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1)

每年的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2)

高血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疾病,谈到高血压,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血压?血压顾名思义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正常的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血压超过140/90mmHg,那就是血压增高,即高血压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3)

按血压增高的程度,分为3级:

1.高血压病1级: 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

2.高血压病2级 :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高血压病3级: 收缩压在18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在110 mmHg以上。

研究表明,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比较低,仅为57.4%,因为有些高血压患者常常没有什么症状,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持续存在的损害,那么高血压存在会造成哪些损害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内三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徐立庆带大家慢慢地走近高血压、了解高血压。

高血压病初期,一些身体的症状不易被发现,如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这种变化,多发于心脏的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所以说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没危害,它会慢慢破坏患者的心、脑、肾器官,继而会导致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所以表面上看,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实际上高血压是导致心脏、脑、肾等发生病变的重要原因,堪称健康“隐形杀手”。

所以说,能够及时发现高血压很重要,方法如下:

1.家中自备血压计,每日早中晚自己测量血压;

2.可以定期到社区医院或门诊测量血压;

3.如有头晕头痛症状,要及时测量当时的血压;

4.争取每1-2年到正规医院体检一次。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4)

高血压的分类:

以上介绍了高血压的危害及如何早期识别高血压,接下来我们还需了解高血压的分类。有些高血压在年轻时即发病,常常是有明确的原因导致血压升高,如果原因消除,血压会恢复正常,这类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与之对应的是原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的原因是不明确的,大部分的高血压都属于这一类,可能的原因为遗传、饮食习惯、环境、精神状态等,这类高血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我们主要介绍的也是这类高血压。

此外,高血压还有几种特殊的情况:

1.隐匿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在家庭测量血压偏高,但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正常,实际是高血压;

2.白大衣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偏高,可能是因为紧张的原因,但平时测量血压正常,这种人实际上属于血压正常。

了解了高血压这些知识很重要,但还远远不够,因为高血压最关键的就是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治疗高血压并不是吃上降压药就万事大吉了,还必须观察和测量血压控制得是否达标,目前存在的很大的问题就是高血压治疗率低,仅为34.1%,控制率更低,仅为9.3%,血压控制率低,即降压没有达标,仍会导致心、脑、肾等方面的损害,所以即使应用了降压药物也还是需要经常地测量血压,如果没有达标,就需要调整药物。这就需要我们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所了解。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5)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二大方面: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饮食方面,要控制饮酒,限制钠盐的摄入,研究表明,盐摄入量与平均血压值呈正相关,钠盐摄入每日减至 3.5克,收缩压即可下降3-4mmHg,这种关系在老年人或血压较高的人中尤其显著。限盐不但可使血压下降,提高降压效果,还可推迟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并使病人的用药量减小,目前国际提倡限盐至每日5克;

2.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态;

3.适当地运动,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对轻度高血压是有益的,但对中、重度高血压者须避免较激烈的体育活动;

4.精神和肌肉的松弛疗法等方法,具体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及松弛-默想方法,而且锻炼时间越长,降压效果也越好。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6)

最近,有高血压患者留意到微信圈流传的某些信息,称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能会增加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担心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目前,多数心血管专家仍倾向认为使用ACEI/ARB增加感染风险的依据不足。所以,在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正在服用ACEI或ARB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不应随便停药。

用于高血压的降压药物主要是以下几类:

1.钙拮抗剂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拜新同、络活喜、波依定等,临床应用很普遍,副作用少;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丁新、雅施达、蒙诺等,应用较普遍,但对于过敏、高血钾、肾功能不全、双侧肾动脉狭窄者需慎用,副作用主要是干咳;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代文、美卡素等;

4.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不建议患者在未经医生评估的情况下擅自应用,因为心率偏慢(每分钟低于60次/分)及有心电图传导阻滞者是禁用的,哮喘者应用也需要慎重,应用此类药物,必须经医生检查评估是否可以应用;

5.利尿剂 主要包括氢氯噻嗪等,这类药物需经医生评估后才能应用;

6.α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不常用,目前已基本淘汰。

秋冬交替正是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擅自停药或不恰当更换降压药且没有及时监控好血压,容易增加风险。若需调整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期专家】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7)

徐立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内三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心内科硕士学位。辽宁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沈阳市医保专家。从事心内科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

高血压初期预防和治疗(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