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有什么进化优势(人类是如何发现节肢动物大都能吃的)
在我们正常的食谱中,“肉类”除了鱼和家禽、家畜外,占比最高的就是节肢动物了,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下的一个门,其中包括昆虫(六足亚门)、虾、螃蟹等(甲壳亚门)还有蝎子、蜘蛛(螯肢亚门)等等。从我们现在的食物组成看,许多昆虫(如蚂蚱、金蝉、蚕蛹)、许多海鲜(比如大龙虾、帝王蟹、螃蟹等等)都是组成部分,而且这些“食物”的价格通常是我们常见的肉类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那么,人类是怎么发现节肢动物可以吃的呢?我们或许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找一下答案。
节肢动物: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下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看到了上面介绍的几种节肢动物,你会发现,它们有可以在陆地上跑的,有可以振翅飞翔的,有可以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也有生活在海洋深处的。从数量上看,我们不说别的,单说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下的蚊子,每年的夏天,它绝对是世界存有量最大的动物。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节肢动物能够拥有遍布全球以及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从地质层中找到了答案。在地球诞生之初,地球还是一个大火球,随着慢慢的冷却,才逐渐有了水。有了水后为生命的起源奠定了基础,在距今约42.8亿年前地球终于诞生了最初的生命-单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距今约30亿年前,原始的藻类出现了,它们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以这种方式慢慢的改变着地球上大气中气体的比例(尤其是氧气开始逐渐的增加)。但是,从生命诞生开始,生物们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海洋,在历经了二十多亿年后,海洋中终于迎来了一次生命大爆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5.4亿年前),在这一时期地球上终于出现了节肢动物,与节肢动物一起出现的还有腕足类(拟软体动物)以及软体动物等等。众多的海洋生物的竞争加快了物种进化的速度,终于在距今约4亿年前,海洋中的维管植物率先把“家”搬到了陆地上。此时的地球才迎来了第一抹的绿色。
陆地植物的崛起,给了一部分海洋生物向陆地迁移提供了先决条件。于是一部分海洋节肢动物悄悄地来到了陆地上,并且经过了漫长的适应和进化(其实节肢动物天然的硬壳以及气门是它们能够登陆的关键,因为硬壳防止水分流失、气门能够将空气输送到体内),到了志留纪晚期终于形成了最早的昆虫以及蛛形纲动物。至此,节肢动物成为了第一个登陆陆地的动物。
节肢动物登陆陆地后,由于陆地的生态位完全空缺,所以节肢动物从志留纪晚期开始了高速的进化,并且它们将栖息地逐渐扩大到了几乎整个陆地范围。
因此,节肢动物作为第一个登陆陆地的动物,缺少竞争的它们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才为之后节肢动物们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人类的选择性
从目前所有灵长类动物的食性看,它们清一色的都是杂食性动物,包括人类本身也是杂食性动物。而在灵长类动物的食谱中,占比最高的“肉食”就当属节肢动物门下的昆虫了。比如黑猩猩喜欢用树枝“钓”白蚁,猕猴也吃各种各样的昆虫等等。
那么,为什么节肢动物成为了灵长类动物的主要肉食占比呢?首先,节肢动物是动物,动物体内富含的是蛋白质,相比较植物性食物,它能够提供给生物的能量要多得多。其次,节肢动物作为最早登陆陆地的动物,等到哺乳动物崛起时,它们早已经遍布全球,而且数量众多。第三,同样是蛋白质,节肢动物的获取相对来说要简单且风险性低很多。
从人类进化史上看,人类在距今约40万年前才开始用火,而在此之前,人类的祖先都是“茹毛饮血”的。但是,简单的石器以及群居的习性,只能保证人类祖先在对抗大型食肉动物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想要拿着石器去捕杀动物还是比较费劲的。而人类的进化从南方古猿算起也不过只有300万年,此时的节肢动物们早已经遍布全世界的“海陆空”,因此,节肢动物同样成为了人类祖先最容易获取的蛋白质的来源。再加上在祖先就已经是杂食性,已经开了节肢动物的“荤”的前提下,人类祖先依然主要靠昆虫获取蛋白质。
当然,随着人类大脑的不断进化,人类的“武器”不断升级,人类也有了更好的蛋白质来源(猎杀野生动物),更好的蛋白质来源也促使着人类加速的进化,到了后来人类已经有了驯养动物的能力,肉食来源更稳定,也更广泛。但是,人类始终都没有抛弃节肢动物这种蛋白质,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总结
其实,不光是人类,我们看一下自然界中的所有杂食性动物的食谱都能发现节肢动物的影子,这就是节肢动物先入为主、数量多且容易获取的特点导致的。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是哺乳动物,而最早的哺乳动物就是食虫类动物,所以人吃节肢动物是从哺乳动物出现就已经有的习性,而且即使在之后的单独演化中,人类的祖先也是杂食性的,所以这个习性一直延续至今,而且还有点发扬光大的意味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