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京就被选为1940年举行第12届奥运会的会址。但那时局势动荡,战争已经逼近,日本政府决定放弃并拒绝承办奥运会。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届奥运会化为泡影。20年过后,东京重新提出申请。但是,这一次国际奥委会却倾向于罗马。到了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才首次在亚洲大地上举行。

日本东京市政府和第18届奥运会组委会做了大量工作,使这座城市能够适应奥运会这一盛大的活动。在奥运会之前,对城市进行了重大改建:拆除了许多陈旧矮小的房屋,修建了一些新的交通干线、立交桥、桥梁……在60年代初,东京较为良好的体育建筑很少,因此,几乎所有的奥运设施都是新建的,或进行了根本改造和重新装备。奥林匹克公园和驹泽公园是两个综合体,集中了70%的奥林匹克项目。奥林匹克公园的核心是主体育场,又称国立体育场。这个体育场是专为奥运会而设计的,可容纳10万人。离体育场不远是东京地铁体操馆,可容纳6000名观众,体操比赛在这里举行。这座建筑的屋顶设计很奇特,一层层的索网悬在两根圆柱上。四面窗户可照射进充足的日光。离体操馆不远处是地铁室内游泳馆;看台上有4000个座位,在这里举行了水球比赛(决赛不在此进行)和现代五项全能运动比赛。而游泳比赛和跳水比赛则在专为奥运会新建的国民室内游泳池进行。在当时,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建筑:有9条50米长的泳道,跳水运动员专用的跳台水池和25米的专用观测窗,从那里专家可以考察运动员在水中游泳的技艺。在这里还进行了水球决赛,游池旁的看台可容纳1.7万名观众。奥运会水上运动项目结束后,泳池上铺好一层硬的覆盖物,于是在改变后的场馆内,2万观众就可以观看柔道比赛了。

在驹泽公园举行了足球赛、排球赛、草地曲棍球赛。园内还建有摔跤馆。马术比赛在此前专门为第12届奥运会建造的公园内举行,而击剑交锋安排在大学体操馆进行。

远田划船运动场的人工水库长2400米,宽90米,为迎接奥运会整旧如新,改建了船台滑道,修建了可容3000人的看台。

总之,为了给参加奥林匹克盛会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最大的方便,组织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因为政治因素的干扰,这届奥运会差点儿夭折。1962年,印度尼西亚作为第4届亚运会的东道国,不允许以色列和台湾的运动员参加亚运会。这惹怒了国际奥委会,它则禁止印度尼西亚参加东京奥运会。于是印度尼西亚决定于1963年在雅加达举办自己的运动会,称做发展中国家运动会。这样,印度尼西亚就得以说服中国去雅加达参加奥运会,因为当时中国已退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在这次奥运会开幕前,国际奥委会曾发出警告说,参加发展中国家运动会的运动员将失去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资格。可是,印度尼西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运动员无视这次警告,起程前往东京,希望日本能说服国际奥委会改变这一决定。

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1)

然而日本没有做到这一点。当然,他们希望参加奥运会的国家能更多一些,但他们也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上与国际奥委会发生冲突的严重后果。那样一来,奥运会有可能在准备到最后阶段而夭折。尽管印度尼西亚和朝鲜的运动员在发展中国家运动会上未参加比赛,而且日本已向他们发出邀请参加本届奥运会,两队的领队还是决定打道回国。

因此,东京才体面地摆脱了这种微妙的处境。体育战胜了政治。

到东京参加盛会的有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0名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新加入了一批刚刚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国家:阿尔及利亚、象牙海岸、喀麦隆、刚果(布拉柴维尔)、马尔加什共和国、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乍得。首次参赛奥运会的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尼泊尔的运动员。由于南非共和国在国内推行种族主义政策被排除在本届奥运会之外。

奥运会开幕前,下了几天雨。可是10月10日,就像专门为了开幕式这个节日活动似的,雨停了,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奥林匹克体育场聚集了9万观众。当日本天皇裕仁出现在体育场时,场上那神圣的排钟阵阵轰鸣。第18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古库代致辞,欢迎各国运动员。他说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接着体育场上空响起了这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的声音——这是顾拜旦在1936年发表演说时的录音。

