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

古代人的年龄划分: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20岁弱冠之年,就是青年了,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人,50而知天命算老年了,60是花甲老人,70是古稀之年,80,90岁称为耄耋之年,100岁是颐之年。不过很少有古人能活到一百岁的。

古人在不同朝代的平均寿命也不同

夏商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为18岁,周秦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为20岁。汉朝人的平均寿命在60岁以上,而等到三国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古人的平均寿命直接下降到了50多岁。

后来隋唐政权兴起,其中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开创了几个盛世,这一阶段的古人平均寿命都在65岁以上。唐代人平均寿命27岁,宋代人平均寿命30岁,清代人的平均寿命33岁,到了民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为35岁。

在古代的历史里,也能看到很多高寿的人,他们其实也都属于富裕阶层,至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古人如果已经长到成年又恰好处于富裕的阶层,活到六七十岁,甚至七八十岁也很正常。

人的寿命长短通常取决于遗传因素、生活条件以及个体精神条件等多种因素。一般在乱世中,古人的寿命都要短一些,而当盛世来临,古人的寿命就长一些。

一生都生活在深宫里面的皇帝后妃们,一来更容易受到迫害,二来容易心情抑郁,因此,她们比平常的人更容易消香玉损。能出现高寿的嫔妃可谓是极其稀少。

而在清朝的皇宫中,却出现了三大“老寿星”,她们既没有寻仙问药,也没有刻意追求长生,却分别活了92岁、96岁、97岁的高龄,各自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历史,这些老寿星们都有谁,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清宫里“老寿星”们的故事。

第一位:定妃(万琉哈氏)寿97岁

定妃是大清朝最长寿的后妃,堪称清朝长寿嫔妃的冠军。

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她是正五品郎中拖尔弼的女儿,康熙皇帝的众多后妃之一。原为正黄旗包衣辛者库人,雍正元年因系定妃外家拨出包衣。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万琉哈氏出生,比康熙帝小7岁。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经过上三旗宫女选拔入宫。她是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同日进宫的。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生下康熙帝的皇十二子胤祹, 她时年25岁。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二月,万琉哈氏被册封为定嫔,她时年58岁。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雍正帝晋尊定嫔为皇考定妃。

爱新觉罗·胤祹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

康熙帝的第十二子,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母是定妃万琉哈氏。自幼被苏麻喇姑抚养,没有参与兄弟皇位的争夺。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五岁的胤裪与胤禟同封为:固山贝子,经常跟随康熙帝出巡。

康熙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帝上谕:允裪著封为郡王,册为多罗履郡王。

雍正二年,胤祹受宗人府弹劾,因治事不能敬谨而被夺爵,从多罗郡王降至固山贝子,又因事降为镇国公。雍正八年五月复位履郡王。

乾隆即位后,封胤祹为履亲王,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免去已经72岁的履亲王其宗人府事务。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97岁的定太妃万琉哈氏薨世,乾隆帝上谕中劝慰胤裪节哀。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七月二十四日胤祹病逝,终年七十九岁,乾隆赠谥号“懿”。称得上母子皆高寿,也可能是遗传了定妃长寿的基因。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廿四日未时,胤祹病逝,享寿79岁。乾隆赠谥号“懿”。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初七日,定太妃薨,终年97岁。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月二十五日巳时,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第二位:纯懿皇贵妃(耿氏)寿96岁

耿氏,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11月出生,管领耿德金的女儿,雍正的后宫嫔妃之一。

耿氏,早在康熙四十二年入侍雍亲王府,在潜龙邸为格格伺候。

耿氏由于身体康健,颇有酒量,在雍正处理公务繁忙闲暇的时候,她也能适量地陪雍正喝些酒。康熙五十年,她为雍正帝生下了皇五子弘昼,此子聪明伶俐,应变快,动作灵敏,这与耿氏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所以母子二人都深得雍正帝的喜爱,在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雍正帝封皇五子弘昼为和亲王。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耿氏被封为嫔,并举行了封嫔的册封礼。

