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

接档国民综艺,修炼平衡的艺术,施嘉宁和团队都还处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之中,而对于五年的《极限挑战》来说,也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同样也具备更多可能性的通路。

文 | 罗姣姣

《极限挑战》第五季,变,是一个很大的特质和议题。从节目参与人员到总导演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让这档持续五年的“国民综艺”在今年再度引发了从行业到观众的不少关注与讨论。于一档节目,特别是一档老牌节目来说,有关注和讨论,也未尝不可看作是这种变化带来的一种积极效应。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2)

虽然节目在备受争议的氛围中开播,但首期收视数据,确实创下了很多新纪录。第五季首播以35城破2、55城破1.8的高收视,成为2019年开年以来省级卫视综艺节目首播收视冠军。同时,收视份额达8.34,创下节目五季以来首期收视份额最高。

尽管也夹杂着一些质疑和不解,但在节目新任总导演施嘉宁看来,任何一个媒体产品都必然面临升级和迭代的问题,而观众也永远都希望看到新鲜的内容,那么今年节目的这种或主动或被动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必然是一件好事,“做节目需要这样的,不然怎么盘活?”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3)

《极限挑战》第五季总导演施嘉宁

然而要盘活这档已经被打上“国民综艺”标签的节目,对于制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就可以应对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从一季度到二季度连着操盘两个大项目的施嘉宁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就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接到任务到正式开拍,留给施嘉宁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从《欢乐喜剧人》无缝接档到《极限挑战》,转换和调试与节目的拍摄、制作同步进行。好在,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好评度,第五季重新出发的《极限挑战》看上去都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积极的开始。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4)

在施嘉宁的理解中,对于一档已经搭建起成熟的生产体系的节目来说,能够保证节目的顺畅运转与制作,这是工业化制作流程带来的力量,而作为总导演,他要完成的最大的任务,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就是,把握好各种平衡。把握好平衡的艺术,一切变化都会自然而然发生,且都会在掌握之中。

“国民综艺”定位不会变

但使命感增强了

《极限挑战》伴随的是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档经典作品,毫无疑问,它在多年来累积下来的观众基础和行业期待,担得起“国民综艺”头衔,尽管五年时间里,并不是始终都处于它最顶峰的状态中。

今年所面临的变化对于一档持续五年的综N代来说,是一种或早或晚的必然。资源和条件上的变化,是节目必然发生变化的根本。施嘉宁告诉“看电视”,节目“国民综艺”的定位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总体上还是保持原来的风格,根据新的条件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5)

“今年我们的使命感更强了。”施嘉宁介绍,由于“长江行”这样的一个主题的贯穿式切入,让第五季的《极限挑战》带上了更多贴近现实生活、更具烟火气息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爱”的节目口号和价值表达,在今年的节目中将会得到一种更温暖、更彻底的贯彻。这样的顶层设计上的调整,让节目转变以往更具社会实验和寓言性质的内容架构方式,以一种更贴近民生、更贴近生活的样貌去呈现。

节目第一期,就将与上海市民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议题作为了内容主线进行了设计和穿插,与城市和市民生活本身有了更多的贴合度;而第二期的职场团建和解压话题,也与每个人的真实生活形成对照,观照的是从现实之中所生发出的真实诉求。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6)

“长江行,这个议题背后所附着的宏观命题,娱乐节目很难持续去做消化,所以我们的切入点会小一点,会跟老百姓的生活更贴近一些。”这是节目在立意上首先发生的一些变化,而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节目并没有将求生欲写在脸上,而是回归初心,用更具现实主义的风格来完成节目的这种再出发。

与此同时,人员的变化,也让他们在其中的形象和定位必然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在施嘉宁看来,这种调整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新的人员的加入、新的人物关系的搭建,这些参与人员的状态和面貌当然也会有做出变化。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7)

