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

2月16日下午,由陕西省保健学会联合保健助医慈善基金主办的第二届“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现场评审会在西安举行。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

陕西省卫健委科教宣传处蔡良良、西安广播电视台丝路频道总监张晓良、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主任张景梅、陕西省保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岚、《陕西大众医学教育》负责人及来自各三甲医院的专家、宣传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会。陕西省保健学会学术部部长马晓颖主持会议。

“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推进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及《陕西省贯彻实施方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引导公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此次大赛是继2021年首次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届,于2022年10月14日启动,共收到到全省82个单位推荐的申报视频类、图文(绘画)类、专题类作品511部。经过单位推荐、省级初评等环节,有491部作品参与网络展示。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2)

据王秘书长介绍,首届大赛共收集科普作品427份,其中视频类作品83部,专题类作品158部,图文类作品186篇;而本届视频类作品299部,专题类作品39部,图文类作品153篇(包括绘画类45篇)。经初审评委商议,短视频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60名;图文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32名;专题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8名。优秀组织奖13家。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3)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4)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5)

评审现场,由各医学学健康科普领域和媒体专家组成评审团,从科学性、艺术性、传播性、影响力等方面对入围短视频类前10名、专题类前6名、图文类前8名作品进行评审打分,并从健康科普宣讲、作品创作、荣誉奖励等方面对入围对象进行综合评定。依据各单位参赛作品数量,结合网络投票情况,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渭南市第二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大兴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陕西省保健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陕西省保健学会品牌建设与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获本届优秀组织奖。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6)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7)

专家们通过现场观看网络投票排名前列的作品,进行了不记名打分。在分值统计的间歇,专家们对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省卫健委宣传处蔡良良对省保健学会投入精力持续推动健康知识科普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指出,本届参赛的视频类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很好的把医学科普知识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诸如《生命的诞生》《呼吸操》这样的作品值得全省推广。张晓良引用 “21性2感”原则(即科学、知识、趣味、感染、引导、示范、警示、普及等21性与代入感、新鲜感)对科普作品的叙事手法、艺术表达等做了点评,他指出这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对传统宣传有提升、拔高。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8)

西安交大一附院宣传部部长王睿结合参评作品指出,健康科普要把握好选题、策划、技巧、效果四个要素,对于趋势、热点、痛点选题尽量避免同质化,做好内容定位,选好适宜的技术路线,明确所能达到的效果。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9)

西安交大二院院宣传部部长买秋霞从传播的角度、医疗机构的角度、受众的角度对相关作品做了解读,指出医疗机构不乏科普的素材和内容,希望通过健康科普作品大赛这个平台,能有更多的媒介从传播角度给予技术支持。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0)

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指出当前临床上重科研轻科普,省保健学会能筹措投入连续举办科普大赛意义深远,希望能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推动系列科普活动。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1)

西安市第三医院宣传部部长邓文声就科普作品选题的思想性、科学性,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形式的创新性、艺术性分享了自己对参评作品的感受。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2)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宣传部部长辛田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科普作品面向的受众、投放的媒介渠道与载体,建议下一届的大赛能扩展参赛对象,邀请更多医疗行业外的人参与,从更宏观的层面来推动健康知识科普。

西安高新医院品宣发展部部长邓丽华结合实践工作,指出医疗机构的科普作品传播应“以患者为中心”,要有刀尖向内的精神去从群众的视角来确立作品的目标、定位、对象,不仅要有严谨的医学知识支撑,更需感性有趣的艺术传达。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3)

张景梅对省保健学会在深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连续举办科普大赛表达了致敬,对参与活动的各界专家表示感谢,指出明显感受到本届大赛作品数量多了、质量高了。她指出虽然本届专题类与短视频类表面感觉有点分类交叉,但几部优秀的专题所体现的纪实性、故事性、策划意识非常好,期待2023年能看到更精彩的第三届大赛。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4)

最后王岚副会长作了总结发言,她对各组织参赛的单位首先表达了感谢,指出保健学会的各位委员、会员是学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寄望在政府、社会与学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科普大赛这个平台培养更多的优秀科普人才,让广大群众获益。

评选现场分三个环节公示了获奖名单如下:

短视频类获奖名单:

一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晓红、韩梅、张童《明天肺更好—站立位呼吸操之歌》

图文类获奖名单:

一等奖

西安市人民医院任育呈《近视手术之间的区别》

专题类获奖名单:

一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一涛《从心启航-心脏安康,康复先行》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5)

据了解,今年是陕西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陕西省保健学会提出要把“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办成品牌,通过持续的努力,包此项活动运维成医务工作者、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展示健康科普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普及健康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全省最具有影响力的健康科普赛事之一。

西安市科普知识竞赛含金量(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16)

陕西省保健学会是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在陕西省民政厅备案登记,于2003年5月注册成立的全省性、学术类、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秉持“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历经20年励精图治,实现1个办公室9个部门专职服务,拥有94个专业委员会、近两万名医生委员,业务范围涉及信息咨询、学术交流、科研课题、专业培训、编辑出版、资料制作、宣传推广、公益活动等领域。以“健康中国、健康陕西”为己任,学会始终把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大众健康素养、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保健助医慈善基金是设立在陕西省慈善协会的专项基金,旨在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开展医学科普与健康教育、进行医疗救助的开放性基金。在陕西省保健学会首捐200万元启动后,2021年基金在慈协官网建立以来已接受323人次捐赠,网上累计爱心66975.15元;线下接受捐赠物资332万、资金9万元。根据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主要用于改善基层医疗软硬件设备和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普及大众的健康教育;进行医疗救助;与陕西省慈善协会开展的重点项目结合,实施项目。

评审专家:

蔡良良 陕西省卫健委科教宣传处;张晓良 西安广播电视台丝路频道总监;成胜权 西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杜兆江 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王睿 西安交大一附院宣传部部长;买秋霞 西安交大二院院宣传部部长;邓文声 西安市第三医院宣传部部长;辛田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宣传部部长;邓丽华 西安高新医院品宣发展部部长;张景梅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主任;刘海客《陕西大众医学教育》执行副总编。

文章来源:陕西省保健学会

审核:张景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