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贴对联、贴窗花、包大粽、看大戏、舞龙狮、舞炮龙……南宁的年俗多姿多彩,春节期间,我们在线上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南宁年俗文化宣传推介活动,让大家在网上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过年氛围。

本期为您介绍壮族三声部民歌。

说到山歌,最常记得的一句就是“嘿撩撩罗”

也不知道啥意思,就记得这一个

后来听说,在广西一些地方,

吃饭、敬酒都是要对歌的,

“嘿撩撩螺”只是相当于语气助词

不是撩螺的意思哟!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1)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主要分布在马山县、上林县、忻城县、都安县,当地群众称它为“欢哈”(意为“合声山歌”)。据推断,壮族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被称为壮族民歌的“活化石”,它的发现,推翻了国外某些专家关于“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论断,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2)

△2014年1月9日,马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队参加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走基层巡回演出(马山县专场)演唱三声部民歌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3)

△参加马山县首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开幕式“千人演唱三声部民歌”。李海瑛摄

壮族三声部民歌分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歌词一般是五字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有严格的腰脚韵。常唱的调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过年过节,恋爱交往,婚丧嫁娶,娱神娱人,都要唱上一曲。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4)

△壮族三声部民歌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5)

△2010年10月23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马山歌台演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相爱嫌时短》、《妹嫁读书郎》

多年来,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演出,并到日本、韩国、埃及、芬兰等十余个国家进行表演,深受好评。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6)

△2009年6月11日,马山县山歌手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生活美如霞》、《恩情广过天》

广西非遗民俗文化展演(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7)

△2013年8月13日,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手到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展风采

来源:“南宁旅游”微信公众号

来源: 南宁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