随后,日本天皇宣布:“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场上出现8名日本水兵,他们手执奥林匹克旗帜,踏着清晰整齐的步伐。雅典奥运会后的四年时间里,这面旗帜一直保存在罗马市政府的保险柜里,现在,白色的五环旗在东京体育场冉冉升起。

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2)

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小野乔代表参赛运动员进行传统的宣誓,表示遵守奥林匹克准则,忠于友谊,忠于体育竞争的各项规则,诚实地进行比赛。接着,场地跑道上出现了一名举着火炬的青年。东京奥运会之前,按照传统,奥林匹克圣火要由一位著名的运动员传递至体育场。东京却打破这一惯例,举着火炬进场的是19岁的日本大学生扳井义则。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位日本年轻人的命运使他闻名于世。这象征着世界上几百万运动员通过他们的全权代表——奥运健儿——把奥运圣火交给扳井义则。

1945年8月,二战战火即将熄灭,日本上空出现了美国飞机,并投下了原子弹。正是在那一天,在广岛的这一场灾难中,扳井义则诞生了。任何炸弹都不能阻拦生命的延续,扳井义则是反抗核死亡的生命的象征。所以当他来到体育场的跑道上,把奥林匹克圣火火炬高高地举在头上时,全场观众起立,群情激昂。大家站立着,直到他登完通向圣火的163层台阶的楼梯。扳井义则到达顶点后,点燃了象征友谊的火焰,这火焰比任何原子弹的力量都要强大。

奥运会的项目从来没有这么广泛,本届新列入了男女排球和柔道,共有163个奖项。东京奥运会突出的特点是体育竞争在所有比赛项目上都比以前激烈得多。如果说,在上届奥运会上有望夺得奥运奖牌的高水平运动员并不多,但在东京他们的人数却大大地增加了。比赛过程中,本届运动会创造了77项奥林匹克纪录,其中35项打破世界纪录。

据非正式团体总分计算,苏联运动员的表现尽管比在墨尔本和罗马差一些,仍保持着霸主地位,总分为607.8分,美国队为581.8分。苏联队共得奖牌96枚:金牌30,银牌31,铜牌35。美国队共得奖牌90枚:金牌36,银牌26,铜牌28。两个体育大国的对峙早已超出体育的范畴,变为政治问题,而且是在大洋的两岸。

几十年来,美国媒体一直浓墨重彩地过分宣扬美国运动员在国际竞赛中的胜利,并特别强调美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战绩。当然,在大多数奥运会上的非正式团体统计中,美国的优势是无可争辩的。但自从美国队在1956年和1960年的奥运会上失利后,美国体育运动的主要目标便是到东京复仇。

美国《体育》杂志在《美国奥林匹克队的威胁》一文中写道:“1960年以前,我们夺得了很多的奖牌,似乎是国际奥委会特意在奥林匹克奖章上模压美国的国徽。但在1960年,美国的金牌计划被打乱了,我们在罗马的成绩很差,这是从未有过的。”

大约在东京奥运会之前一年,美国奥委会成员、前国防部长助理奥尔特发表了《全面振兴美国在奥林匹克体育中的优势》的规划草案。该草案受到总统约翰逊的赞同,得到美国六大工业公司的支持。

奥尔特说:“我们认为,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根据严格拟定的规则的共同努力,体育的一切需要是有保证的。我们向所有帮助或赞同我们建立一支能够取胜的体育强队的美国人表示感谢。……担负主要任务的不是政府,是奥委会,这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努力,需要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同样也需要组织上和管理上的最新方法。”

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按照与商业银行签订的协议筹措资金,供美国参加1964年奥运会。在很短时间内,委员会就已拥有140万美元。在“不让俄国人超越我们!”的口号号召下,还有望筹措到一二百万资金。

就此,比利时《体育报》指出:“这样的口号也许会让顾拜旦感到震惊。”

