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精气神理论与温病的关系(162天读懂黄帝内经)

周末,打卡,继续……

黄帝内经精气神理论与温病的关系(162天读懂黄帝内经)(1)

《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6)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黄帝内经精气神理论与温病的关系(162天读懂黄帝内经)(2)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中中(雩 重,读中,打不出来),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翻译如下:

黄帝问: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太阳属阳,月亮属阴,大小月份三百六十天就成为一年,人的身体也和这些相对应。但人体内的手足太阴等三阴、手足太阳等三阳经脉,与天地一阴一阳的道理不相符,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阴阳,如果能数出十种,就可以推算出一百种,如果能数出一千种,就能推算出一万种来。从一万种再向下推,就多得数不过来了,然而它最要紧的只有一个,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这一规律。

天在上覆盖、保护,地在下承载、滋养,万物才得以产生。万物还没有露出地面的,叫做阴处,属于阴中之阴;刚刚露出地面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给了万物以生机,阴气赋予了万物以形体。所以,万物的萌芽需要春天,生长因为夏天,收获因为秋天,闭藏则因为冬天,如果这些常规被打破,天地四时间的阴阳之气就会闭塞不通。阴阳的变化规律,对应在人身上,也是可以由已知推算出未知的。

黄帝说:我希望听一听人体三阴三阳的分与合。

岐伯曰:圣人面向南方站立时,身体前面叫广明,属阳,后面叫太冲,属阴。太冲的下部,名叫少阴。少阴的上方,名叫太阳,太阳经的根基起点是至阴穴,位于小趾末端外侧,终点在命门,也就是眼部的晴明穴,被称作阴中之阳。身体中部以上,叫做广明,属阳,广明下面则属阴,叫做太阴。太阴的前面就是阳明经,阳明经的根基、起点在厉兑穴,位于次趾末端内侧,被称作阴中之阳。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的是少阳经,少阳经脉的根基、起点在足部小次趾末端的窍阴穴,被称作阴中之少阳。所以,三阳经脉的分与合就是:太阳经脉的阳气是向外发散,阳明经脉的阳气则是闭阖蓄藏,而少阳经脉的阳气在表里之间,阳气可出可入,就像门户可以开关。这三条经脉,不能失去规律,要让它们联系紧密才不致浮散,如果能做到这点,三阳经脉就可以叫做一阳。

黄帝内经精气神理论与温病的关系(162天读懂黄帝内经)(3)

黄帝说:我希望再听听三阴的道理。

岐伯曰:人体在外的属阳,在内的属阴,那么经脉中在内的自然就是阴了,太冲的下部,名叫太阴。太阴经脉的根基、起点在隐白穴,位于大趾末端内侧,被称作阴中之阴。太阴经脉的后面,是少阴经脉。少阴经脉的根基、起点在涌泉穴,位于足心,被称作阴中之少阴。少阴经脉的前面,是厥阴经脉。厥阴经脉的根基、起点在大敦穴,位于大趾末端外侧,因为纯阴无阳,被称作阴之绝阴。所以,三阴经脉的分与合就是:太阴经脉的阴气是向外发散的,厥阴经脉的阴气是深藏闭阖的,而少阴经脉的阴气位于表里之间,就像门轴,是太阴经、厥阴经表里出入的关口。三阴经脉的这种分与合的规律,也必须保持正常,联系紧密而不是沉下虚衰,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三阴经脉就可以称作一阴。

阴阳气血,往来不息,一段时间就可以在身体里运行一周,气在里形在表内外相成,所以与天地间的阴阳是一致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