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迁都了多少次(史学界为什么把周朝划分成两个朝代)

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妾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嗣。公元前771年,屡受迫害的宜臼逃至申国母舅家后,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伐周,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下,西周覆灭。申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拥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次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周平王在晋、郑、秦和其他诸侯的帮助下,重建周王朝,将国都东迁于雒邑(今洛阳),以避戎寇,为东周之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王东迁”事件。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的荒唐故事,不仅将祖宗传承了275年历史的西周政权给弄没了,还让自己在这一年丢掉了性命。

周朝迁都了多少次(史学界为什么把周朝划分成两个朝代)(1)

按理说,周平王原本就是周幽王的儿子,原本就是那个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王位的太子,在继位问题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它都不可能给中国历史造成太大的影响。东周也是周,这个称呼只是后世为了区别而给的另外一个称呼而已,没有太多实质上的意义。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01周平王为什么会东迁?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一些归纳推测,我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天时”也就是当时的国内情况来看,周宣王末年,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洛、泾、渭三河都干涸了,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岐山一带又发生了地震和地崩灾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强大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周幽王这个荒唐天子做出的荒唐事,人们的第一反应这是上天对西周的惩罚,是天怒人怨的结果,于是谶言产生了,周太史伯阳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推导出这是周将要灭亡的征兆,人心混乱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是,从“地利”也就是当时西周行政中心镐京的地理位置来看,稍偏西北,靠近西戎。当时西周王朝主要的威胁是来自于四周的少数民族,它们分别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面威胁中,西戎人他们自黄帝时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威慑系数最高,而西周的镐京又濒临西戎,经常遭到他们的侵扰。再加上这次的内外夹攻,西戎人在大肆抢掠了之后,又纵火将镐京烧成了一片焦土,已经无法重建。为了防止西戎入侵历史的重演,周平王决定将都城东移,迁到了西周时由周公营造的东都洛阳。

三是,从“人和”也就是周王室内部的矛盾来看,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这老大为了讨得美人一笑,都能做出了不惜动用烽火来戏弄诸侯们这么荒唐的事,那废申后而立褒姒为后,废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的事自然也不在话下,被逼无奈的申后带着儿子宜臼逃回了娘家申国。申侯一怒之下,申侯与缯国、犬戎联络,率兵进攻幽王。结果是,众叛亲离的周幽王被西戎人杀了。

周幽王死后,在镐京的附近主要有四股势力,除了西戎外,一股是秦的势力,一股是由虢公翰一伙拥立幽王子余臣为周携王的幽王残余势力,另一股就是由申侯联合鲁国、许国等其他有威望的诸侯共尊为周平王的旧太子宜臼势力。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稳定,在西戎人退兵后,秦选择投靠周平王。之后,周携王与周平王这种二王并立的局面在镐京附近依然敌对僵持了十几年,这里已经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怎么能让人安居乐业般的生活?

周朝迁都了多少次(史学界为什么把周朝划分成两个朝代)(2)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

02平王东迁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几点影响

一是,西周王朝在成康之治的鼎盛之后,南征荆楚的周昭王竟然不明不白的被淹死到了汉水里,周穆王时的徐国率九夷侵周,周懿王时戎狄交侵,在西周已经出现残喘的征兆的时候,胡作非为的昏君周厉王狠狠的给了它一脚,他儿子周宣王虽然有 “宣王中兴”的表现,不过那对于西周王朝来说,不过是一次回光返照罢了,宣王的荒唐儿子周幽王更将西周带进了坟墓。

后世的子孙们的不精彩表现,让人们对周天子们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继而就会发出对领导权威的挑战。再加上周平王在这次夺权中采用了借西戎少数民族之力不光彩手段,虽然夺权成功,但是却引狼入室;在诸侯国的帮助下才登上了王位,在这种君弱臣强的现状下,受窝囊气那肯定是少不了的。王权的逐渐衰落,给地方诸侯提供了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实力站在历史中心舞台的机会,周天子也开始慢慢的变成了诸侯争战中的傀儡,东周王权已经是名不符实,空有其壳了。

