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流传一首词《一剪梅》(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

千年文坛,从来不缺浪漫。只是与如今我们的浪漫不同,那时候的浪漫写在纸笺上,满满的纸短情长。这种浪漫发生在大诗人身上,是一首首流传千年的爱情经典,如李商隐写给夫人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发生在文坛小夫妻身上,则成了一首首夫妻对诗。

清代官场流传一首词《一剪梅》(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1)

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对清代夫妻。丈夫叫张问陶,是清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妻子叫林佩环,是大官林儁之女,也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画家。当年张问陶发妻早逝,自己又刚落第,却深受林儁赏识,招其为婿,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张问陶成了林家的上门女婿。

张问陶自从娶了林佩环,两人是伉俪情深,你侬我侬。一日张问陶为爱妻画了幅画,林佩环看了看,觉得丈夫把自己画得太瘦了,于是便随手在画上题了首诗,丈夫读完后又回了首更绝的。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两首诗:

清代官场流传一首词《一剪梅》(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2)

林佩环题画诗(妻写)

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

通读这首诗,可谓撒得一手好狗粮!诗的第一句先是将夫君的画夸了一遍,“爱君笔底有烟霞“这里的”烟霞“本意是烟雾和云霞,代指山水美景,一个”爱君“之称可谓浓情蜜意。第二句” 自拔金钗付酒家“则道出了自己愿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决心。

清代官场流传一首词《一剪梅》(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3)

可是显然才女妻是觉得丈夫把自己画得太瘦了,有意批评他这一点却又不想直说,于是才有了后两句。诗人将清瘦的自己比作梅花,以梅之高洁陪衬自己,可谓十分高明。然后又在前面加上一句“修到人间才子妇“,意思是:修了多少年福德,才能做你这样的大才子之妻,哪怕如梅花般清瘦也值了。

清代官场流传一首词《一剪梅》(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4)

张问陶看过爱妻的诗,思来想去便依妻子原韵也写了一首,全诗如下:

张问陶回诗(夫写)

妻梅许我癖烟霞,仿佛孤山处士家。

画意诗情两清绝,夜窗同梦笔生花。

对于妻子的表白,丈夫是十分受用的。诗的一、二句就是对妻子夸自己笔下有烟霞的回应,得到爱妻的夸张,丈夫是满满的得意,好像自己就成了北宋名士林逋。名士那么多,丈夫为什么非将自己比作林逋呢?原因在于林逋是位有名的隐士,终生不仕不娶,号称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妻子不是将自己比作清瘦的梅花吗?那他便自然是以梅为妻的林逋了。丈夫显然也知道妻子在说自己画得太瘦了,所以用林逋梅花的典故来借坡下驴,可谓绝妙了!

清代官场流传一首词《一剪梅》(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5)

既然爱妻夸了自己的画,那自己自然也得夸一夸对方的诗,于是便有了第三句的“画意诗情两清绝“,意思是你的诗与我的画是相得益彰。最后一句是丈夫的一番表白,他希望自己就这样与爱人诗画相伴一辈子。

纵观这两首诗,妻子是想批评又不直说,丈夫的借坡下驴更绝,不得不说有文人连撒狗粮都格外雅致。林佩环以画出名,写诗较少,这首为丈夫写的诗是其平生唯一存世诗作;而丈夫张问陶的回诗不但依韵而写,而且用典不露痕迹,可谓佳作。这对清代夫妻也被后世评为“古代十大知音夫妻之一“,卢照邻曾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大概就是这样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