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会不会灭亡(人类最终何去何从)
#人类的最终走向是什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人类最后会不会灭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最后会不会灭亡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上映就颇受关注,十分火热。为何会如此受欢迎?我想跟里面的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事关全人类。
站在此刻时空下的我们,其实很在意人类未来究竟走向何方,面临怎样的问题,即使相关事件发生在遥远的将来,当下的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去应对,因为我们都希望人类文明能永续下去。
可能事件一:
看过《侏罗纪公园》之后,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曾经的地球霸主,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但是,人类未来可能会重蹈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覆辙,因为外太空危机重重,无数小行星擦肩而过,任何一个天外来客光顾地球,都是巨大灾难,人类文明将无法承受这样的巨大打击。所以中国近期要组建外太空防御系统,这是一个宏大工程,也是一份对人类文明的责任。
可能事件二: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探索外太空如火如荼,强大的太空望远镜全天候扫描星空,高精尖的天线阵列无时无刻搜寻来自外太空的蛛丝马迹,但是这一切可能违背《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在宇宙文明丛林中,猎人和猎物在上演生死追击,谁先暴露,谁就会被消灭。不经意间的一个小举动,可能会引来敌对的外星人,如果对方是高等级文明,地球文明根本不是对手。所以霍金警告人类,要保持静默,不要暴露。
可能事件三:
新冠病毒爆发已经有3年了,虽然不是超级危险,但是人类依然拿这个病毒没有太多办法,却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全球性影响。想象一下,如果是超级细菌或者病毒突然爆发,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境地?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森林资源被大量砍伐,海洋被倾倒大量白色垃圾,土壤重金属化愈演愈烈,空气污染加剧,气候变暖,两级冰川加速消融。
这一切的恶化,科学家十分担心远古病毒或者超级细菌会因此苏醒,如果真是这样,人类还是得尽早做好应对措施吧。
可能事件四:
最近这些年,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组织大力发展航天科技,探索外太空,除了是追求诗和远方,追求灿烂星空,更多的是为人类开拓一条新的出路。
当地时间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苔丝”(TESS)任务宣布发现两颗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100光年,其中一颗或适合生命存活。这两颗系外行星被归类为“超级地球”,即质量比地球大,但比冰巨星小。它们绕着一颗“活跃度较低”的红矮星运行。
行星LP 890-9c的大小是地球的1.4倍,大约3.9天绕恒星一周,绕行期间处于恒星宜居带内。研究人员表示,LP 890-9c距离恒星很近,接收到的辐射热量却很低,若有充足的大气层,行星表面或存在液态水。
如果人类未来能够发明超光速飞船,或者掌握虫洞旅行等顶尖科技,也许我们就能够进行星际航行,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到时候举地球文明移居其他行星。
可能事件五:
在所有事件中,我认为这个事件是最危险也是最可能发生的,那就是人类文明将毁于核战争。
也许很多人觉得天方夜谭,认为核战争不可能发生,最多也就是核恐吓,核威慑,大家互相搞战略平衡。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好了。
但是自从人类发明了这个终极武器,有几次差点把人类带到核战争的悬崖边上。
第一次是二战时期,德国率先秘密研究核武器,但是当时的科学家西德拉,费米等人深知德国先研究出核武器的严重后果,说服爱因斯坦去跟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明相关情况,建议美国研究核武器。后来通过曼哈顿工程,美国抢先一步成功研发核武器,阻止了德国等协约国拿到核武器,解除了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
第二次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海域被美军封锁后,苏联派出潜艇支援古巴的苏军。前往古巴途中,一艘苏联潜艇遭到了美军深水炸弹的袭击。遭袭后,士兵想将情况汇报给苏军参谋部,但通信失灵,联系不到参谋部。此时,决定权落在了潜艇指挥官手中,部分指挥官建议向美国军舰发动核弹反击。舰长阿尔希波夫深知核战争的危害,他顶住压力,阻止了下属这样做,而是选择让潜艇浮出水面。最终,古巴导弹在惊险中得到解除。如果阿尔希波夫当初下令发射核武器,也许就没有今天的人类了。
第三次是1983年的乌龙事件。如果当初彼得罗夫在通过雷达预警系统发现有五枚核弹从美国朝苏联飞来,没有上报,而是在慌乱中按下核反击按钮,一场核大战将就此展开,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一下人类未来的走向。但是毕竟未来的事情无人可知,我们也不能准确地判断人类何去何从。但是全人类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园,爱护自己的家园,家园都没有了,一切的基础都没有了,还怎么追求诗和远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