二是,平王之前的周天子们,是按照传统的嫡长继承制顺理成章地坐到天子宝座上的,符合国家的文化传统,名正言顺,一般不会给那些有其他想法的臣子们提供可以利用的口实,也不会引起大的动荡。

幽王对这种秩序的破坏导致平王最终却是利用外戚和其他诸侯的势力,甚至是主要依靠了让中原人讨厌和害怕的少数民族势力,登上了天子宝座。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的十几年间,竟然还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无意间给庶出的王室子弟们树起了一种可以通过非法的篡位走上正统的榜样,给权贵们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来挑战王位的新思路,真理的标准变了,有奶居然也能成娘;更可怕的是向普通民众传递出了造反有理、拳头就是道理、有枪就能成草头王的错误信号,变相的鼓励了蠢蠢欲动的草根民众,为草根民众通过多种手段寻求翻身解放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周朝迁都了多少次(史学界为什么把周朝划分成两个朝代)(3)

▲老子,春秋战国时期人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三是,平王东迁之前的周天子是华夏大地上名至实归的共主,实力比较强大,对封地的诸侯也很有震慑力。

而平王东迁之后,国力已衰,军力不振,经济困难,王室衰微,大片土地已分封给诸侯国,王室的土地仅仅方圆几百里,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实力,再也没有能力能够约束住手下那些不安分的小兄弟们了。按常理来看,东迁是周平王的无奈之举,是对天子权威的沉重打击,或许还是这些体面人为自己的无能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掩饰说辞。

不过,政绩平庸的君主,不一定就是能力平庸的君主;没有做出成绩的君主,不一定就是没有远见卓识的君主;表面窝窝囊囊的君主,不一定就是昏聩无知的君主。或许东迁,就是周平王的政治远见、隐忍功夫、灵活能力的体现,他不仅没有让祖宗的基业在自己手中完全的毁灭,还给后世的有为子孙们留下了翻盘的机会。

四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值得我们大家重视,那就是西周为什么没有像商朝那样被继起的诸侯所取代?俗话说的好“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王权旁落,但周天子那种人神兼具的属性还没有完全的沦落,天子的任命依然是取得诸侯地位的正当途径。再加上封建宗法制度还没有完全解体,官吏世袭制还没有完全被打破,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国泛滥,让一件原本很糟糕的事情反而出现的更多的牵制,结果是诸侯势力的相对平衡却让这个已经走到了尽头的周王朝有了残喘机会,依然又延续了几百年。

周朝迁都了多少次(史学界为什么把周朝划分成两个朝代)(4)

▲秦灭六国,台湾画师作品

五是,在平王东迁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诸侯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不少,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里程碑。秦国这个长期镇守西垂,甚至被中原人鄙视为戎狄的弹丸小邦,在秦襄公这个有为领导的带领下,借助这次东迁的护送之功,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被授于了诸侯的地位,还获得了岐山以西这块当时农业最发达地区的统治权,秦人终于可以名下言顺地称呼自己的国家为秦国,秦国的历史也正式揭开,秦国图霸天下的大业正式拉开帷幕。

一个帝国的诞生绝非一时而起,想要坐拥天下又岂是儿戏之言?秦国的崛起不是个人的崛起,而是一个民族的崛起,是一个民族从奴隶到贵族的成长过程。大浪淘沙,万流归海。谁又能想到,这个弹丸小秦国,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历经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血雨腥风,承受了更多的辛酸和无奈,在公元前221年终于兼并了华夏大地,成为了大周王朝的继承人?

六是,自平王东迁后,王权的旁落,也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继而也引发了诸侯权力旁落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将迎来一场“下克上”的巨变。大动荡孕育着大变革,大变革激发着大创新,大创新促进着大发展,大发展汇集成大成果,大成果将引领到大统一。中国历史从此将进入一个战火纷飞的大动荡时期,中国文化也即将迎来那个让世界瞩目的百家争鸣热潮,中国历史也即将进入了一个曾经令中国人血脉贲张、肆无忌惮、精彩绝伦、英雄辈出的新时代,中国也即将开始迈入从封建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过渡的伟大实践与探索时代。

文:历史大学堂官方特邀作者——木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