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诉讼时效是3年还是2年(诉讼时效是2年还是3年)

路过点关注 回见不迷路

一般诉讼时效是3年还是2年(诉讼时效是2年还是3年)(1)

什么是诉讼时效?

我们通常所说的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它是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期限,超过此期限,法院将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

现《民法典》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原民法通则规定二年已废止),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

最长的诉讼时效是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一般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法院决定。

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主张赔偿的诉讼时效,自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算。

超过诉讼时效,法院还能立案吗?

能,即使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仍然要立案。被告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不主动进行审查。如被告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的,原告方需提供证据证明诉讼时效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否则,可能面临败诉。

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止、中断?

诉讼时效中止

在诉讼时效届满的最后六个月内,如出现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疫情封控等),权利人被控制等阻止其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障碍时,可以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在阻碍事由解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

在诉讼时效期间,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后,诉讼时效需重新计算。以下情形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1、有证据证明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履行;2、有证据证明义务人同意或主动履行;3、诉讼或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什么案件不适用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一般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以下权利请求是不适用诉讼时效的:1、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2、对物权的请求;3、对抚(扶)养费、赡养费的请求;4、其它法定请求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