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扬子(能否打破智能家居壁垒)

智能家居系统扬子(能否打破智能家居壁垒)(1)

10月4日,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CSA)公布了专门针对智能家居设备的Matter 1.0规范,同时推出了Matter认证计划,这个版本主要锁定在智能家庭设备间兼容性问题上。Matter标准建立在网络协议(IP)之上,其使命是促进不同智能家居设备、移动程序和云计算服务的通讯。

智能家居系统扬子(能否打破智能家居壁垒)(2)

Matter的前身是IP互联家庭项目 (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简称为CHIP项目) 。2019年12月18日,亚马逊、苹果、谷歌、三星SmartThings和Zigbee联盟宣布合作组建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工作组。该项目的目标是简化智能家居产品品牌和制造商的开发,同时提高产品对消费者的兼容性。2021年5月11日,CHIP更名为Matter,ZigBee联盟也更名为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简称CSA)。

联盟称,第一个Matter版本可以运行于以太网络、Wi-Fi和Thread网络协议中,也可以使用低功耗蓝牙(BLE)技术集成到智能家居设备中,它会支持多种智能家居产品包括照明、电机、空调控制、窗帘、安全传感器、智能门锁、电视以及控制器和桥接器。Matter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Amazon、苹果、Comcast、Google、Signify和SmartThings等公司在内的280多家会员企业加入,国内也有涂鸦、绿米、欧瑞博、雷特等智能家居设备厂商积极参与。

本地操控,保障日常运行

Matter可以在家庭网络中操控智能设备,不用通过互联网进行。这意味着与设备的交互(例如打开或关闭灯)会更便捷,即使互联网中断期间,也能正常使用;而且不必通过云服务器,更能保障用户的数据隐私安全。由于该标准的本地性质,即使其制造商倒闭或突然决定关闭服务器,Matter设备也将继续工作。

智能家居系统扬子(能否打破智能家居壁垒)(3)

平台繁多,用户选择难度加大

在Matter问世之前,智能家居种类繁多,品牌之间也竞争激烈,各自有各自的生态体系,如米家APP,苹果HomeKit,HUAWEI HiLink等,都有各自配套的APP或专有的系统匹配,这对一些生产独立的智能家居单品的公司和厂商来说,用户要想把产品接入整个家庭网络,在通信协议上首先就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不同平台之间的产品在使用时会给用户造成一定困扰,用户除了对于产品的选择之外,还要考虑到产品和整个系统是否匹配,如果用户选中一款产品却因无法和家中系统适配也只好放弃。但是单一的系统匹配也会带来问题,成本上升,有物美价廉的产品却无法购买加入家庭网络;同一个系统体验感不佳,如果选择换产品那么备选单品十分有限,选用其他品牌的产品只能另换一套系统,就会被整个体系束缚住。

智能家居系统扬子(能否打破智能家居壁垒)(4)

Matter助力智能家居互联互通

Matter的问世对于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不同品牌、不同生态系统的智能家居之间不再是封闭的状态,用户也不再需要下载专用APP,选购产品时也不用考虑是否需要与家中系统适配,只要符合Matter协议的产品,就可以立即使用,远离系统的束缚,用户的选择更多样化;智能家居企业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把精力放在研发产品、接触全球市场和整合资源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开拓发展空间。

整个行业在自我更新的同时进行着新一轮的融汇贯通,未来Matter的标准也会不断更新升级,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企业加入,共同为智能家居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智能家居系统扬子(能否打破智能家居壁垒)(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