但是,话虽不动听,事实却是如此。那时,体育赛场上的胜利无异于从战场上凯旋。尽管是按最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拟定的规划,尽管资金投入巨大,但是奥运会的结果却令美国人无法宽慰。

苏联举重运动员表现非常出色,他们每个人都得了奖牌。来自沙赫特市的阿列克谢·瓦霍宁和鲁道夫·普柳克费尔德尔,来自哈巴罗夫斯克的弗拉基米尔·戈洛瓦诺夫和来自扎波罗热的列昂尼德·扎博京斯基获得金牌;维克托·库连佐夫、弗拉基米尔·卡普卢诺夫和尤里·弗拉索夫获得银牌。苏联举重运动员共获7枚奖牌:满分共49分,他们竟得了43分!在东京举重比赛中,他们共创26项奥林匹克纪录(总共才28项纪录),平两项纪录;此外,还创造了8项世界纪录,所有级别获胜者的成绩均超过上届罗马奥运会的相应成绩:最轻量级超过12.5公斤,次轻量级超过25公斤,轻量级超过35公斤,中量级超过7.5公斤,轻重量级超过32.5公斤,次重量级超过15公斤,重量级超过35公斤。

很多专家指出,举重比赛的焦点聚集在两位苏联重量级运动员之间。扎博京斯基战胜弗拉索夫则被认为是奥运会上轰动一时的头号新闻。很多人认为,自信的弗拉索夫“松懈”了,在最后一次冲刺217.5公斤时未使出全副精力。在两位苏联巨人决斗后的第二天,法兰西《队报》写道:“弗拉索夫尽管在推举和抓举中有着神话般的纪录,但他宣告退出体育比赛,这使扎博京斯基得以独自举过600公斤。”

苏联拳击运动员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他们收获了3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重量级别的优胜者是:莫斯科人斯坦尼斯拉夫·斯捷帕什金和鲍里斯·拉古京及列宁格勒人瓦列里·波片琴科,后者是公认的奥林匹克赛场优秀拳击运动员。根据国际拳击爱好者协会执委会的决定,授予瓦列里流动奖“瓦尔·巴尔克尔”杯——这是拳击爱好者的最高奖项。苏联运动员第一次得到此项荣誉。

来参加奥运会时,瓦列里·波片琴科已是拳击高手。去年,他在莫斯科赢了欧洲锦标赛。奥林匹克这一年,他第五次荣获苏联冠军。因此,在东京,大家认为瓦列里是有望获胜的几个主要人物之一。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奥林匹克拳击台上,他参加的每场战斗都很精彩,大多是提前收场,尽管他遇到的对手并不是不堪一击。是的,在奥运会上没有不堪一击的选手!瓦列里碰到的第一个对手,是巴基斯坦的马赫穆德。教练格里戈里·菲利波维奇·库西基扬茨建议瓦列里要镇定,细心找窍门。教练说:“同他多周旋一会儿。你应当振奋精神,比赛才刚开始。”

战斗结束后,瓦列里说:“开头几秒钟我似乎很紧张,心绪不佳。他扑上来了,我未迎击。后来,我用套术还击,右手击他的头,左手侧击,都击中了地方,他被击倒了。裁判开始数数,他站起来重新开始了战斗。于是我又用右拳击中他的头部,接着左右开弓。他并未立刻倒下,身子摇晃着向我倒来,抓住了我的裤衩和背心。我躲闪着,他仍抓住我不放并想压倒我。就是这样,他再次被我击倒。裁判又数数。第三次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下一场就没有这么顺利了。瓦列里的对手是加纳拳击运动员达尔泰,他是个身强力壮的黑人,服过军役,身材魁梧,训练有素。虽然他看上去有点儿没精打采,漫不经心,但是,当他使出从下出击的杀手铜时,仿佛能听到拳头划破空气的唿哨声。这是典型的持久决斗的职业手法。

