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

您在阅读前请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会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相关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电动三轮是电动车中的一个大类,它保有量众多,保守估计约在8000万辆左右,应用场景较广,小生意从业者用来货运,农民用它农忙,家长用来接娃,老年人用来代步,因为这些原因,电动三轮车的年销量在逐年上涨,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的电动三轮车年销量达到1200万辆左右。

不过,三轮车能够这么快的普及,应用场景这么广,很大的一个原因来自它上路门槛比较低,但低门槛上路现在已经是“过去式”,电动三轮车在被明确为机动车的身份之后,现在也需要持有驾驶证才能上路行驶。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1)

而作为机动车需要驾照才能上路,是道交法明确规定,也是合情合理,只不过,老年人用于代步的电动三轮车,要求的是D证,而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D证报考要求18~60周岁,这让老年人无法报考,也就无法使用电动三轮车。

不过,好在很多地方也逐步意识到了三轮车的驾照要求,对于老年人是一种难度,因此,2022年,小行家所了解到,已经有多地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对于三轮车管理有了一定的放宽,不要求驾照,积极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题,今天小行家就来盘点这些管理措施,您看看哪个更适合全国推广。

山东莱西电动三轮车迎来“一车一号”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2)

2022年5月,山东莱西展开了电动三轮车“一车一号”的管理举措,就在5月17日,山东莱西交警大队,为河头店镇桑行新村的村中百余辆电动三轮车“上户口”,解决上牌、驾照的问题。

什么是“一车一号”:是对于车主和车辆进行信息登记,每辆车对应一个号,而号牌的字样统一为“莱西C”加上数字,不需要制作号牌挂牌产生任何费用,直接喷在车辆上,另外还在车辆两侧喷上“禁止载人”,贴上反光条,最终由工作人员拍照留存,对于车辆和车主有一个约束作用。

“一车一号”的优势:这样的管理措施,直接省去了车辆上牌,也没有驾照的要求,解决了办理上牌存在资质不齐全的问题,解决了老年人无法驾考的实际问题,并且过程中“0收费”,服务上门,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管理。

四川宜宾双龙镇推出“一车一码”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3)

2022年4月20日,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双龙村正式为第一辆电动三轮车车身印上“双龙村001”以及“严禁载人”字样,这也意味着,电动三轮车“一车一码”的管理在当地正式启动。

什么是“一车一码”:其实和“一车一号”是大同小异,它采取的是“一一见面、户户建档、人人承诺”的方式,把车和人进行捆绑,对车进行喷绘,车主签订承诺书,并且展开车主培训,全面提高车辆的可辨识度,车主的安全意识,来保障行车的安全。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4)

“一车一码”的优势:相比考取驾照,这样通过加大车主的培训,对于车主通过签订承诺书,车辆进行喷码等管理方式,“一车一码”作为安全治理的切入点,同样可以起到减少交通违规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而且,对于车主而言,上路门槛没有那么高。

四川泸州自怀镇推出“两卡六制”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5)

在2022年3月,四川泸州合江县自怀镇结合当地的情况,探索出“两卡六制”的创新做法,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加强对简单三轮车管理,不要求驾照要求,解决全镇所有的电动三轮车使用的问题。

什么是“两卡六制”:两卡是指电动三轮车合法的“登记卡”和“记分卡”,“登记卡”是进行车辆的实名制登记,相当于车牌,而“记分卡”的根据当地的《三轮车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管理实施细则》计分,相当于驾照分,扣完会有一定奖惩措施,而“六制”是则包括例会、备案、培训、考评等制度,来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意识。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6)

“两卡六制”的优势:虽然这样的管理看似更为复杂,但它其实是更为全面、更多角度的来约束电动三轮车,通过定期培训等措施,来让电动三轮车没有驾照要求的情况下,也能更安全。

总结:

哪个省份不能开三轮车(多地对三轮车管理放宽)(7)

以上介绍的3个地方对于电动三轮车的管理措施,包括“一车一号”、“一车一码”、“两卡六制”,都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的管理,而且,相对直接要驾照,小行家觉得这样的管理对于不能考取驾照的老年人来说,更是以人为本,具有一定的人性化,而至于这3个管理方式,哪个会更适合老年人,就要见仁见智了。

那么,您觉得上面介绍的3个对于电动三轮车的管理怎么样?觉得哪一个更好?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