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一个小时后需要补充营养(运动后利用科学的营养帮助恢复)

每一个健身的人都享受过痛并快乐着的阶段(延迟性肌肉酸痛的DOMS),酸痛这个问题或许只能通过自身肌体的修复才能缓解,但利用一些“手段”可以帮助酸痛更好更快速的愈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运动一个小时后需要补充营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一个小时后需要补充营养(运动后利用科学的营养帮助恢复)

运动一个小时后需要补充营养

每一个健身的人都享受过痛并快乐着的阶段(延迟性肌肉酸痛的DOMS),酸痛这个问题或许只能通过自身肌体的修复才能缓解,但利用一些“手段”可以帮助酸痛更好更快速的愈合。

在严酷的训练或比赛之后,运动饮食的指南会建议「要饮用大量的液体」或是「吃香蕉」。鲜少人了解哪些型态的液体或食物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更何况是要「摄取多少」或是「多久摄取一次」的问题。

恢复的营养已经成为一门科学,结合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液体及电解质,确实身体可以完成这三件事情:

● Refueled (复燃料):补回身体所消耗的燃料。

● Re-hydrated (复水):补回身体所流失的水份。

● Rebuild (修复 & 重建肌肉):提供必要的营养,以修复及重建肌肉组织。

但没有放之四海皆通用恢复营养方案。

营养的份量及比例会因运动员而异,并要考虑到年纪、性别、身体大小、身体状况、持续时间、运动的内容及环境因素(如温度及海拔高度)。虽然有必要去考虑所有的因素,我们现在已经有足够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指南,让你可以应用到你的训练及比赛中。

■ 第二个R:REBUILD (重建)

恢复程序中的第二个R代表「重建(Rebuild)」,并且从「蛋白质」开始。驱动身体去产生及修补损坏肌肉组织的营养就是「蛋白质」。在训练或比赛之后,蛋白质有助于肌肉蛋白的合成,而肌肉蛋白的合成是建构肌肉的一个关键过程。

在耐力型运动之后的恢复,蛋白质搭配碳水化合物看起来像是恢复的最好组合。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可以回补肝糖,并且在控制肌肉蛋白合成(建构肌肉的程序)的讯号传递途径(Signaling Pathways)上提供氨基酸(蛋白质的建构材料)。现在,训练后的餐点中必需含有蛋白质的这个观念已经普遍被接受了。

在训练后所需要的蛋白质份量往往被高估。肌肉建构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运动后所摄取的蛋白奶昔或称乳清蛋白(Protein Shake),蛋白质愈多并不表示会建构更多的肌肉。在运动后的营养补充品(奶昔、餐点或点心),应该以「每公斤体重」摄取「0.3~0.4公克」的蛋白质。

你可以从食物中去摄取到蛋白质,但研究已经发现,某些特定类型的蛋白质具备更有益的性质。Athletes’ Performance是混合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及酪蛋白(Casein Protein)来食用。如果你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或是厌恶奶制品,大豆蛋白(Soy Protein)似乎功效也不错。

定期变换你的蛋白质来源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在发展时出现潜在蛋白不耐症。而每「35公克」的碳水化合物与「6~9公克的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的组合已被证明能大幅刺激蛋白质的合成。

为了打造最佳训练后的营养补给,选择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组合,而蛋白质可以是从食物、乳清蛋白、酪蛋白、和/或大豆、或著纯元素形态的必需氨基酸。许多专家都认为,运动员比起一般人,需要更高的蛋白质,并且确保它是运动后营养补充(餐点/点心/营养品)是一部份。

Martin Gibala博士写到,摄取蛋白质的作用在:

1) 修补受损的肌肉纤维

2) 促进肌肉纤维对于训练的适应

3) 补充储存在体内已消耗掉的能量。

■ 食物和饮料的组合

对于那些想结合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人来说,令人惊讶且常见的的饮料「巧克力牛奶(Chocolate Milk)」也许是一个恢复补给的选择。国际运动营养与运动代谢期刊(IJSNEM)报导,在高强度短时间的训练后饮用巧克力牛奶,比起饮用运动饮料,能让你在第二回合的训练中,训练的更长而且更有爆发力。

Joel M. Stager 博士说到「我们的研究中指出,巧克力牛奶是替代其它商业运动饮料强而有力的人选,帮助运动员在激烈、能量耗损的运动中获得恢复。巧克力牛奶含有最佳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比例,在激烈训练之后,有助于补给疲劳的肌肉,让运动能随后能再进行更强度的训练。」

除了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理想的组合外,调味牛奶包含7种对于运动员健康很重要的必需营养素,包括了钙。另外,近期在国际运动营养学会的期刊所发表的一篇研究,「谷物零脂牛奶(Cereal and Non-Fat Milk)」与市售运动饮料一样,在启动运动后肌肉恢复都有不错的效果。

请记住恢复代表的意思「除了肝糖合成及运动表现的益处外,也包含减少酸痛、促进身体对于训练的适应及增强肌肉的修复。」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训练而非比赛上。恢复的目标是补回消耗掉的能量,同时建构肌肉。