瓦列里选用了正确的策略:保持距离,出击时采用这位加纳拳击手不习惯的速度。但重要的是,不让对方有喘息的机会。就这样交会了两个回合,可是这位黑人并未对自己失去信心,力量也未减弱。他几乎不露破绽,只是有时加以严密防守。他坚定不移地循序渐进,试图打开瓦列里防守的缺口。第二个回合快结束时,达尔泰成功地发出了几手重拳,瓦列里的脸部被打伤。但是积分的优势仍在他这一方。进行第三个回合。时间渐渐流逝,秒表上那乳白色的表罩也渐渐模糊,只有数字“3”显示正在进行的交手意义重大。达尔泰终于明白,不会再进行第四或第八个回合了,他力图加快态势。瓦列里这时采取了准确的决策,要使对手无任何机会使出击昏拳。瓦列里飞速脱身,出击了两三下,两人又接近了。“暂停!”裁判发出命令。他又出击了两三下,两人又接了。“暂停!”裁判又一次发出命令。战斗的最后几秒过去了,信号声响起,瓦列里·波片琴科获胜。

这大概是瓦列里在东京最艰难的一场交战。即使到了半决赛,但也并不轻松。瓦列里与实力强大的波兰拳击手塔杰乌什·瓦拉塞克相遇,后者是罗马奥运会的银牌获得者和欧洲冠军。很多观察家认为,在半决赛中就完全有理由认为金牌归属已定。

观众欢迎两位拳击运动员上场的掌声轰动全场。第一个回合开始,双方都在寻找战机,这是艰难的对峙;每一方都力图找出对方的弱点,寻找取胜的途径。双方出拳都小心翼翼。瓦列里多次出击,但瓦拉塞克防守很好——难怪他被冠以防卫高手。争斗充满了悬念,蕴含着技巧,观众被深深吸引住了。此时,拳击犹如击剑比赛,那巧妙复杂的动作灵敏至极。观众几乎看不出进攻的准备,出击犹如闪电,而且非常准确。

第二个回合。经过短暂准备后,瓦列里转入进攻,几次重拳出击,最后他突然从右方一击,把瓦拉塞克打倒在地。

第三个回合开始了。波片琴科走到拳击台中央,立正后立即开始战斗,似乎这之前并没有进行过两场筋疲力竭的争战,他的进攻猛烈而强劲。观众热烈地鼓掌。波兰拳击手犹豫不决,他出拳的准确度、力度和速度都显得不那么好。比赛进行了不到1分钟,瓦拉塞克就遭到重拳猛击,脚下失去了平衡,在台上踉踉跄跄,继而重重地倒下了。瓦列里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该停止战斗了,但裁判却做出残酷的决定,比赛继续进行。不过,没费多少时间,第三个回合开始两分钟后,瓦列里就以击倒对方结束了战斗。

看来,那些在半决赛时就做出孰胜孰败的判断是对的。决赛在瓦列里与联邦德国的埃米尔·舒尔茨之间展开,交锋只进行了一场,不到1分钟时间,舒尔茨就被击倒。瓦列里就这样结束了他在东京拳击台上的出色表演。

国际拳击爱好者协会主席拉季亚尔·拉谢尔授予瓦列里·波片琴科“瓦尔·巴尔克尔杯”后,这位苏联拳击运动员用英语致谢。这在21世纪初未必会有人吃惊,可在当时却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谢尔对瓦列里除拳击外从事什么工作很感兴趣,主席和奥林匹克冠军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瓦列里说他是水兵、机械工程师,正在撰写副博士学位论文。

主席听后惊叹道:“各位先生,经过这次询问,我对亲手把‘瓦尔·巴尔克尔杯’交到这双强有力的手中倍感欣慰!”

