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早发现如何快速识别脑中风(预防脑卒中识别中风症状)

昨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今年宣传主题为“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的专家们表示,快速识别脑卒中从“中风120”口诀更新为“BE FAST”口诀,新增的两个待识别症状可将脑卒中自我识别率提高20%,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风早发现如何快速识别脑中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风早发现如何快速识别脑中风(预防脑卒中识别中风症状)

中风早发现如何快速识别脑中风

昨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今年宣传主题为“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的专家们表示,快速识别脑卒中从“中风120”口诀更新为“BE FAST”口诀,新增的两个待识别症状可将脑卒中自我识别率提高20%。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张蓝溪、靳婷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的救治第一步是识别,随后才是进入救治绿色通道或急诊通道、检查、溶栓或取栓等。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神经科学专家团队指出,快速识别脑卒中从“中风120”口诀更新为“BE FAST”口诀。

“中风120”口诀是一种适用于民众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脑卒中,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2021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在“中风120”口诀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待识别症状: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在家自我识别卒中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

“BE FAST”口诀的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就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站不稳、一边倒或身体摇晃;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如视野缺失、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脑卒中是一个不分场合、时间、地点,随时可发生的疾病,但醒后卒中是今年医生们最关注的识别难点。

省医神经科医师张斌介绍,醒后卒中是指在睡醒以后发现的卒中,而起病时间不明。在省医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在1/5-1/4甚至达1/3是醒后卒中病例。

有的人早上起床,觉得“没睡好”“枕头太高”“人昏昏沉沉犯晕”,并不怀疑是中风的症状,于是就再休息一下或者自行吃药,因此错过了卒中早识别的时间。

张斌建议,不要轻易放过起床后的一些身体异常,比如早上醒来觉得手臂有点麻木,不要只怀疑是睡姿不好压到了所导致,而是要尝试站立走动,看能否站得稳而不一边倒或摇晃;双臂平抬,看能否控制在同一水平等。

如果醒后异常到医院求诊,可能还需要进行CT等影像成像来判断卒中发病时间,决定要采取的治疗方式。医生建议大家尽量记住睡眠中间的情况,比如几点醒过或上过厕所,当时是否无异常等,帮助醒后卒中更快得到合适的救治。

把握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窗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吴先生与朋友聚餐,吃了很多海鲜后归家。次日凌晨,他被强烈的不适闹醒了——剧烈地呕吐,伴随着一阵阵的眩晕。吴先生连忙赶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怀疑自己是食物中毒。医生了解到一桌人只有吴先生又吐又晕,走不了路……让他尝试走走,结果他站不稳,走不了直线,“可能是卒中!”于是,马上开通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后来证实是小脑梗塞,溶栓后成功开通血管,吴先生很快康复。

广东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神经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玉虎表示,吴先生的得救关键在于他确诊时仍然在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窗内。省医神经科副主任医师李昌茂表示,上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护士登记好相关信息,患者就不用排队、不用先缴费,用的药就备在急诊里,就连检查都由医护护送,一切都为了争取救治时间,避免卒中患者出现致残甚至生命危险。

“发病后4.5-6小时内,可进行溶栓”,李昌茂介绍。取栓技术从2015年以来较为成熟,以前是发病后6-8小时内为取栓时间窗,现在一部分人的时间窗可延长至24小时,比如一些后循环基底动脉堵塞的患者。

不过,省医神经科副主任马桂贤强调,几小时救治与十几小时救治差别巨大,在耽误的时间里,脑细胞死亡是不可逆的,对预后影响大。

如何预防脑卒中?

大家在日常生活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度增强体育锻炼,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防止过度劳累,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同时,积极参与、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活动,关注所在城市的卒中急救地图和生活区域的卒中中心。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血糖。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来源: 广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