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元宵节可以吃汤圆吗(元宵节话汤圆宁波)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在这个节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吃一种特制的“美食”。在北方地区,这种食物叫做“元宵”,而在南方地区,叫做“汤圆”。这种近似糯米团子的食物,虽然名称不同,但在形象上都符合了“圆”的寓意。
江南的汤圆,起源于北宋朝时期的明州府,也就是现在的宁波。早期的汤圆很简单,就是用糯米和糖混合以后,搓成“圆形”的小食。这个小食在烹饪的过程中,会随着锅中的水汽上浮下沉,所以也叫做浮元子。
所以说宁波是汤圆最为正宗的发源地。江南人好食甜食,到了明朝,糯米加糖这种简单的汤圆,已经无法满足食客的口味了。这个时候汤圆馅料开始出现了。因为芝麻、豆沙这一类“甜馅”与糯米融合度高,且取材容易,很快成为了汤圆馅料的标配。而宁波更是出现了一种特有的猪油汤圆,它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
宁波的猪油汤圆有自身的一套传承做法:先取用上好的糯米,在淘洗后,用清水浸泡一周,然后再细细水磨,入布袋榨干。猪板油剥皮,绞烂;取优质黑芝麻淘洗净炒熟,舂碎,筛去壳,与白糖粉,板油揉和,搓成小核桃大小的丸作为馅料。放入糯米粉中,搓成梅子大小的汤团,入沸水锅中煮熟盛碗,再放白糖、桂花。这样一碗猪油汤圆就完成了。
早年间,会做汤圆是宁波人家的“标配”,而且手艺都不差。在1900年的时候,宁波有一个人叫江定法,小名“阿狗”。因为家境贫寒,自小就在渔船上做帮工。
在阿狗18岁时,母亲认为继续在渔船上做帮工不是办法,还是需要有一门吃饭的本事。于是阿狗到三北的顺和祥当学徒。顺和祥是一家卖南货的铺子,当学徒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但很锻炼人。阿狗聪明勤快,眼头活络,三年的学徒生活让他掌握了许多做生意的窍门。特别是诚信,吃得小亏,才能有大的进账。顺和祥的掌柜十分赏识他,想留他在铺子里,但阿狗有自己的想法。
回到家后,阿狗与母亲商量,能否将制作汤圆的方法教于他,因为从小到大,街坊邻里对母亲包的汤圆称赞有嘉。如果能将汤圆作为卖点来开店,以后生意一定会大过顺和祥。于是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将老宅置换,盘下一间位于城隍庙附近的摊档,正式开始做起汤圆的生意。
阿狗为人和善,对做生意颇有天赋,将猪油汤团作为主打商品,再以酒酿丸子、豆沙丸子作为辅助产品一起销售,还开发了荠菜、猪肉等其他馅料的汤圆。正是依靠着丰富的汤圆品种,到他摊档吃汤圆的客人络绎不绝。
大约过了5年的光景,阿狗的汤圆摊档已经小有名气了。他用攒下的钱,在开明街又盘了一间更大的店面,因为阿狗没读过书,也不会起名,于是直接用“江阿狗”作为了店名。虽然说名词有些俗气,但叫得响亮,且直指主题。
有一天,店里来的一个老道士,一口气吃了好几碗汤圆,最后要结账的时候发现钱不够。阿狗见了说“四方讨生活的道爷也不容易,能到小店吃东西,也是看得起我阿狗,钱就算了吧。”
对此老道士很是感动。于是说“承蒙小掌柜抬举,这次我们也是有缘,贫道就送你一个店名吧。”于是拿出笔墨纸砚,直接写了“缸鸭狗”三个字。这三个字正是取了取“江阿狗”在宁波话里的谐音,“缸”同“江”,“鸭”同“阿”,通俗易懂。
最后老道士还画了一幅画,赠与阿狗。画上为一狗一鸭,各站左右,当中画有一巨大的米缸。
“此缸为聚宝盆是也,将此画放于店铺正堂之上,必能财源广进”。老道士将画交于阿狗之后,就飘然而去。至此,这个一狗一鸭一米缸的形象成为了店铺的招牌。直到如今,如果在宁波的街边看见这个标识,也就表示“缸鸭狗”就在旁边。
从此,宁波开始流行起这样一段俗语唱段:三更四更半夜头,要吃汤团缸鸭狗。一碗落肚勿肯走,两碗三碗上瘾头。一摸铜钿还勿够,脱落布衫当押头。这正表明了宁波人对“缸鸭狗”的喜爱之情。而第一代掌柜江定法从一介布衣,逆袭成为汤圆之王的故事,也成为了宁波的一个传奇。
缸鸭狗这家老字号的店铺,如今已然成为了一个连锁店铺,虽然说现在一些超市,还可以买到“缸鸭狗”的速冻汤圆,但还是那句话,中国的美食小吃,讲究的是新鲜现做,想吃到最棒的汤圆,感受美食历史的厚重,还是要去发源地的老店品尝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