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习散打拳法(天下武功出少林系列6)
在我拣选保留的拳法传承中,有四条是与少林武功有着直接关联的,从后往前排列:一条是当代少林寺外武校的少林散打,值得保留入体系,是因为这一条与当今少林寺内传承关系密切,可为时期代表;一条是以少林武术为名的民间组织传下的,名为“铁布衫”的散手格斗体系,这一系保留着民间拳场子的训练特点,历史(新分脉络)当追溯到义和团时期吧;再一系继承不全,是以兵器为主,带有明显的少林系特色,未做深入考证,怀疑是火烧少林寺时期传出的,不过建国后搜集归寺的系统里还没有这系;还有一条是略早时由少林寺传出,后来在军阀混战时期,又流入到民间组织发挥过作用的,功法保留完整,也是我的资本之一。原本就少林系拳法往上还有,可以追溯到更早时候,但内容与地方拳场子操练的(大小红拳系)就差不多了,如果有特别传下的,应该也是集中到最后一脉了。
后边两条,都是来自张府武师传人,但是两条互为参证的脉络,与先后纳入的心意形意拳体系,成为了张府也是我的武术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特殊年代,袁氏等乡绅家族都是受批判的对象,能够在特殊时期把难得参证过的心意、形意体系承接回来,就是在得知出身之后,曾经的豫东形意拳大高手说:我当初给张府大人保过镖。直接就认同了张府嫡孙品行教养,允许带艺投师,也成全了自己的古风。
张府武备少林系传承中,有一位清朝时单姓武师所传的三门拳功,功法还全,但套路、口诀已经散乱,保留下名目的是百步神打、梅花炮,没名目但后来经过参证确认的是少林易筋经,但名目差不多,动作已经有所区别了,对比起来,现在广传的易筋经更像是八段锦所改。百步神打是少林散手,猜想是流入民间后的更名,与旁参能对应上的是罗汉神打。梅花炮公开的少,公开也是以套路为主,散手部分没有见闻。不过少林系的拳法,大、小红拳、炮拳、罗汉拳,就拆招用法上也大同小异。
有意思的是,少林周边早期传习的散手,内涵上还是十分接近的。其实大凡拉开来打,应对起来也都差不多了,远距离时,都是求个流畅自然,灵活能变,有差异的是近身之后的接触部分。少林系定义这个区分为长拳与短打。
不说直观概念化的少林拳打法特点,就我的感受,少林系短打的特点是拔步控打,需要很好的筋骨收缩力。长拳的特点是乱拳散打,即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个乱不是疯打瞎糊拉的乱,而是手脚打破常见的动势衔接,说白了就是交战之中可以打破常态组合随意起拳脚,这是很多套招练习者不曾留意的。这种打法节奏不一定快,动作也不必须复杂,但是上一下,下一下,左右连环前后跳,让人摸不着头脑而难以防备。
百步神打还有架势痕迹,而散手梅花炮则是这类隐藏了痕迹的,如果不说明,跟竞技散打也看不出明显区别,或者本来就是散打的一个风格。教给我散打的那位少林武校的专业教练,因为他摒弃套路,也无心研究传统散手,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用的那种打破“标准抱架”为防御式的让对手很难适从的“垂手反架”,就是少林拳每个套路都有的“抱首缩身”的真正用法,散手梅花炮里有直接拆解。
抱首缩身是一个丁步蹲腿,前手下插护身,后手上抱掩头的动作,为了好看,也有了各种的节奏、幅度的演变。给人的感觉,就是对方拳脚过来,我并步缩身往下一蹲,躲过或者硬挨住攻击再上步反击的一个动作。但实战中,很少有人敢这么去用。
通常打法节奏,是“拳、拳加脚”规律的,正架即是重拳在后,前踹后扫,两拳护头,警惕严密。提到的这种反架,则是重拳前置,前臂松垂,仅以后手负责上身防御,貌似半面身体防守不严,很容易被人所乘对头部空当施展突袭性重击。给人感觉,运用者是以良好的距离感与预判能力在麻痹对手,上用闪躲,下用接腿。
但实际上,这种是“脚、脚加拳”的组合节奏,是以前腿的连环攻击配合后手防御,给前拳隐含而凶猛的抡掼制造机会。单腿跳蹿上腿的近身方式,即可阻截扰乱对手难被抱腿,又可以迅速拉近,吸引或逼迫对手缩身下防,一旦出现这个后果,前手掼拳几乎可以带着浑身的惯性一拳解决战斗。
在街斗中,因为节奏混乱,依赖眼睛不如依赖感觉,有了退缩与招架,前手格挡后,不一定能跟上重拳,但后手遮挡的距离,前手往往可以突袭成功。不是亲自接手,仅看比赛,根本感觉不到那种“我用刺拳”而“人用刺腿”的长距离突袭打法的凶险。
曾经有一位少林系的散打王,有意无意的就是这种抱架,看过一场比赛,让同级别的另一位反应迅捷、腿法刚强、特别擅于防守反击的高手非常不适。这场比赛堪为经典,就外界看来紧张却并不好看,两人旗鼓相当,似乎就是在不断法试探中抢占先机,“啪”一腿接着快拳拉近,不等打上就陷入抱摔当中,整场比赛都是这种“对碰中断”的重复。但仔细点就会发现,若不是对方舍弃拳法施展抱腰,那擦着后脑凌厉掠过的重拳,正好就砸在脑袋上了。显然对方也是研究过他的技术的。在这种节奏下,许多的技术都因为可能的破绽而不敢用了。
二人看着动作相同,但一是撑展架,一是缩弹架,缩弹的身姿一回归,实际就是“抱首缩身”。在我那位全国比赛跨级别皆列前茅的教练兄弟讲来,没有这么多“冲天炮”、“绝命腿”的文化包装,仅仅是“前边腿”、“后直拳”一类现代名词了,潜身闪打的这炮、那炮,也都是更直接清晰的直勾摆组合拳了。不过作为爱拳的读书人,此中内涵趣味才是真正吸引他们的。这种用活了的传统拳架,确实颇显大将临阵的从容气度,这里边透露的智慧,也是拳场武备式的。
——铁萼奇兰国术武技散文《禅武正宗》
欢迎关注 “国风真艺” 微信公众号,同道中人更多分享!
铁萼奇兰(孙龙庆),自幼习武,项城张府武师传人,得心意、形意、太极、八卦诸拳真义,祖上为镖行世家,幼时耳濡目染,过往武林和拳师记忆深入骨髓。成年后遂追随祖辈踪迹游历,精诚求真,拳艺有成。有诸内而行诸外,乃援笔著作,以国术武技、商帮武行、民间武备体系为本,述拳真实深刻,鞭辟入里;写人风骨凛然,如在眼前。
已出版有:长篇国术真实武技小说《六合拳宗》《帝国镖路》,让读者耳目一新,被赞为“真实厚重,如行其间”;被资深读者誉为“可为良师”。连载作品:《通臂之虎》《螳螂拳宗》《禅武正宗》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