瓦列里从东京归来以后,没有在拳击台上逗留太长的时间。1965年,他获得欧洲冠军和苏联冠军,随后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科学研究工作。他通过了论文答辩,成为技术科学副博士,从列宁格勒返回莫斯科。他生于莫斯科,他母亲也住那里。随后,他担任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他过早地退出了体坛,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197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给这位优秀运动员和学者的生命划上了句号。

在苏联拳击运动员4位银牌获得者中,也许最有“分量”的是维利克通·巴兰尼科夫。在四分之一决赛的争斗中,他遇上了最危险的对手、欧洲冠军、来自匈牙利的亚诺什·凯季。巴兰尼科夫在对击中表现很出色,在第二次交锋时就击倒对方而获胜,但为此他也付出了代价:左手一个指骨受伤。巴兰尼科夫赢了半决赛,但手指的疼痛令他难以忍受,医生不希望他继续比赛,但巴兰尼科夫仍登上了拳击台。他同波兰人优素福·格鲁津交锋,实际上他是在用一只手进行比赛。最后他输了,得到1枚银牌。但能说这枚银牌比1枚金牌逊色吗?更何况,优素福确实是欧洲大陆拳击高手之一。

优素福是幸运儿。当他还是弗罗茨拉夫运输机械制造厂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时,年仅16岁的他是第一次走进拳击馆。尽管他练习很努力,但很少得到好成绩。不过小伙子很执著,一次次的失利激励他进行更顽强的苦练,不断地克服技艺和策略上的弱点,甚至受伤也不能阻挡他进行训练。终于他取得了成功,多次成为全国冠军,在奥运会上获胜,在欧洲冠军赛及多次国际拳击比赛上夺魁……

优素福·格鲁津谈到他自己及未来时说:“我很喜欢看电影,常去剧院,爱听爵士音乐。我认真想过,想到体育学院函授部学习,但糟糕的是我的时间太少。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赶到工厂。我在波兰光学仪器制造厂总工艺师办公室任设计师,工作很称心,与同事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下班后,一周训练5次。有时候我感到很累,回到家里就会想:也许我该停下来,是不是该给自己多留些时间?但是,只要一停止训练,哪怕时间很短,我就会坐立不安,而且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拉进训练馆。于是我又以新的精力投入训练,又开始制定计划……也许有很勇敢的人,可是很少有拳击运动员两次获得奥林匹克金牌。可我就在考虑这件事。我希望在我们杰出的教练施塔姆‘爸爸’的指导下,能做好准备,到墨西哥去,在奥运会上去表现自己。”

优素福·格鲁津参加了墨西哥城奥运会,夺得了银牌。

第18届奥运会证明,欧洲各国在业余拳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获团体总分第二的是波兰拳击运动员,他们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和3枚铜牌。除优素福·格鲁津外,冠军还有次中量级(63.5公斤级)的叶日库莱伊和中量级(67公斤级)的马里安·卡斯普什克。第三名是意大利人。美国拳击运动员仅列第四,他们只得到1枚金牌,是在特重量级(81公斤以上级)赢得的。在这次比赛中,未来的职业选手、绝对的世界冠军约·弗雷泽崭露头角。

在东京奥运会拳击台上发生了一件极其罕见的事情:当罗马尼亚人康斯坦丁·克鲁杜与古巴人罗伯托·卡米纳罗交锋时,两位竞争者“同步”重拳出击……两人都被击倒。但卡米纳罗马上就站了起来,可数到“8”时对手还未恢复站立姿势,但获胜者仍是克鲁杜。因为在第三轮结束之后,5个裁判中有4个欣赏克鲁杜。

在东京有一个小姑娘为苏联夺得了特别珍贵的一枚金牌,这是苏联游泳历史上的第一次。争得这一殊荣的是来自塞瓦斯托波尔的16岁女中学生加琳娜·普罗祖缅希科娃,她在200米蛙泳中取得的成绩领先所有的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她是怎样成为游泳运动员的。加琳娜微笑着娓娓道来,说她的女伴都是塞瓦斯托波尔的小姑娘,她们一再逗弄我,说:“怕水?亏你还是海员的女儿……”一席话使她无地自容。从那以后,未来的奥林匹克女冠军才开始学习游泳。

一般来说,东京游泳比赛的成绩在很多项目上都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就单从数字来看,比赛打破了14项世界纪录、9项欧洲纪录,很多国家创造了新成绩。美国运动员再一次表明,他们在世界泳坛的地位是牢固的,他们夺得的奖牌最多:13枚金牌、8枚银牌和8枚铜牌,打破11项世界纪录;再说,美国队选手都很年轻,男运动员中最大的才23岁,大多数队员是14-19岁。

