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小微企业发展(合肥高新区激荡三十载)
30年辛勤耕耘,30年春花秋实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合肥高新区迎来了自己的30华诞30年来,高新区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并且日益壮大强盛,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高新区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光辉灿烂的一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合肥科技小微企业发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合肥科技小微企业发展
30年辛勤耕耘,30年春花秋实。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合肥高新区迎来了自己的30华诞。30年来,高新区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并且日益壮大强盛,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高新区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光辉灿烂的一页。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创新的“基因”早已根植于这片创业热土。从30年前的2.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到如今汇聚3万家企业,合肥高新区探索出一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发展路径,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市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
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下发,第一批27个国家级开发区获批成立,合肥高新区就是其中之一。
2005年,合肥高新区全区工业总产值为117亿元,2009年突破400亿,2010年突破600亿,2011年突破1000亿,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高新区。据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合肥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8.3亿元,同比增长19.3%,经济总量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在合肥市政府考核的15项重点经济指标中,合肥高新区有9项位居开发区第一。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是对安徽省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的深切希望。30年间,在这片地处蜀山脚下的高新区,安大绿研院、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海康威视、赛伯乐中德创新中心、华为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相继落地,合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家侨梦苑、合肥国际人才城等一批国际人才集聚区在此相聚,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合肥高新创业园、离子医学中心、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等一批特色园区拔地而起,合肥高新区由产业功能单一的起步区,发展成安徽省和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1999年,合肥高新区被批准为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高新区,2000年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初露锋芒。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诞生了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业集群。其中,“中国声谷”作为中国首家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截至2020年底,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成功实现“双千目标”。
30年来,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安徽省科技创新主体最多、活动最密集、研发投入最大、相对绩效最高的园区,并且走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的边际效益递增的可行通路。依托“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的园区品牌,已形成了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集群为引领的产业格局。
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30年来,合肥高新区不忘“围绕科教资源密集区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初衷,科技创新这一立区之本,打造良好生态,赋能项目发展,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悉心培育一朵朵科技之花。
合肥高新区不遗余力吸引大量研发机构来此落户,截至2020年底,共建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37个,国家级平台82个,位居全国高新区第3位;累计建设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安大绿研院、武大创新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型创新组织37个,累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近2000项。尤其是中科大先研院和中科院创新院中的建设,不仅为合肥高新区产业提供了科技支撑,产学研紧密合作,更为高新区吸纳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0年8月21日,再次视察安徽省,参观考察安徽省创新馆时,展厅内59%的参展企业、73%的创新产品来自合肥高新区,其中一半以上是高校院所自主创新技术在区项目化、产业化成果。对安徽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积极进展表示肯定,并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体制机制改革的“急先锋”
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合肥高新区一直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典范。为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成立了合肥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负责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截至2020年底,园区各类市场主体达到5.4万家,其中企业主体4.5万家,较2018年翻一番,未来三年计划再翻一番。
创新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改革赋予合肥高新区的政策红利。站在合肥高新区成立30周年暨视察5周年这一历史性节点,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高新区块建设被赋予了新的重大历史使命。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创新优势,势必会让合肥高新区发展如虎添翼。
因改革而生,更因改革而强。改革是合肥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密码。布局“十四五”,合肥高新区将坚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发展路径,坚持在“高”与“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推进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模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动力更强、人员干劲更足、政治生态更好的叠加效应充分释放。
当好民生福祉的“守护者”
合肥高新区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正在助力建设合肥“城市大脑”,让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现如今,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便民服务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构建起线上线下相融合、多渠道多路径的“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全覆盖;交通超脑示范应用完成1.0到2.0的迭代升级,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公共安全等群众最关切的痛点;智慧社区搭建起“社区一张图”“一屏管全城”的精细治理新场景,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智”构高新,“数”创未来,合肥高新区,正在走出一条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智慧之路。
此外,高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近年来,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坚持“实施名校战略,打造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相适应的基础教育”目标,坚定“五‘育’并举、五‘域’齐飞”路径,名校战略实现了由“破题”向“起飞”蝶变,群众教育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同时,高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人工智能 医疗的新蓝海,通过构建智慧医院、智医助理、智联网医疗平台三大产品体系,推动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医改政策的落实。
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为在“十三五”期间连续5年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十的地区之一,合肥高新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业态、新群体不断涌现的新情况,重点聚焦“抓党建促发展,助力创新创业”,率先提出以新领域内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互联网企业为纽带推动新领域党建工作开展,先后培育非公企业党组织611个,党员10002名,培育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高梵电商等一批在全省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党建示范点。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广泛吸纳各方面优秀人才,加大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培养了一批高知识群体党员,目前全区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知识群体党员2689人,高层次人才党员150余人,其中非公企业的约占56%。经过30年发展,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近100家,在激励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同时,合肥高新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上市公司全部建立党的组织,覆盖党员近5000人,助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30年的发展变迁,折射出合肥高新区30年来科学决策、奋勇开拓、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而立之年的合肥高新区,已经踏上新征程,肩负起“承担国家使命、落实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全球竞争”的目标责任,正在稳步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激荡三十载,创新不止步。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立区宗旨,风华正茂、青春正盛的合肥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已成为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国家队成员,众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于此,诞生于此,突破于此,引领于此。如今的高新区,正在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文/刘聆雨、刘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