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

一提到南宋,似乎就像是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总能想到悲凉和苍茫之感。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曾发出感慨,对南宋的无力发出内敛的怒喊。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辛弃疾,然而与众人理解所不同的是,辛弃疾并非单纯文人,相反他能登陆历史舞台的契合点源自于武艺。辛弃疾准确来说并不是南宋人,在他出生之时北方已经是沦落为金人之手,而辛弃疾的祖父则是在靖康之变后投靠了金人。但就算是如此辛弃疾却跟随在自己的祖父身边感受到无尽的遗憾,一种意图南归,毫无归宿感的无奈。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1)

辛弃疾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之中,辛弃疾见到了自己的同胞受到金人的迫害,屈辱和痛苦时刻在折磨着辛弃疾的神经,为了将来更好的南归,从小辛弃疾就立下了报国雪耻的志向。当然也不止限制于空口白话,辛弃疾多次前往燕山观势,为的就是想要收复大好河山。

谁说书生不丈夫?

但是金人前往南下意图想要一举歼灭南宋,而北方的汉人早已经是不堪重负,所以奋起反抗。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辛弃疾参与了进来,在耿京的队伍之下,辛弃疾首次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华。首次是因为义端事件,义端和辛弃疾一起来到耿京帐下,但义端总做一些坏事,甚至最后偷走了帅印。而这也让耿京大怒,甚至一度怀疑辛弃疾的忠诚度。但辛弃疾当机立断设下军令状,为自己的交友不慎买单。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2)

辛弃疾

《宋史》中记载“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从此以后耿京对辛弃疾是刮目相看。而在这一事件上也透露出辛弃疾的果断和迅捷,第一时间反应的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如何挽救弥补。同时心中所想也是担心义端会去投靠金人,所以马上做出了反应,避免了问题的扩大。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3)

辛弃疾

同样之后辛弃疾联络南宋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在他前往南宋回来时发现自己的首领耿京被手下张安国杀了,辛弃疾不但是冷静非凡,还带着五十多人就去劫万人的军营,不但如此还将叛徒带回了建康,交给南宋处置。这种英勇果敢,连天子也是大为惊讶。故而才有“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的事迹留下。

身份之尴尬,时局之无奈

“唯无以人而废其言,使天下之事不幸而无成功,他日徒以某为知言,幸甚。”;这出自于辛弃疾留下的《九议》序言,辛弃疾所表达的深切愿望便是收复河山,不求建功立业,但求勿忘国耻。然则辛弃疾却没想到的是南宋时局对北伐的渴望程度,实际上朝廷早已经习惯了偏安一方,雄心壮志早已经是停留在嘴边,而不是时刻放在了心里。至于相关的行动那更是没有任何的可能,因此辛弃疾的几次上表都没有得到采纳,但因此却被发觉才干突出,转为治理地方治安。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4)

辛弃疾

或许这才是辛弃疾的悲哀所在,自己的实干文章表奏,被当做是文章艺术。被关注的并非内容本身,而是华丽的辞藻。就如同辛弃疾一样,无人知其内心所想,只在乎他呈现的状态和才能。遭遇打击的辛弃疾难以在官场立足,最为关键的是辛弃疾的特殊身份,众人只把他当做是归正人。什么是归正人?《朱子语类》中记载“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归正人的称号其实是一种蔑称,更是对自己人的不认可。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5)

辛弃疾

除此以外归正人的尴尬还不局限于称呼上,南宋时期规定了归正人不能够委以重任,更不用说是成为核心人物。故而说辛弃疾的处境艰难,以至于一腔热血只能够挥洒在笔下的战场之上。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辛弃疾这个名字注定和凄凉绝望有所联系,不被朝廷所重视的辛弃疾只能选择在文字中寻找一丝藉慰。在辛弃疾的诸多作品之中都曾表达了辛弃疾的无力感绝望感,那种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风格,更是引来无数人的哀叹。《浪淘沙》中“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看似旷达豪迈,实则窒息无比。一种极高期待中被绝望所泯灭的痛苦,只能用这种剧烈的反差来抒发。

六十四岁是辛弃疾得到重用,而这也让辛弃疾一度认为自己能够实现雄心壮志,并且在第二年辛弃疾就晋见了宋宁宗。然而这一切仍旧是未曾改变,虽然在地位上有了改观,但宋朝依然是习惯偏安一方毫无建树。此时此刻的辛弃疾只能够登上北固亭,抒发胸中所感,以及报国无门的无奈。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辛弃疾十年饮冰)(6)

辛弃疾

很快辛弃疾再一次遭遇了朝堂谏官的洗礼,之后的辛弃疾心灰意冷,更是无心做官。等到朝廷再一次要起用辛弃疾时,辛弃疾早已经是病入膏肓,卧床不起。无奈下辛弃疾只能够推辞不就,最后也在这无奈和遗憾中离世。据说在最后的遗言之中,辛弃疾留下了四字悲歌,那便是“杀敌、杀敌”。果真是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