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运分析贾宝玉悲剧性(兰芽玉蕊勾出清风一缕)
性情中人“贾宝玉”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个十足的性情中人。这一点,从他喜欢给身边人起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号”就可以略窥一二。这位性情中人特别擅长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来营造幽雅的文化环境。他乐此不疲地给周围人取号命名,正是其清雅情调的一种反映。
他身边的小厮中,那个领头大闹学堂、小试万儿、引逗宝玉私访袭人家的亲随书童,“茗烟”无疑是让贾宝玉在“起名”上最费心思的。其大名初谓“茗烟”,第24回后又改做“焙茗”,而在第39回后又改回“茗烟”。从中不难看出贾宝玉为他“第一个得用之人”取名,是斟酌再三、务求完美的。
这也难怪,因为这机灵调皮的小家伙对宝玉自由个性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曾带《西厢》、《牡丹》入园私传宝玉;还曾替宝玉寻访刘姥姥胡诌的雪地里抽柴的茗玉姑娘;还曾随宝玉出城私祭金钏,惟妙惟肖地说出宝玉的心事……凡是宝玉所做“没屁眼儿”的事,几乎都有他的谋划和参与。
然而,“茗烟”的名号出处何在?作何解释?有何文化内涵?对此,笔者略做浅说:
贾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
“焙茗”: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焙茗”何解?从它的构词形式与它所传递的内容来看,其与扫红、锄药、伴鹤、引泉等大抵相似,都是表达一种参与创造自然之美,采撷、吐纳生活之美的一种行为,是为大自然之美进行点睛的创造行为。在词义构成上,它是一个动宾词组,大意是指制茶的一道工序——烘焙。
说到制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其细分为七道工序:“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启之,穿之,封之”。可以说,每一道工序都有十分严格而讲究的要求:如“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近乎苛刻的天气要求;采摘时嫩度、柔软度、色度、匀度以及竹篮通风度的精心把握。
此外,还有“蒸气杀青”时甄釜与灶的密封程度、时间、火候的精心把握;直至“蒸罢热捣”、拍打成型等等。从蒸青完成后,随着各道工序的进行,茶不断干燥,最后饼茶入赔炉烘焙。而“焙茗”之义即此指。
制茶工序
具体而言,“焙茗”在制茶中是最后一道工序,对茶的成色好坏至关重要。焙炉上置双层构造的棚,半干的茶在下棚,全干的茶在上棚,以不同火势烘焙干燥,这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的时间较长,多则十余天,影响着成品茶色香味形的最后定型。
至于古人“烘焙茶饼”的具体过程,在《全唐诗》中,有皮日休和陆龟蒙的20余首茶咏唱和诗可以一探究竟。这些诗作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整套的茶事活动,在宋明时期也都有学者大家的文献诗作可参考佐证。
在这20余首与“茶”有关的诗作中,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熔》一诗中描写了茶叶从“捣”到“焙”的过程:“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
从中可以略知,贾宝玉这位世家公子对“制茶”还是颇有研究和心得的。他的清雅情调不只在品尝那一盏盏“兰芽玉蕊”中,还在于他将这种清雅情调也扩散到周围的人事上。给一个贴身小厮起个“名号”都如此雅致而有来历,这位“怡红公子”的情调果真清雅别致,不同流俗!
