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预防心脑血管(全脂牛奶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
提起心脑血管疾病,那真是太可怕了,奶叔刚30多岁,就已经非常重视这个病的预防了。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在各种死因中排名第一。
这个病的主要患病群体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几年,网上也有很多年纪轻轻就患病的人,可以说,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 来源:pixabay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措施中,其中有一条,是提倡少吃高油脂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
于是在挑选牛奶时,很多人就照这个标准来选了。
一些人觉得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比全脂的更好,低脂牛奶脂肪更少,似乎更健康一些,也更利于保持体重。
其实很多时候它们各有所长,比如全脂牛奶就比脱脂或低脂牛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更能发挥作用。
9月21日,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表明,与乳脂摄入量低的人相比,乳脂摄入量较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而且较高的乳脂肪摄入量与死亡风险的增加无关。
▲ 来源:PLOS Medicine
研究人员找了4150名平均年龄在60岁的参与者,通过测量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的特定脂肪酸的血液水平,来反映乳脂肪的摄入量。
在16.6年的平均随访期间内,共发现了578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事件和676例死亡。
▲ 血液中特定脂肪酸含量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关系
横轴代表血清胆固醇脂中的乳脂肪生物标志物,纵轴代表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比,三条曲线,从横轴最左边起,从上到下依次代表血清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反式棕榈油酸,三者均是乳脂肪生物标志物。
可以发现,其中较高水平的2 种乳脂生物标志物(十五烷酸与十七烷酸)与较低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根据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这三种乳脂肪摄入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慢慢降低,尤其是十五烷酸,十五烷酸水平高的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研究人员还发现,较高的乳脂肪摄入量不会增加各种原因死亡的风险。
▲ 较高的乳脂肪摄入量不会增加各种原因死亡的风险
死亡风险最低点在生物标志物中位数附近,此时对应的乳脂生物标志物血清十五烷酸含量较高。
随后,研究人员将该研究结果与来自美国、丹麦和英国共43000人参与的 17 项其他研究相结合,创造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证据,证明了乳脂摄入量较高的人,实际上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
虽然论文中没有阐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医学原理,但结合严谨的调查、采样、实验方式来看,结论是具有说服性的。
▲ 来源:pixabay
当然,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能单纯只依靠全脂牛奶或其他乳制品,还要注重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低脂牛奶是不是就不能喝了呢?当然不是,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来挑选乳制品。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自己该喝什么奶,奶叔先按照人群特点来划分。
首先就是小孩和儿童,要选全脂牛奶因为全脂牛奶的营养成分比脱脂牛奶更全面,脱脂牛奶在脱脂的同时会损失部分W-3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并且还有可能增加糖分含量,所以对还在发育阶段的小孩和儿童来说,选择全脂牛奶更利于吸收钙和蛋白质,对身体更好。
对要减肥的年轻人来说,全脂和低脂牛奶都可以拿一袋240ml的牛奶来说,全脂牛奶大约比低脂牛奶多7g脂肪,也就是半小碗米饭的量,减肥健身的人不用纠结这点热量,少吃两口零食就省出来了。低脂牛奶反而饱腹感比较低,你可能喝完低脂牛奶还想去吃点别的,除非是特别自律的小伙伴。
血脂过高或消化能力较弱的人可以选低脂牛奶,这样做能够减轻身体负担。
▲ 来源:pixabay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市面上都有哪些“奶”?
1、含乳饮料:本质是饮料,不是奶,配料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水,不是生牛乳。这种饮料中可能含有大量添加剂和糖,不建议多喝。
2、调制乳:添加了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配料也比较复杂,有些为了迎合儿童喜好,可能会添加很多糖,一些所谓的早餐奶,也属于调制乳,不建议经常喝。
3、高钙奶:适合需要补钙的人群,比如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4、舒化奶: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就可以选择这款牛奶。
从营养价值方面说,巴氏灭菌乳的杀菌方式既可以杀灭致病菌,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生鲜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保质期较短,一般为2-7天。如果想长时间室温保存,可以选择超高温灭菌乳,也就是常温奶。
所以,在选择乳制品时,奶粉们要关注乳含量,也别忘了看配料表和保质期哦。
奶粉们,你们最喜欢喝哪种奶?
如果都不喜欢,那就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吐槽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