18岁的美国人唐纳德·斯科兰德是奥运会的英雄,他夺得4枚金牌,在100米自由泳中创造了新的奥林匹克纪录——53秒4,以4分12秒2的成绩刷新了4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还有两枚金牌是在4×100米和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获得的。美国队在这两项接力赛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4×200米最后一棒中,唐纳德的成绩特别出色,只用了1分55秒6。

唐纳德走进游泳池时才10岁,从那时起他没有放弃过任何一次训练。他对记者说:“我花在游泳上的每一秒钟我都不觉得惋惜。”他的启蒙教师和教练是他的母亲玛尔塔·斯科兰德,她年轻时是优秀的游泳运动员。随后,小小年纪的唐纳德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游泳教练凯姆普贝尔的学生。这位老师在培养自己学生的竞技素养上花费了很多功夫。而最终把这位未来的天才冠军琢磨成器的,是教练海纳斯。他在训练中逐步加大运动量,直到1962年,他才为15岁的唐纳德安排最大的训练量。

墨尔本奥运会和罗马奥运会冠军、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米赖·罗斯在法国《队报》报发表文章写道:“唐纳德对我说:‘我要试着一直坚持到墨西哥城奥运会,争取到那里拿到5枚奖牌。不过,我知道,比我年轻的人都在拼命地争夺胜利’。”罗斯补充写道:“美国有很多10-13岁的少年,他们准备在1968年奥运会上将20-22岁的‘老头儿’全部打败。”

在东京奥运会上,美国女游泳运动员表现很出色。来自南加利福尼亚的16岁姑娘沙龙·斯托德几乎赶上唐纳德的成绩,她得到3枚金牌:100米蝶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混合泳,此外还有100米自由泳的1枚银牌。

澳大利亚女游泳运动员、墨尔本和罗马奥运会冠军达翁·弗雷泽第三次获得奥运会的胜利。她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创造了59秒5的奥运会新纪录,大大地超过了所有的对手。在游泳史上很少有女运动员像达翁·弗雷泽获得这么多的胜利。算起来,她有着旁人不可逾越的游泳成绩,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她创造的世界纪录最多(16项个人和2项集体),她的奥林匹克奖牌所涉及的项目最为广泛:4枚金牌和4枚银牌。自1957年到1964年间,达翁·弗雷泽在短距离自由泳项上每次都获胜。最终,她成为在女子100米自由泳中突破1分钟大关的第一人。

奥运会男子游泳决赛集中了很多明星运动员。最富盛名的运动员之中有创造世界纪录的法国人阿连·戈瓦莱斯,他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泳迷。该人就是法国小偷波尔·莫罗,刑侦界人所共知的“长手波尔”。在戈瓦莱斯参加100米自由泳决赛那一天,波尔向东京监狱长提出请求,要求允许他在警察的跟随下去观看这个著名游泳运动员的比赛,因为自己是戈瓦莱斯的崇拜者。此前不久波尔被捕入狱,他是在奥林匹克体育场被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的侦探抓获的,当时他正在偷取一位英国运动员的钱夹子。这个在犯罪现场被抓的小偷竟傲然说,他光顾过伦敦、赫尔辛基、墨尔本和罗马的奥运会,还强调他总是把“职业”旅行同对体育的爱好结合在一起。

德国女运动员英格里德·克雷默,像在罗马一样,又一次在跳板跳水中获胜;但是,她现在用的姓是恩格尔一克雷默。她在跳台跳水中还得了1枚银牌。意大利的克劳斯·迪比亚西在男子跳台跳水中初次登台,这是他的第一个奥运会,得到1枚银牌。在以后的三届奥运会中,他都是第一名。

参加田径比赛的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1086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创造了11项世界纪录,刷新71项奥林匹克纪录。普雷斯姐妹获得3枚金牌,其中有2枚是姐姐塔玛拉在掷铁饼和推铅球中获得的;另1枚是妹妹伊琳娜在五项全能中的战果,同时她还在这项运动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5246分。