裕嫔册文:朕惟化理肇自闺闱。令仪是式。功容凛夫图史。礼秩攸崇。爰贲徽章。用昭彝典。咨尔格格耿氏、克叶柔嘉。早推淑慎。允合珩璜之度。宜膺象服之荣。曾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裕嫔。尔其聿修懿行。迓景福于方来。式佩纶言。荷洪禧于勿替。钦哉。

雍正八年八月封裕嫔为裕妃。雍正十三年九月,雍正帝驾崩后,刚登基的乾隆帝谕示总理事务王大臣。

朕钦奉皇太后懿旨。裕妃侍大行皇帝多年。诞生皇五子。已蒙圣恩封为亲王。今裕妃应进封为贵妃。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再次下诏封裕贵妃为皇贵妃。

裕贵妃母妃、侍奉皇考。诞育和亲王。淑慎素著。朕御极之初。即钦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晋封贵妃。以申敬礼之意。四十余年。慈宁随侍。亲爱尤深。兹年届九旬。实为宫闱盛事。宜崇位号。以介蕃厘。应晋封为皇贵妃。

耿氏的父亲耿德金,原是内管领至是抬入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乾隆年间又抬入镶黄旗满洲。

耿氏在雍正帝驾崩后,乾隆二年九月,被乾隆帝尊为皇考裕贵妃,平平安安地活到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乾隆又以年届九旬为由再将其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使得她可以安享晚年。

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纯懿皇贵妃薨逝,享年九十六岁。可谓是寿终正寝,她也是雍正帝后妃中活的最久的后妃。乾隆五十年二月,册谥耿氏曰:纯懿皇贵妃,安葬在泰陵妃园寝,位置列诸妃之上,最为尊贵。

第三位:婉贵妃(陈氏)寿92岁

陈氏,陈延璋的女儿,乾隆帝的妃嫔之一,陈氏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7年十二月二十日。

雍正的时候,入侍宝亲王弘历藩邸,为弘历的侍妾格格。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驾崩,乾隆帝登基,在八月二十五日,初次册封为陈常在,时年19岁。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五月十二日,晋封为陈贵人,时年21岁。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四月十二日,晋封为嫔,内阁为陈氏封嫔所拟定的字样有「婉、巽、颖」三个字,乾隆帝从中选择了婉字。“婉”的意思为柔顺、听话的、好商量的,可见陈氏是一个温顺听话的女人,并没有什么野心,封嫔时,陈氏正好32岁。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四月初五,行婉嫔册封礼,这一年婉嫔33岁。之后她就一直是婉嫔,在嫔位上位居长达四十六年之久。乾隆年婉嫔先后在延禧宫、承乾宫居住。

婉嫔册文

册文曰:朕惟协赞璇闺。必柔嘉之是赖。翊宣内则。宜位号之攸加。贲以徽章。光兹茂典。尔贵人陈氏,承流椒殿。备娴敬慎之仪。奉职掖庭。久著恪勤之范。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婉嫔。尔其祇承象服。昭恭顺以流徽。笃迓鸿禧。履谦和而裕庆。钦哉。

时间一晃到了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十月,婉嫔晋封为婉妃,这一年她已经78岁了,她的晋封完全是由于她活得时间足够够久,此时乾隆的大多数嫔妃都已经先后离世了,仅剩了几个年老色衰的嫔妃在身边,婉嫔陈氏就是其中之一。她用尽了自己一生的青春终于熬到了妃位。

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78岁高龄的婉嫔行婉妃的册封礼。

婉嫔陈氏为婉妃册文

册文曰:朕惟锡寰区以都福。肇始宫闱。修内教而服勤。首隆位号。爰申嘉命。用晋荣封。尔婉嫔陈氏,夙著徽柔。允称淑慎。旧依桐邸。小心久侍乎丹宸。新耀翚衣。令范克传于彤史。庆掖庭之盛事。寿届八旬。贲纶綍之殊荣。礼隆九御。兹晋封尔为婉妃。锡之册印。尚其钦承彝典。宣四德以延庥。益荷恩光。迓万年而笃庆。钦哉。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正月,嘉庆帝尊封皇考婉妃为婉贵太妃,这一年婉妃已经85岁高龄。同年的四月十五日,行婉贵太妃的尊封礼。

