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祖和六祖慧能(藏有六祖慧能1300年肉身不腐的禅宗发源地在哪里)

在广东众多禅宗遗迹中,南华禅寺以六祖千年不腐的肉身最为闻名。该寺坐落在韶关市曲江县城东南约六公里的曹溪北岸,是禅宗顿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国禅宗发源地”与“岭南第一禅宗圣域”之称。除了建筑遗迹,六祖的当年事略,也为游览于此平添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禅宗五祖和六祖慧能(藏有六祖慧能1300年肉身不腐的禅宗发源地在哪里)(1)

遇客闻诵金刚经而悟

六祖慧能,俗姓卢,名惠能,又做慧能(不同史书有不同写法),相传是僧人给起的俗名,日后直接用作了法名。三岁丧父,家境愈发贫寒,靠打柴和短工维持生计。

慧能某日卖柴,送至主顾店里。在店门口,听到有人在诵佛经,立刻石化了一般,怔怔伫立似有所悟,久久不肯离去。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闻佛经,冥冥中似乎听过一般耳熟。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令其茅塞顿开轰然顿悟,身心立感无比空明澄澈。

慧能耐不住好奇向人打听是什么经。得知五祖弘忍禅师在蕲州黄梅(湖北黄冈)弘法,所诵的正是弘忍大师力推的《金刚经》。少年慧能遂萌发了北上求法大愿,无奈要奉养母亲只能安住当下。

23岁那年,母亲因贫病而谢世。慧能安葬好母亲,便离开了家乡。(也有史书说是慧能借十两银子安顿好母亲后,辞亲割爱北上求法。两种说法都是后人记述,包括《六祖坛经》不同版本也都改动过。)

在韶州(广东韶关),他结识一位叫刘志略的朋友,并有缘结为兄弟。刘的姑妈是位出家尼师,法名无尽藏。他们白天劳动,晚上到寺院听《涅槃经》。慧能虽不认字,但天分极好,听经之后,反而能给出家师解说经文大义。

一次无尽藏比丘尼手捧经卷,向慧能请教某字的读法和意义。慧能说:“字即不识,义即请问。”比丘尼说:“字尚不识,曷能会义?”慧能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听了,倒吸口气,心知慧能乃非凡之人,定是有道,心生敬意。

慧能确系有大智慧的人,有说法他是十世比丘转世。此后,他名声传遍乡里。还没有出家,信众就争相前来供养,还为他在一古寺旧址上,建了道场。慧能在此安心自修,居留达三年之久。

忽一日,他猛然想起自己求法的大愿,岂可为安逸所羁绊。没时间追悔惭愧,他收拾收拾第二天便离开了宝林寺。于是慧能一路风尘仆仆,直奔黄梅五祖道场。

禅宗五祖和六祖慧能(藏有六祖慧能1300年肉身不腐的禅宗发源地在哪里)(2)

以居士身来扣黄梅

慧能于638年(唐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出生在岭南,当时也算南蛮之地。

其实他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tao)遭贬官,流放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女子李氏。儿随母相,他长得黑瘦矮小。又目不识丁,一副山野樵夫的模样。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初见,戏称他为“獦獠(ge lao)”。

问:你打哪儿来?

答:从岭南来。

问:到这里要干什么?

答:非为别事,只求作佛。

问:你个獦獠,又是岭南人,你怎么能成佛呢?

答: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别。我这个獦獠,形象虽与和尚不同,但佛性又有什么差别?

五祖弘忍听了,暗暗点头。心知慧能根机很好,非比寻常,想与他多谈几句,但因徒众围侍左右,怕他日后会遭妒而受排挤,就打发他到碓坊去了。据说,当时弘忍大师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为争传衣钵,邀宠竞争十分激烈。

禅宗五祖和六祖慧能(藏有六祖慧能1300年肉身不腐的禅宗发源地在哪里)(3)

​梅知付授时至令众述偈

弘忍大师知道时日已至,是时候传承衣钵给接班人了。

某日他对弟子们出题,每人做偈子一首(偈颂是一种佛教文体,含有禅意哲理的带韵诗歌),要以文论高下。

有位年轻的法师神秀很想夺魁,又怕太功利有违法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夜里,他夜不能寐,索性起身在院墙上题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要时刻观照自己起心动念,不断修行来抗拒诱惑。表达了一种勤于自省的高洁思想。

翌日,比丘们看到偈子纷纷交口称赞,都知道是神秀手笔。此时,米库里的慧能听到了院里的议论,也探头来张望。他不识字,但从别人的朗读中觉得神秀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也口占一个偈子,央求别人也抄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这首偈子充分表达出禅宗空性的道理,也就是万物皆空的意境。神秀的偈子说的本没错,慧能也不是否认神秀的立意,他反其意而用之,是佛教辩经中常用的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破除执着。一个没读过书的人,能用辩证思维破除对方的执着,充满着无漏的智慧。

他认为,对外界来说,尘世原本皆空,世间万物无一不空。正如《心经》中,“色(物质)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而对内心而言,如果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凡事心头过,皆不留痕迹。如《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明心见性,领略到这层境界,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大师看到这个偈子后,忙问侍者是谁写的。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胡言乱语,然后亲自动手擦掉了这个偈子。

恐众嫉其衣法付令宵遁

舂米是一件苦差事。为了踏碓,身材矮小的慧能在腰间绑上一块石头,以增加重力。就这样,慧能昼夜不停,勤勤恳恳地舂了八个月的米。这期间,他静虑修禅,内断妄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

看到偈子的当晚,五祖弘忍踱到厨房问慧能“你的米弄好没有”?

慧能说:“早舂好了,只欠一筛。”这是双关语,筛字下面是师。弘忍懂了,拿起禅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在弟子们俯身问讯时,他扭头饱含深意地看了慧能一眼,转身走了出去。

禅宗有个方便法门叫“参话头”,类似于哑谜或隐语,历史上有好多妙趣横生的公案。敲了三下,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就在晚上三更时摸黑去了师父的禅房。

师父弘忍对他面授机宜,讲解了经典之经典《金刚经》的玄机,并将衣钵传了给他。为防止神秀来抢慧能的衣钵,打发他连夜逃走。

乘着夜色,五祖亲送六祖出山门,(有史书说直送到九江口,距离较远,此不合情理),临别嘱咐: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

慧能依师,得以亲近的短暂时日就这样结束了,从此就成永诀,再也没见到过师父。

很多年后的一天 (上元年间公元674年一675年),慧能正在当众开示顿悟法门时,忽而“惨然不悦”。众人问道:"法师怎么突然没了兴致?”慧能说:"迁流不息,生火无常,我的师父弘忍大师今天圆寂了!"

神秀在第二天知道此事后,扼腕长叹。果真有人去追慧能,其中一位叫慧明的师兄,反而被慧能度化开悟,成为他的第一个弟子。

多年后,在福建莆田开坛讲学创立了了南少林,又在广东韶关漕溪开创了禅宗的南宗;而后来神秀入世,成为辅佐唐代三朝帝王,特别是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创立了禅宗的北宗。两位大师合称“南能北秀”,一顿悟一渐悟,交相辉映。

本文后续文章为《为何慧能大师能与孔子老子并列为儒释道三个代表》

或《 西方人眼中,与孔子老子共同代表儒释道三教的圣人》

请结合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