因此,在恢复营养方面,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少量的蛋白质可以增加身体对于长期训练的适应。所以你有很棒的组合可以选择,食物、营养品及巧克力牛奶。

■ 第三个R: REHYDRATE (复水)

这个步骤很简单,恢复因汗水所流失的液体及电解质。你如何知道体内水份不足呢?监测尿液的量和颜色是一种方式。如果有大量排出浅色的尿液,可能表示体内水份充足。如果小量的排尿,而颜色是暗色的,你可能是脱水。

第二种方式是追踪运动前及运动后的体重。运动后,你的体重比起运动前轻,代表运动中你没有摄取所需的水份。你的目标是尽可能与训练前的体重相配,或是防止水份流失超过体重的2%。

所以如果你的体重是150磅,流失3磅或是更多将会导致你的运动表现降低。如果你运动后的体重比运动前还重,可能你喝太多了。若你在训练期间体重降低,在你进行下一个训练前,补回你所流失的水份是非常重要的。

■ 喝什么及时间

为了保持身体含水充足,在训练前,1小时内喝大约20盎司的水份,或者是每15分钟喝4~6大口水份(6盎司),然后活动过程中,每流失1磅的重量补充20盎司的水份。请记住,有些因素会增加水份的流失,包括:在高海拔的地方、在炎热的天气、服饰的选择、出汗量(有些人比别人容易出汗)及你运动的性质。参与耐力及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汗水,需要喝更多的水份来抵消失去的汗液。

水份的需求应该从二种方式来思考:

1. 日常的需求(Everyday needs)

2. 表现的需求(Performance needs)

日常的需求往往被忽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运动员是呈现脱水的状态进到训练。确保你在进到训练中时,体内水份是充足的,这有助于整体的表现。对于日常的需求来说,目标在于体重每磅摄取0.5 ~ 1 盎司的水份。若你的体重是150磅,你每日应该摄取75~1001盎司的水份。

这里有一些选择,让你可以满足每日水份的需求:

.水 (应该是你的第一选择)

.天然无能量的饮料,如茶泡式不加糖的绿茶、红色及白茶

.适度的100%果汁

.丰富水份的食物(西瓜、葡萄、汤、维生素、钾)

如果你在高温环境并且参与剧烈的运动超过60分钟,或是从事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当你开始感到燃量不足或是脱水,可以选择运动饮食来进行补充,它不仅提供你水份,也提供你电解质及碳水化合物。

■ 电解质(Electrolytes)

汗水流失的不止是水份。身体需要钾及钠等矿物质(电解质)来维持正常的功能,而这些很容易从食物及流质去进行补充。如果有人发生抽筋的问题,许多人会将肌肉抽筋联结到「钾」或是「吃香蕉」。但近期的研究指出,抽筋往往跟「钠」的流失有关。一磅的汗水中含有400~700毫的钠。记得,你应该要注意皮肤上是否生成了一层盐毛衣。

在运动之后,若你的皮肤尝起来有咸味、你的衣服有白色的盐边或是你似乎感觉要抽筋了,你要确保自己能从食物及运动饮料中摄取足够的钠。在活动过程中,你喝的运动饮料中,每8盎司至少要含110毫克的钠。但是,专门调配含有钠的运动饮料可能会更适合你,像是Gatorade Endurance。

钠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优格、玛芬(Muffins)、比萨、意大利麵、Pretzels、Crackers及汤,但在你的食物上洒盐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即使钾可能不涉及抽筋,但身体仍然不能失去太多的钾,因为这会影响许多身体的功能。

一磅的汗水含有80~100毫克的钾。经过2~3小时艰苦的训练(消耗1200~1800卡或更多的热量),一个人可能流失了300~800毫克的钾。适用恢复的食物中,含钾的有马铃薯、优格、柳丁汁、香蕉、葡萄乾、凤梨汁、运动饮料等。

■ 给你带回家的讯息…

美国营养学会的饮食应用的团体SCAN,总结了恢复营养的目标:

1. 恢复汗水所流失的夜体和电解质。记录运动前及运动后的体重,然后补充所失去的。

2. 在训练或比赛期间,补给肌肉所使用的燃料(碳水化合物)。

3.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来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及促进新组织的生长。

4. 在训练或比赛结束之后的15分钟~60分钟,开始你的恢复营养计划。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能无法抓到确切的比例,但你想确保你吃的及喝的东西,并且从训练及比赛之后快速的进行恢复。以下这一点点的规划有助于让你走更长的路,试著随身携带恢复的点心,然后选择自己喜好的餐点:

■ 优格加水果及谷物。

■ 果汁加上一勺的乳清蛋白。

■ 火鸡三明治加上20盎司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 意大利面食,至少一杯的已煮好的义式面食及3盎司你最爱的蛋白质。

囚徒健身,我们的努力只为每一个平凡的你。

关注囚徒健身微信平台:qiutujs

回复您的身体信息,为您定制专属您的健身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