婉贵太妃的册文

册文曰:翊坤仪而布化。德茂前徽。修壸教以延庥。年登大耋。式稽彝典。益阐芳声。皇考婉妃陈氏,禀则柔嘉。持躬肃慎。宵衣日侍。小心夙著于椒闱。宫翟申颁。恩眷久隆于星掖。树采珩之令范。群奉师宗。标彤管之徽音。宜崇位号。谨以册、宝、尊为皇考婉贵妃。于戏。舒长岁月。弥膺介祉以康宁。肃穆规型。洊受期龄之福履。谨言。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二月初二日婉贵太妃陈氏薨逝,享年92岁。

嘉庆帝亲自到吉安所内婉贵太妃的金棺前奠酒。婉嫔为乾隆帝所有后妃中最为长寿的一位,终身没有生育子女。她的晋封完全是因为长寿,用一生的时间熬到了贵妃的位置,也是一段传奇经历。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十一月初三日,婉贵太妃安葬在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内。结束了她煎熬且高寿的一生。

第四位: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寿86岁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

瓜尔佳氏,生于康熙公元1683年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她是三品协领祜满的女儿,康熙帝的后宫嫔妃之一。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瓜尔佳氏册封为和嫔,这一年她十七岁。

和嫔的册文

朕惟协赞坤仪、用备宫闱之职佐宣内治、尤资端淑之贤爰考旧章、式隆新秩尔瓜尔佳氏、德蕴温柔。性娴礼教。位在掖庭之列。克著音徽礼昭典册之荣、宜加宠锡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尔为和嫔。尔其益修妇德、矢勤慎以翼宫闱。永佩纶言、副恩光而绵庆祉钦哉。

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日,和嫔生下康熙帝的皇十八女,不幸的是没过白天小公主便夭折了。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晋封瓜尔佳氏为和妃。

和妃册文曰:

朕惟赞襄内政、每慎简乎六宫。弼佐王风、务先崇夫四教。眷兹懿行。沛以新恩。咨尔和嫔瓜尔佳氏。素娴仪矩。久职壸闱。历夙夜以宣劳。兼肃雍而著范。幽闲禀德、爰位号之早膺。婉穆为心、用徽章之晋锡。兹以册印、封尔为和妃。尔其淑慎有加、尚祗承夫休命。温恭益懋、期永集夫繁禧。

雍正元年,晋尊瓜尔佳氏为皇考和贵妃,雍正二年六月行晋尊封礼。

乾隆元年十一月, 乾隆帝尊封瓜尔佳氏为皇祖温惠贵太妃。

乾隆八年,乾隆帝尊封瓜尔佳氏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

乾隆八年七月初五日手谕:

温惠贵太妃瓜尔佳氏侍奉皇祖多年,淑慎素著。联幼年蒙皇祖养育宫中,贵太妃时加抚视。今欲晋封皇贵太妃,以申敬礼之意。奏闻皇太后,钦奉懿旨,欣允。所有应行典礼,著该部察例具奏。

乾隆十一月二十七日,加尊瓜尔佳氏为温惠皇贵太妃,与寿祺皇贵太妃佟佳氏等同地位,形成平级的双妃。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瓜尔佳氏薨逝在宁寿宫,享年86岁。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3)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册谥曰:惇怡皇贵妃。十月十二日安葬在景陵皇贵妃园寝的西边位置,她的陵墓也被称为:景陵双妃园寝,这也是清代所有妃子园寝里的最高规格。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4)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5)

景陵皇贵妃园寝建筑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6)

第五位: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寿86岁

清代五世同堂的老祖母,这位老寿星,福寿双全,一生平安,儿孙满堂,享尽世间荣华。崇庆皇太后不仅自己长寿,儿子乾隆更长寿,乾隆活到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她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享福的太后。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7)

六十岁的崇庆皇太后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8)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9)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十月二十五日,是清高宗弘历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岁寿辰,乾隆为此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0)

七十岁的崇庆皇太后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1)

