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

因为是在电影院里重刷《阿凡达》,视觉冲击已经不那么大了,所以注意到了电影的台词。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就已经大赞了《阿凡达》里塑造的纳威人人性。

他们的美好在于,他们的信任、包容和温暖一直都在,人际关系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僵化的状况----导致君不见君王不见王的局面。

男主角杰克作为侵略者一方的外来户,女主角纳蒂莉的部落族人没有对他表现出强烈的敌意,反而还让纳蒂莉教会他纳威人的生存技能。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2)

家园被地球人的炮火野蛮地焚烧摧毁,纳威人心碎了。

他们知道了杰克是间谍,纳蒂莉如遭雷击,可她也并不想除之而后快,而是伤心欲绝地哭喊:“你走!你走!”

所有的族人也没有因纳蒂亚是带杰克到部落里的人,而对纳蒂亚有丝毫的责怪。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3)

杰克为救奈蒂莉和她的族人,说出了自己的最初目的,被愤怒、怨恨的奈蒂莉和族人们遗弃。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4)

杰克为了救潘多拉星球,也是为了再次赢得奈蒂莉的信任和爱,冒死驯服魅影,成为魅影骑士。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5)

杰克驾驭魅影飞落纳威族人中间时,奈蒂莉忽然明白了杰克想要做什么,她凝望着杰克说了一句“I see you!”

他们中误会的坚冰融化了。

那一刻纳蒂莉的失望、忿恨、伤痛都消失了,她神色轻柔而饱含爱意。

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I see you”:我误会你了,对不起,杰克,你很勇敢,你一定冒了很大的风险,我很高兴你平安归来,我爱你,我感谢你做的这一切,从今以后我会一直坚信你,你是我们中的一员。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6)

这一幕竟然令我泪流满面!

“I see you”(我看到了你)。

直面翻译过来是“我看到了你”,其实我认为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

我相信你;

我完全理解你;

你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位置;

我欣赏你;

我接受你。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7)

1

电影“I see you”中的看见,不仅表达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看见”这个词时的含义——即看见物理上存在的人和物;

而且表达的是一种更深的看见——看见你的内心、看见你的感受;

前者是“浅看见”,后者是“深看见”。这种“深看见”,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大脑对心。而我们生活的大多时候,往往处于一种“浅看见”。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8)

暂不说那些我们不太喜欢的人和物,对于我们喜爱的人和物,我们尚且也很难做到“深看见”。你有没有印象,你一腔热血为朋友好,你滔滔不绝之下,好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后来你们的联系越来越少?

你是否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孩子对你一再规劝要吃蔬菜均衡营养,从一言不发,到怒目相向?

你是不是很难过地发现你的伴侣,那个不把拖鞋鞋尖朝外摆放,牙膏不好好挤的老公,已经不再经常和你聊天了?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9)

这都是典型的用大脑对心,想法对感受,而不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

我发现有很多人对影片的这句话都有感触,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深看见”的。

因为很难被看见,所以“I see you ”这句话能轻易击中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那部分。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0)

2

“深看见”听起来很玄乎,怎么做才算是“深看见”?

在我看来要做到三点:尊重、理解、共情。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1)

尊重

很多来访者会感觉很神奇,明明心理咨询师是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为什么我就会对她产生信任感,讲出我的秘密和内心呢?

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尊重就做得很好。

我们的尊重是这么定义的:

尊重(respect):

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其实我们平时只要做到两点,一个是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是不去评价对方。

前者是由心底承认对方和我不一样,接纳他的不同,允许他的“不一样”;

后者是不再高高在上,去定义他人,并以自己的定义去贬低和伤害对方。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2)

理解

在哲学里,是这里解读“理解”的:

人在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事物的发展逻辑与认识主体(人)原有的认识不发生对立、冲突或矛盾,我们就称之为理解,否则就称为不理解或者难以理解。

对人们的言语的理解是把握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对人们的行动的理解是把握其动机和效果。

简言之,“换位思考”是为理解。

不单单是简单的“如果我是她,我会怎么做,”而是在对方的身份、角色、认知、情感上去理解她的思想和行为。

这才是一种“深理解”。

一名心急火燎的闺蜜会理解那位身在困境不能自拔的友人,需要一个拥抱而不是建议的诉求;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3)

一名强迫丈夫必须拖鞋鞋尖朝外摆放的妻子会理解丈夫渴望自由舒适的心;

一名絮絮叨叨想要孩子吃好饭菜的母亲会理解孩子已经长大,他的成长需求已经产生了变化,他的内心需要更多成长的帮助和建议,而不只限于饮食。

一旦开始“理解”,你会发现你对人们的“不可思议”渐渐在减少,你发现他们有他们的“逻辑”。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4)

共情

共情是指可以深入理解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

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这是一种融合了人类情感的高级理解。

能引起你和对方的情感共鸣。

共情能够激发你与对方同频的愉悦、悲伤、幸福、愤怒等等情绪,这种“我懂你”的信号令对方与你开始“握手”,内心充满“被理解”的感激。

如何才能共情?这需要训练,往往需要我们停下来,暂时搁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慢慢去观察和体会。

当你滔滔不绝表达自己的时候,你能看出闺蜜的窘迫,及时刹车;

当你发现丈夫紧抿着嘴唇,你能体会到他压抑的愤怒;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5)

当你发现孩子沉默不语时,你会感到他的心不在焉和无奈。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6)

3

“I see you ”这句话常常就是“深看见”最直接的表述。

如果配偶在说:“你知道我多辛苦吗?你知道我多难过吗,我这里,而你却什么都不肯做!”

如果你把回复“你以为我容易吗?我知道你多无理取闹吗?”改成“I see you ”这句话,它内含的意思是:是的,我理解你,我看到了你的难受。

那张歇斯底里的最熟悉的陌生脸庞会听到这句话变颜色吗?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7)

如果孩子在说:“我不想给你说了!你根本就不懂我,啰嗦要死了!”

如果你把回复“你叫你好好吃饭,也错了吗?你怎么那么不感恩?白生了!”改成“I see you ”这句话,它表达了:我理解你的愤怒,也许我不懂,但我想听听你的声音。

孩子会永远给我们一个紧闭的房门吗?

“I see you ”,就像一把消融我们关系坚冰的烈焰之箭,因为它是人类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给我们解读了这个: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8)

需要和动机:马斯洛需求层次和动机的种类「心理学了29」

这些需求里,需要关系的存在,都需要“I see you ”。

我们都得承认:我们需要被看到,被认同,被爱。

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将成为我们热爱世界热爱生命的力量。

在关系里看到别人,看到自己,也邀请别人看到自己。

你会找到那份感动和幸福。

电影阿凡达的哲学道理(电影阿凡达只一句话)(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