在本届奥运会上,英国女运动员埃恩·帕克在800米比赛中夺魁,她的这一胜利被看做是这次奥运会最大的冷门。她来到东京本是参加400米跑赛的,并得到1枚银牌,已经觉得很满意了。可是一个要跑800米的队友突然因病退出比赛,帕克便顶替她出场参赛……到了终点,她竟然是第一。

罗马尼亚女运动员约兰达·巴拉斯再次摘得跳高项目的桂冠,她越过了1.90米,这一成绩刷新了奥运会纪录。在当时,她被认为是最优秀的跳高运动员。当时还没有举行世界锦标赛,最高荣誉是奥运会冠军和欧洲冠军。奥运会每四年举行1次,在这一间隔时间内举行欧洲锦标赛。这就是说,从1958年到1964年,一个跳高运动员可得到4个最高称号:两个奥运会冠军和两个欧洲冠军。约兰达·巴拉斯取得了全胜,拿到了全部冠军。从1956年到1961年间,她14次刷新跳高的世界纪录,把纪录从1.75米提高到1.91米。

而在跳远中遥遥领先的是英国女运动员玛丽·兰德。她落地的标程是6.76米,不仅超过第二名波兰姑娘伊连娜·基尔森施坦16厘米,而且还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玛丽·兰德是一位难得的多才多艺的女运动员。在东京她还夺得两枚奖牌:五项全能的银牌和4×100米接力的铜牌。

在所有田径比赛项目中,东京的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马拉松赛跑。由于马拉松赛跑途经的街道挤满人群,因此,接送学生的汽车路线停止运行,而学生可以不到学校去上学。他们怎能对马拉松不抱好感呢?

认真说来,在马拉松这个项目上的确发生了极为罕见的事情:在多年来的奥运史上,首次有位运动员连续两次成为马拉松冠军,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马拉松运动员就是阿贝贝·比基拉。在第17届奥运会闭幕前10天,他和也是马拉松运动员的朋友阿贝贝·瓦克吉拉来到罗马。他们的名字,对专家和体育爱好者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正因为如此,两位马拉松运动员到达“永恒之城”罗马时,实际上是一名不闻。

两位运动员很快就熟悉了奥运村,并立即来到马拉松的路线上,在到达的当天就开始了第一次练习。一直到走向起跑线的前一天,两个阿贝贝每天都进行训练,跑上20-30公里。

比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起跑线上聚集着70多名世界强手。跑到21公里时,很有实力的摩洛哥运动员勒哈季暂时领先。阿贝贝·比基拉紧随其后。天很热,简直太热了!真想喝口水!比基拉已经3次放弃了有人递上来的水壶,他的口腔已经干透了,只好贪婪地吸着燥热的空气。又有人递给他一瓶水。唉,真想接过来解解渴!但是比基拉知道,虽然他能喝上几口,可取得金牌就无望了。

马拉松路线途经一座古文化纪念碑,这碑是意大利人从埃塞俄比亚运来的。这位埃塞俄比亚运动员跑过此处时,心跳得更快了,他奋起一跃,超过了摩洛哥运动员。夜幕降临到“永恒之城”,马拉松运动员在火炬和探照灯照耀下继续奔跑,最后几公里他们是在人群夹道中穿过去的。狂热的意大利捧场者的呼喊声使他们更加振奋,现在眼前就是古老的君士坦丁凯旋门,终点就在那儿。阿贝贝·比基拉挺起胸膛冲过了终点线,他还在跑着,没有减速,只是在撞到助威者围起的密不透风的人墙上时,他才明白已经跑完了全程。

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夺得了金牌,与金牌同时而至的是奥运会新纪录。他的朋友阿贝贝·瓦克吉拉排在第7名。采访记者和摄影记者立刻团团包围了这两位黑皮肤的马拉松运动员,于是在终点线旁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记者们给奥林匹克冠军提了很多问题,而比基拉微笑着谈起自己。