八十岁的崇庆皇太后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2)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在慈宁宫为母亲崇庆皇太后庆贺八十岁的寿辰。

画中殿内崇庆皇太后身着礼服端坐宝座之上享受筵宴,乾隆皇帝侧坐陪奉母亲。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3)

东西次间,是为乾隆皇帝的妃嫔与亲王福晋,均身着礼服或坐或站立在两侧。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4)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5)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6)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7)

画中很明确地体现出了清代后妃们以及皇子阿哥着礼服时的场景。崇庆皇太后也是清代所有太后里最长寿的一位皇太后,她在生前就有幸享受到了“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崇庆太后为天下母四十余年,国家全盛,亲见曾玄。“国家全盛”说明天下太平,她不必为国家忧心,她儿子有足够好的物质条件奉送她。“亲见曾玄”,亲眼看到曾孙和玄孙,既说明她长寿,也说明她五世同堂,子孙众多,她生活在一个繁盛大家族中,被众多晚辈环绕着,尽享人间的欢乐。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8)

寿康宫是乾隆为母亲修建的,寿康宫又舒适又奢华,是紫禁城中最适合居住之所,殿内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的"慈寿凝禧"匾额。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19)

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里生活居住了四十多年。“寿康”二字也正和了崇庆皇太后的一生:长寿、健康、荣华富贵。历朝历代的太后都没有钮钴禄氏这般福气,真是福寿双全。之后寿康宫也成为清代皇太后居住养老的宫殿。

乾隆帝每天早晚到母亲面前问安。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五台山,一次巡幸中州,拜谒东陵、木兰围猎,都带着皇太后同行,从崇庆皇太后的六十岁生日起,每逢整数大寿,乾隆都给母亲轰轰烈烈庆祝,一次比一次规模盛大,到崇庆皇太后的八十岁生日庆典时,祝寿活动达到最高峰。即使是年过六十的乾隆帝也会亲自穿上彩衣,在母亲面前蹈舞向太后祝寿,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之后皇子、皇孙、皇曾孙、额驸等也依次进舞祝寿。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公元1777年3月2日,86岁的崇庆皇太后安详离世,寿终正寝。

乾隆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崇庆皇太后梓宫葬入清西陵泰陵旁边的泰东陵地宫,泰东陵是清朝单独修建的皇后陵之一。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0)

崇庆皇太后去世后不到一个月,思母心切的乾隆帝下旨让人建造一座金塔,专门用来存放母亲生前梳头时掉下来的头发。也被称为金发塔。

金塔据使用黄金3000余两,塔高147厘米,形状呈覆钵式,上下一共13层,各层都镶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身之内还放有金佛一座。造型高峻别致,纹饰精美异常。

这座金发塔承载着乾隆帝和自己的母亲之间骨肉深情,后世也都把金发塔作为乾隆帝孝顺母亲的例证。

第六位:豫嫔(尚佳氏)寿82岁

尚佳氏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12月20日出生,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她是内务府总管尚志杰的玄孙女。是道光帝的后宫妃嫔之一,一生无子女。

尚佳氏的继曾祖母是乌雅氏,乌雅氏为孝恭仁皇后的亲侄孙女。只是尚佳氏的祖父和父亲并没有做官。

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尚佳氏选秀入宫,初次封为:玲常在,居住在延禧宫内。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二日公元1840年6月30日,玲常在尚佳氏因自行责打宫女,屡教不改而被道光帝降级为尚答应。此后一直到道光帝驾崩,尚佳氏一直在答应的位置上。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道光帝驾崩,刚即位七天的咸丰帝将尚答应晋封为尚常在,称为皇考尚常在。道光帝的妃嫔均全部从东六宫和西六宫中迁出,搬至“寿三宫”和“寿三所”居住。尚佳氏和彤贵妃则居住在寿中宫养老。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月初十,刚登基的同治皇帝就晋尊尚佳氏为皇祖尚贵人。同年十二月,道皇帝的妃嫔均全部搬入寿安宫居住,尚佳氏也在其中。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一月十六日,同治帝驾崩,光绪帝继位后再晋尊尚佳氏为皇祖豫嫔。