综N代必然面临迭代升级

但并不为了变而变

在第二期中,团建成为了一个核心的线索,这也与“极挑”团员本身新的变化所带来的现实境况相呼应。

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团队有新人加入的时候,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让他们快速了解,彼此融合,产生出信任和新的人物关系,在施嘉宁看来,一方面是节目成员需要这样彼此熟悉和信任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与现实生活本身相契合。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8)

进行勇气和压力测试,寻找和破解每个人的压力包,成为了这期节目在环节设计上的核心,最后落脚到武隆江边孕育出的纤夫精神之上,来传递出每个人都面临压力且都需要去不断破解的主旨之上,治愈,显然成为了这期节目一以贯之的命题。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9)

可以看到节目为了让这种变化的人员能够迅速融入形成一种新的人物关系和生态上的努力,而新加入的雷佳音、岳云鹏和迪丽热巴,也都努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方位,且获得新老观众的更多认可。

综N代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必然面临的问题,在施嘉宁看来这也是一种必然,而中国的观众对新鲜和变化的期待也加速了这种升级换代的必然性,“我是面对大众做节目,目标就是让更多人喜欢,不能只为一小群人服务。”这或许是节目在今年有勇气变革的一个重要动力所在。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0)

从《笑傲江湖》到《欢乐喜剧人》再到《相声有新人》,多年来,施嘉宁已经被或多或少的被贴上了喜剧综艺导演的标签,如今接手这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对他和团队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考验。

在施嘉宁的感受中,户外节目和棚内节目在制作的工艺流程上,肯定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好节目也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借助《极限挑战》本身已经搭建起来的比较成熟的体系,新任导演和新的成员们一样,都在经历着一次不断探索、总结和学习的过程。

“所有人都在寻求创新,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为了寻求改变而改变。”而节目制作团队也是为了节目而服务,为了受众去服务,《极限挑战》在第五个年头里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既有对过往的打破重塑,也是一次迎接新可能的机会,且一切都发生在对过往的承袭和对现实条件的搭载之上。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1)

“人”永远是第一位

做节目就是平衡的艺术

人员的变化对于今年的节目来说,是最大的变化,也暗藏着变数,“大家都担心这一点,但是我一点都不担心。”在施嘉宁看来,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员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节目中也是正常且应该被接受的。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2)

“真人秀永远是把人放在第一位。”因此人一旦发生了变化,整个全盘自然而然也发生了变化,“人物关系的变化不是强行去设计的,而是由每个人的特点、过往、成长,而自然产生的很多变化。”施嘉宁认为整个节目其实也是职场和社会的一种投影,遵从这种变化带来的可能,也是一种选择和方法。

雷佳音和岳云鹏在生活中也是好朋友,因此在节目中也一种相对熟悉的人物状态出现,与其他成员一起产生了很多的化学反应,这是考验真人秀导演的真正功力所在,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3)

而迪丽热巴这样一个女性角色的进入,在施嘉宁的预想中,是希望打造一个在男性群体中打拼的女性角色,她也确实开掘出了一种全新的形象,这都是惊喜所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节目在模式上不太会达到原来前两季的高峰,所以这种人的变化,会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和话题。”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4)

而节目最大的难点,也是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各种要素之间的平衡,主题表达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老粉丝诉求和更普通大众需求之间的平衡,团队内部管理上的平衡等等,而当这种平衡达到一种很好的状态的时候,变化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从喜剧综艺最强制作团队,到如今接手这档被贴上“国民”标签的户外真人秀,施嘉宁也是少有的能够在不同类型节目中有机会得到历练的导演,而面对外界的评判,他坦言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真正的压力其实来自于自己,能不能把这件事做好,达到要求和定位,这才是压力和关键所在。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5)

“所有的东西都是节目的定位而决定的,你做的是国民综艺,国民综艺是什么概念?”接档国民综艺,修炼平衡的艺术,施嘉宁和团队都还处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之中,而对于五年的《极限挑战》来说,也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同样也具备更多可能性的通路。

施嘉宁谈论以前极限挑战(专访总导演施嘉宁)(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