观察。
其实抑郁症也是相似的道理,它也是症状学诊断。当患者某一段时期内的表现满足诊断标准,精神科大夫就可以下诊断。
那后续经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家人的科学应对,患者自身的努力,抑郁症也是完全有可能痊愈的。康复者的性格甚至可以变得比以前更积极、逆商更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有的轻度到中度抑郁症患者,甚至可能没有吃过药,而是靠着顽强的意志、较高的悟性,还有的是通过运动等方式逐渐康复了。
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质疑当初那个大夫诊断“抑郁症”是误诊吗?当然不能。
所以,对于自闭症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部分患儿的预后良好,就盲目认为大夫是误诊。即使是诊断尚不明确的患儿,只要他们出现了某些精神、心理、行为问题,那接受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改善问题本身也是好事。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也能理解这部分家长的质疑。这涉及下一个问题:自闭症的病因到底是啥?有没有生理上的判断指标?
六、自闭症的病因是什么?主要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
目前主流的精神医学认为,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尤其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
家系调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认为,自闭症遗传度高达80%~90%。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找到了几百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还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机制也与自闭症有关,也就是后天环境导致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也可能参与自闭症的形成。
在环境因素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将关注点放在母孕期的不良因素,比如母亲怀孕时夫妻年龄大,母孕期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暴露于重金属或空气污染等。
可是,自闭症的症状很多样,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每个患者的生理检查结果、所处环境又不完全一致,所以以上任何一个因素都没法解释所有的自闭症,也没法说清楚具体的机制。
讲得直白一些,自闭症的确切病因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都有影响。
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那种单基因遗传疾病。也就是说,父母没病,不代表孩子就一定不得病。而部分自闭症患者如果康复得好,长大后也可以结婚生子,其后代也不一定会得病。
不过,再次强调,以上只是目前主流精神医学的观点。
我们多年来对精神心理障碍实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发现了很多精神心理症状的心理根源。我们发现,部分自闭症患者的症状背后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我们收治过的患者刘可,她一开始以抑郁症、双相障碍来就医。可在仔细问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幼年时期的表现符合艾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一种)的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她从小不爱跟同伴玩,在外明显不爱社交,在家跟父母的交流也很少;她不懂得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兴趣狭窄,就爱玩积木,一玩可以长达几个小时。但她的成绩一直不错,明显没有智力发育障碍。
如果当时父母带着她去找精神科大夫,把这些表现一说,她很有可能会被诊断艾斯伯格综合征。
随着年龄增长,刘可不断模仿、学习,她的社交能力有所改善,可与人交流时还是难以清楚地表达想法。所以她总是遭遇人际冲突,学习状态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不得不休学。再加上父母不懂得科学应对,她逐渐罹患了抑郁症、双相障碍。
后来,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寻找刘可社交障碍、交流障碍的心理根源,找到了她在幼年时期遭受的一系列叠加性心理创伤,主要来自于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和幼儿园欺凌事件。
催眠治疗师对这些创伤进行了高效修复,引导她掌握积极、科学的社交技巧,刘可的社交障碍和交流障碍都消除了。后面她复学、跟老师同学交流,都没有问题。
还有一个青少年患者青少年琪琪,她对声音十分敏感,非常容易被周围的噪音影响进而烦躁、激动,病情严重时拒绝出门、不和家人以外的陌生人说话。
当时,华南地区一名著名的精神科专家详细问了琪琪的婴幼儿时期的表现,认为她是一名艾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并患有强迫症和双相障碍。
后来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寻找琪琪过度关注噪音的心理根源,也发现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主要来自于父母的粗暴教育及巨大的学习压力。
这些创伤修复以后,我们又引导琪琪父母及时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学会科学教育,琪琪害怕噪音的症状消失了,情绪越来越好,后来顺利读大学。
上面两个例子就启发了我们,部分自闭症患者、尤其是艾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患病根源里,很可能有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可因为这些创伤事件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患者很快就不记得了,事件记忆进入了内隐记忆层面。再加上很多父母对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缺乏意识,“我们的教育方式就跟别的父母一样啊”,那这些心理创伤就很难被发现。
所以,目前在主流的精神医学里,无论是美国的DSM-5,还是世卫组织发布的ICD-11,在自闭症病因的讨论方面都没有心理社会因素,这是非常大的局限和缺陷。
我们不能说所有自闭症主要都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但至少在艾斯伯格综合征和轻度自闭症方面,心理社会因素非常值得重视。
七、除了尽早带患儿接受科学、专业的干预之外,自闭症患儿父母还可以怎么做?
像上面所说的,父母还应该关注症状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深刻反省自己有没有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如果有的话,要尽可能、尽快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
另外,自闭症的病因说不清道不明,那在接受主流的自闭症干预方法(行为干预疗法、药物治疗、家庭指导等)的基础上,父母可以对其它治疗手段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尝试。
比如中医里的针灸治疗,国内已有高水平的针灸大夫在这方面有临床经验和研究,对于部分自闭症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广东省“靳三针”的学术带头人就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最后,希望自闭症的科学知识将越来越普及,消除大众对患者的歧视和有色眼光;更希望科研人员和临床大夫们一起努力,早日破解自闭症儿童的诊疗难题,帮助更多孩子恢复心身健康!#你好星星的孩子# #关心自闭症# #世界自闭症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