制茶工序
“茗烟”之“烟”是何“烟”?在《红楼梦》第39回中,贾宝玉为何将这个贴身小厮之“名号”由“焙茗”改成“茗烟”?这其实也与这位“怡红公子”的清雅情调相关。因为,这“茗烟”之“烟”很有一番情味。其关键就在于这个“烟”字如何理解。如果理解地不好,就会唐突了贾宝玉的一番清雅情调。
“茗烟”何解呢?若从文字的原始本义去理解,那么“茗烟”就极易被理解成茶叶冒出的烟。“茶叶冒烟”,那画面想想,似乎并不太雅致。很显然,这与怡红公子清雅的文化情调很有些大相径庭了,也是对曹雪芹这位天才文人的雅兴不相符合的。
联想贾宝玉平日里闲逸清雅的生活情调,这个“烟”字当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解。唯有如此,“烟”字方与命名的旨趣合拍,其意向与“日照香炉生紫烟”之“烟”,“气蒸云梦泽”之“气”大抵是相似的。由此,“茗烟”之“烟”应指烹茶或泡茶时升腾的氤氲水汽。
茶汽氤氲
要说清楚此“烟”,还需联系到古代煎茶、点茶、品茶的不同方式上。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流行茶饼,煎饮前需先“炙”干存放茶饼时收入的水分,再碾成末,再罗筛。陆羽《茶经》中就曾说碾罗后,“其屑如细米”,色泽金黄、均匀细整的细末状颗粒,方是上好的未茶。
因此,范仲淹《斗茶歌》有“黄金碾畔绿云飞”之说;黄山谷《满庭芳》中云“碾深罗细,玉蕊生烟”,描写的都是饼茶煎煮前又是碾、又是罗的景况。想那现场肯定是粉尘飞扬,似云烟缭绕,仿佛就是“茗烟”之指。然而,这种解释对“烟”的诠释太实,似乎少些诗情画意。
接下来就是烧水煮茶、酌茶了。《茶经》对之有严格要求,如“沸如鱼目,微有声”曰“一沸”,此时佐盐调味;“缘边如涌泉生珠”日一沸”,即可调茶人釜;“势若奔腾溅沫”曰“三沸”,即应扬汤止沸,辨察汤花与茶香。接下来就可酌茶——用茶勺自釜中舀茶入盏了。
由此,“茗烟”之“烟”,当指煎茶时时冒出的翠绿烟雾,是茶的精华,这真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此“翠绿烟雾”与宝玉为怡红院所题“宝鼎茶闲烟尚绿”的鼎中绿烟之意境完全相同。由此可知,这位怡红公子对生活的感受真是颇有诗意,充满一种清雅的文化情调。
泡茶
《红楼梦》时代的“茗烟”指什么?在汉字中,“茗”是“茶”的代称,专指茶叶中间翠绿的嫩芽,因此用“兰芽玉蕊”来指“茶”真是再清雅不过了。关于“茶”,中国人不仅起了很多雅致的“称号”,在茶的制作上还颇为讲究。不同时期,人们喝的茶是不一样的。在《红楼梦》时代,“茗烟”是指什么呢?
对此,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喝茶的一些场景描写中窥探一二:第8回宝玉说,那碗“枫露茶”要三四次后才出色的;第41回妙玉为老太太捧上的是成窑五彩小盖蛊盛的老君眉。这两种茶的吃法当然是叶茶冲泡,与今天的吃法没有太大差异。因为枫露茶、老君眉都是叶茶,追求的是“元神始发”的效果,且茶碗、小盖蛊也是冲泡时用的茶具。
此外,第54回秋纹要一老婆子所提滚水给宝玉掺了净手,老婆子忙说“这是老太太泡茶的”,;第41回妙玉为宝钗、黛玉、宝玉吃的“体己茶”让所有的读者都大感新奇,终生难忘:她启封了那岔取自梅花上的雪,又封埋五年后化成的水,“亲自向风炉上煽滚,另泡了一壶茶”,用狐瓟斝、点犀盉、绿玉斗斟了,递于三人。
妙玉奉茶
如此讲究的茶道,其泡茶所用的水,书中很明显地写着是用“风炉上煽滚”的水,在壶内“泡”好茶后,再甚入斝、乔皿、斗内;在第25回又说凤姐送给林黛玉两瓶暹罗国贡茶。由此种种,书中都明白准确地说是“茶叶”……由此可知《红楼梦》时代,人们喝的“茗”,应该是指“茶叶”。
而唐诗宋词中常说的“茶”又是什么呢?据陆羽《茶经》载:唐人烹茶,宋人点茶,所用都是末茶;元以后,叶茶替代末茶升堂入室,“世不复知有末茶矣”;到了明清时期,明人清人泡茶才开始用“叶茶”。对此,明人张源的《茶录》也有记载:“今时制茶,不假罗茶,所用当是叶茶。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给贴身小厮所起的“茗烟”一词,更具体一点讲应该是指:彻茶时冲出杯口或壶口的热气,这样解释才更符合原作精神,才与明清茶文化的时代性相契合,也更与怡红公子的清雅情调相契合。
泡茶
只有亲身体悟一番“茗烟”的意境,才能感受贾宝玉的清雅情调;《红楼梦》作为一部古典文学巨著,似乎与今人生活距离比较遥远,然而书中所描写的“喝茶”场景,却与今人无异。如果只是单纯阅读文本,纵使烂熟于心,也不过是流于表面,难解其中真味。偷得几分闲情,我们何不亲身体验一番“茗烟”的意境,来一次清心怡性的精神享受呢!
