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所有守护香港人致敬(那个拍昨日香港的人走回了昨日)
1949年,18岁的少年何藩抱着一台Rolleiflex双反相机,从上海一路坐船,来到香港。
这座城市于繁华背后的阡陌市井,霓虹闪烁下的黑白光影,自此一一定格于他的镜头之下。
他尤其善于运用几何结构与光影,营造出让人恍若隔世的影像。
他拍了无数张香港的光影,中环的石板街、电车轨道,烟雾迷漫的市场和街巷。
嘈杂的都市在他的镜头下似乎遁形,只留下恍惚如梦的寂静与疏离。
他自言喜欢斜光,「不一定下午三四点,清早也可以。當有彩色攝影,散光更好。但我也會拍平光、阴天的光。」
有人说,摄影作品将光影运用到极致,与朗静山亦不相伯仲。
然而郎静山的中国风景照,是山水画般的恬淡诗意;
而何藩的城市影像,充满了电影般的张力。
他自言受意大利费里尼导演影响很深,尤其喜欢《八部半》。
而他心中,实实在在有一个电影梦。
他在香港凭借摄影少年成名,Fan Ho的名声直达美国。1958年已经获得了美国摄影学会的「摄影十杰」,然而还是义无反顾冲进影坛。
1961年,他加入邵氏。年轻时代的他也是俊朗的玉面小生,然而去到邵氏,只能从低做起。
「一边做演员,一边做场记,学会技巧。」
那些年里,他给当红的郑佩佩、何莉莉都当过配角,十年间演出唐僧四次。
《钓金龟》剧照,第二排最右是何藩
后来也熬成主角,却没有闯出名堂。直到1970年代,他终于圆了导演梦。
然而片商却只有三级片给他拍。作为导演,他拍了27部电影,只有做监制的《少女情怀总是诗 》,是他可以大大方方拿出来讲的电影,其余全是情色片。
后来有名的叶玉卿、邱月清,都曾是他电影里的女主角。
他努力将三级片也拍得文艺。改編自《肉蒲团》的電影,他就美化它的名字,另起名《浮世风情绘》。然而在香港上映時,还是悲打回原形,叫《足本肉蒲团》。
叶玉卿主演的《我为卿狂》里,充满艺术感的画面与构图,也曾一度让人惊叹。
作为三级片导演,他总是被投资方骂:「艺术工作者头脑,太死板。」
他曾经调侃自己:
「很多人话我行错路,摄影界甚至非议:你本是摄影王子之尊……我不知是否行错路,毕竟人不能不知足。」
误入影坛35年后,他终于金盆洗手,随医生太太移居美国加州。
再回到香港举办影展,又是二十年后的事情。
勿忘我
Modernbook先后为何藩出版《Hong Kong Yesterday》及《The Living Theatre》两本摄影集。
《昨日香港》封面
在几十年中,何藩共获得超过280個摄影奖项。说到这些,他也并不谦虚:
「我是俗人,对名利十分重视,不自称艺术家。」
说起来摄影的技巧,他言谈轻松:
「摄影是光的艺术,处理底片时,双手像弹琴,这边加点光,那边减点光,像光绘。」
新千年后,再回头看他在半个世纪前拍下的光影交错烟雾迷离的城市,看到的不仅是那个电车叮当作响的城市街巷,还有许多平凡香港人沉默而拼搏的身影,一个质朴但又奋进、朴素然而充满希望的年代。
倘若这都不是艺术家,还有谁是呢?
2016年6月19日,94岁的何藩在加州病逝。
这个纪录下昨日香港的男人,也走回了昨日。
水母
小星球通信
微博:@水母
豆瓣:@jellyfish
转载及工作请jellyfishwang@gmail
请勿私自转载
当然,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