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

作者 | 常禾止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我是个爱书之人,也是爱读书之人。闲来无事,把家里的几千本书整理了一下。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书籍的装订,分为六大类,充满了时代特色。

最早的书,基本上都是以线装书为主。线装书是指以线类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又称古线装,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 中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宋代的沈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结果迎来了书籍印刷爆发的时代,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装订方法,宋代是书籍装订形式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书籍装订形式大发展时期与奠定时期,不仅蝴蝶装、包背装等明确产成在宋代,线装书也产成于宋代。我家里的线装书,只有一本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奇门遁甲》(图一)。全书为一函四册,纸张早已发黄,拿在手中,顿时一种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这种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左往右翻着看,并且是繁体竖版印刷。用来收藏可以,阅读就免了 。

接下来就是锁线装了(图二)。这种书,大部分都是七十年代的产物。锁线装,顾名思义,就是像我们缝衣服的锁边一样,用细线把书锁边装订起来。六七十年代,是我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版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其中的大部分书籍都是锁线装。这种装订方式,只适合比较薄的书。因为用来装订的线非常细,厚一点的书估计是装订不牢固。反正我家里的几十本这个年代的书都是薄的,都是父亲那时候当兵时购买的书。《广播线的学问》、《怎样正确估计曝光》等等。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了八十年代往后,就很少看到这种装订方式的书了。

第三种和第四种就是最常见的装订方式,分别是订书钉装订和胶装书。(图三四五)它们各有利弊。订书钉装订的书,也是不能太厚。并且保存时间不会太长,时间长了,订书钉一旦生锈,就会危及书籍本身。被铁锈腐蚀的书,轻则书脊处发黄变脆,重则全书都会被锈成一块。这种钉锈好像会传染,绣起来招架不住。家里的用订书钉装订的书,我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生锈,立即拆除订书钉,用棉线重新装订。免钉胶装订的书,倒是不会生锈,也可以装订较厚的书。但是也有弊端。不开裂就算了,一旦开裂,直接从书脊裂成两半,让爱书者欲哭无泪。碰上这种情况,只好重新装订。

九十年代,岳麓书社和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古典文学名著(图六七),它们的装订方式别具一格。是另一种线装。这种线装方式比较牢固,基本上不会出现散页的情况。但是,这种线装书也有一个弊端。由于古典名著大都比较厚,为了保护内页,一般都是硬皮精装。时间长了,整个书脊会和内页分开,严重的时候,封皮封底直接和内页分家。我的好几本精装书都有这种现象。不过经过几次摸索,我发现用装修用的白乳胶粘书脊,效果很不错。其实,十几年前,父亲由于经常做木工活,家里经常有白乳胶,不过当时没在意。这种胶水闻起来有点酸,用来粘书干得特别快,也算是它的另类使用方法吧。

最后一种装订方式就是裸背线装了(图八九)。裸背线装是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大力推荐的图书装帧方式。就是去掉书脊正常所包的硬脊、露出原始的胶和装订线来的精装书。裸背线装书可180°平摊开,实现无死角阅读,书页服服帖帖,翻到哪页就是哪页,不会像胶装书那样因为自身胶合的局限而自动合上,因其工艺之精美,装帧过程也繁琐细致,须将纸张折页,并用针线穿孔缝制,锁线后成书。家里最早的裸背线装书就是那套全三册的《南渡北归》。刚收到书后,感到特别震撼。厚厚的书,可以自由阅读,不用夹书签,翻到哪页是哪页。接下来买的书中,陆续有《人间草木》、《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这里是中国》等等。就这样,书柜里有了十几本裸背线装的书。

关于裸背线装,有一个笑话。今年六月我买了《这里是中国2》给了一个大大的好评。结果发现有个读者给了个差评。她在下面评价:

书不错,文字图片很美。就是有一点不能忍受。书籍没有装订好就拿出来卖,还露着书脊和线头……

呵呵,无知不可怕,拿出来评价就有点丢人了……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1)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2)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3)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4)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5)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6)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7)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8)

书籍的装订方法50种(漫谈书籍的装订)(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