你看,将滚水彻入配好茶叶的杯盏内,茶叶由水面徐徐沉降,白瓷茶盏衬映绿色茶汤,伴着四溢的清香,雾状气体冲着杯口或壶口徐徐涌出,略作收束便缓缓拧作一柱形,袅袅上升,上升,再散作丝丝缕缕,渐渐融开,化去……山川日月的精华登时荡漾开来。此情此景真真是“兰芽玉蕊,勾出清风一缕”了。
凝神察看,静心无欲,浮想联翩,这清醇淡雅的气韵不就油然而生了吗?嗅着清醇,凝望“烟”柱,再吟上几首有关“茶”的诗句,例子“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茶烟乍起,鹤梦未醒,此中得少佳趣;松风徐来,山泉清听,何处更着点尘”......
事实上,《红楼梦》中的“茗烟”一词,不仅仅是一个“名号”,它传达出的是书房庭院沁心怡性、清旷飘逸的幽雅情调。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手,将自己深藏于生活中的诗情逸韵具体化为“茗烟”了,人的精神境界也随之升华了,继而神与物合,最后进入忘我的至高境界。
作为读者,我们也只有亲身体验几次“茗烟”的意境,才能够亲身体味贾宝玉的清雅情调。而这也是理解“红楼”文化的一种很好方式。因为“茗烟”一词,不仅仅是一个“名号”,其背后蕴含的是醇厚悠长的传统文化。
“茗”的清醇与“烟”的美感
结语:茗烟”之名结合了“茗”的清醇与“烟”的美感,显得清醇雅致,充满情调;文学作品中,“烟”能使景物画面失去线条感,造成空蒙漂渺的意境,被很多画家誉为“上乘”之致。在唐诗宋词元曲中,与“烟”有关的“烟波、烟浪、烟绪、烟花、烟柳、烟霞、杨柳堆烟、草色烟光”等等,全都是文学作品中至美至高的艺术境界。
而这种“烟”的流风余韵在《红楼梦》里,体现更加完备。在书中,俯拾即是的带“烟”的美境诗情,像荣禧堂乌木签银的牌联曰:“座上珠巩昭日月,堂前湍濒焕烟霞”,秋爽斋所挂米襄阳《烟雨图》配的是“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此外,还有贾母吩咐给黛玉要换上的窗纱谓之“软烟罗”,给宝钗摆上的古董曰“墨烟冻石鼎”等等。
读者无需亲眼所见,只需望文生义,由“烟”而生发的优美意境,就已经美不胜收,令人过目难忘了。因此,宝玉为自己“第一个得用之人”命名位,由“茗烟”到“焙茗”再回到“茗烟”,其实就是看中了“茗”的清醇,“烟”的美感,显得清醇雅致,充满文化情调。
总之,“若烟”之名,是撷取了茶的“秀气”、“淡雅”“醇厚”的清新淡雅格调,配以烟的空蒙飘逸的意境,使生命行动与自然妙理相契合,使主观在与客观的融合中得到升华。一言以概之,“茗烟”之名体现的是贾宝玉的清雅情调,是《红楼梦》写实风格与诗化意境完美融合的具体表现。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