在埃塞俄比亚语里,“阿贝贝”的意思是“盛开的花朵”。他生长在山村,10岁时成了放羊娃。那时,他得在山上跑几十公里为羊群寻找青草,渐渐地,赶着羊群他越爬越高,直至白雪皑皑的山顶,有时候还要穿过云层。他13岁时才上学。当时学校里很流行一种草地曲棍球运动,以阿贝贝·比基拉为首的一个队经常与邻村的孩子们竞赛。这种游戏几乎每天都进行,而村落之间的大空地就是他们的比赛场地。这个大场子足够做几十个普通的足球场。

20岁时,比基拉被征召入伍,他成了保卫帝国的士兵。服役的头四年,他迷上了足球,后来是篮球。到1956年,最终又选择了赛跑,他最喜欢的是超长距离跑。就这样,24岁的士兵成了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来到罗马时,他已经28岁了。早在跑到终点获胜前,沿赛跑路线两旁的人们就注意到了阿贝贝·比基拉和他的朋友阿贝贝·瓦克吉拉了。这两位埃塞俄比亚运动员是光着脚跑的。路面被太阳烤得滚烫,柏油马路直到傍晚也凉不下来,无法想象光着脚在这砭骨烫肤的罗马街道上跑会是怎样一种感受!但这些都没有阻挡比基拉夺取胜利。在埃塞俄比亚,比基拉成了真正的民族英雄。为庆贺他凯旋,人们编写了歌曲和诗篇。当这位冠军乘坐的飞机从罗马归来时,聚集在机场和通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公路两旁的人达50多万之众。

随后,兴高采烈的人群把这位马拉松运动员从飞机抬到军用卡车上。车身为此装饰成洁白的颜色,车厢上专门安装着高台并摆满鲜花。阿贝贝·比基拉就站在这个独特的光荣台上,穿过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长廊。卡车的前面还有一辆安装有小平台的汽车,台上端放着埃塞俄比亚的“活的国徽”——一头狮子。这头两岁的、100公斤的小狮子伴伴罗马奥运会英雄抵达埃塞俄比亚皇宫。

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回顾1964年东京奥运会)(3)

在东京这两个星期里,到处弥漫着欢乐的节日气氛。一位采访过多届奥运会的资深记者,把1964年的奥运会称作是一次“美满的奥运会”。这次奥运会的成功,不光体现在财政收入和参赛选手的成绩水平上,它还表现在组织者、体育工作者、参赛运动员,当然,还有观众,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拥有一份好心情。尽管闭幕式充满欢乐,但欢乐中夹杂着离愁。因为一切都结束了,大家都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对东京奥运会最为赞赏、对离开日本最为惜别的,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他说,这次奥运会不是一般的成功,而且非常成功。这次奥运会同前几届相比,受到的批评最少。显然,大家对这次奥运会都表示满意,仿佛是笑容满面的日本人,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传染给了周围所有的人。布伦戴奇说:“整个民族,从送报员到工业巨头,都把办好这次奥运会当作是自己的行动计划,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式接待客人。”

这次奥运会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主体育场始终座无虚席。有一天,天色阴沉昏暗,雨不停地下着,田径比赛要开始了。如果看台上空无一人,没有人会奇怪的。但与此相反,体育场内坐满了观众。数千名观众撑着雨伞前来观看比赛,尽管雨水从伞上水柱一般淌下来。这就是日本人的热情和毅力。他们的衣服几乎都湿透了,但他们一直坚持到比赛开始,而且比赛是延迟了好几个小时才进行的。这就是东京奥运会的氛围。

国际奥委会成员对东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和氛围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这可以从奖励上看出来。国际奥委会授予日本政府奥林匹克杯,以奖励“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建立的功勋”,而日本奥委会得到了博纳科萨伯爵杯——“为奥运会开幕前五年间所付出的辛劳”。

第18届奥运会结束后,法国《队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很多法国人写道,对这次奥运会,他们感到最珍贵的一点首先是,本届奥运会做到了“为和平事业做出了道义上的贡献,有助于各国青年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