尚佳氏自入宫以来,在妃嫔的最低的答应、常在的位子上度过了四十四年之久,这次终于熬到了后庭主位的嫔位上,真是来之不易。

给她的封号是“豫”,意为快乐的意思。尚佳氏豫嫔在光绪朝又度过了二十三个春秋。尚佳氏一生经过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可谓是一位见证了历史的老寿星。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八月二十八日,豫嫔尚佳氏薨逝,享年82岁,就在当日辰时,豫嫔的遗体便移至吉安所,并在申时殓入金棺。

她是道光帝后妃中活到最后,享年最高寿的后妃,也是道光帝所有后妃中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九月十八日公元1897年10月13日寅时,豫嫔的金棺奉移慕东陵,九月二十二日辰时,豫嫔金棺奉安在慕东陵妃园寝中,其葬位在慕东陵最后一排最西端。

因为她去世的最晚,所以尽管是嫔位,也依然被葬在了最后排最西端,与乾隆帝的晋妃情况一样。

第七位:通嫔(纳喇氏)寿81岁

纳喇氏,监生常素保的女儿,侍奉圣祖康熙的时候是贵人。

她在康熙十四年到康熙二十四年,这十年内是她的承宠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她生后生下两子一女,之后便在康熙帝的后宫之中默默无闻,位份在康熙时期一直就是贵人,再没有晋升。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乙丑二月十六日午时,通嫔生下康熙帝的皇六女固伦纯悫公主。

她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虽然生前受封和硕纯悫公主,死后晋封为只有皇后之女才能享受的“固伦”之称,但是却也为之付出极大的代价。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22岁的公主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并在九月初三远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

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三月二十四日,通嫔远嫁的女儿和硕纯悫公主去世,年仅25岁。通嫔与女儿分离不过五年的时间,便与她天人永隔。

雍正二年六月,因其女婿喀尔喀台吉策凌立有军功,特晋尊通贵人为皇考通嫔。这是她入宫封为贵人后的第一次晋封,隔了将近五十年。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六月二十三日,通嫔薨逝,享年81岁。她虽然一生坎坷,却依然高寿,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心怀宽广才能得享高寿。

第八位:荣惠皇贵妃(西林觉罗氏)寿78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1)

西林觉罗氏,咸丰六年农历八月初八日公元1856年9月6日出生,满洲镶蓝旗人,主事罗霖的女儿,原任七品罗定的曾孙女,原任笔贴式吉卿的孙女,她是清朝同治皇帝的妃嫔之一。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参加大选后封为瑨贵人,十月正式册封,这一年她十七岁。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11月,奉两宫皇太后的懿旨,西林觉罗氏晋封为瑨嫔,之后她的丈夫同治帝就驾崩了,这一年她刚刚十九岁,就成了同治帝的遗孀。

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特降懿旨晋封西林觉罗氏为瑨妃。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封西林觉罗氏为贵妃。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光绪帝驾崩后,宣统帝继位后尊封西林觉罗氏为皇贵妃。

民国二年二月初五日,溥仪尊封西林觉罗氏为荣惠皇贵妃。

民国二十二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公元1933年5月18日,荣惠皇贵妃薨逝,享年78岁。上谥为:敦惠皇贵妃。她是同治帝所有后妃中最后一个离世,享寿最长的妃子。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她与先去世的敬懿皇贵妃一同葬入清东陵的惠陵妃园寝内。

第九位: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寿77岁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2)

赫舍里氏,咸丰六年六月初一公元1856年7月2日出生,满洲镶蓝旗人,知府崇龄的女儿,同治帝的妃嫔之一。

同治十一年十月,参加大选后册封赫舍里氏为瑜嫔,这一年她17岁,地位仅在慧妃富察氏之下,和珣嫔同级别,位高于瑨贵人西林觉罗氏。她们几个都被安排在皇后和慧妃入宫后一个月才入宫。

瑜嫔身材苗条,冰肌玉质,花容月貌,是四位皇贵妃中最漂亮的,而且聪明机敏,精通文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瑜嫔容貌美丽,颇有心计,同治帝在和皇后恩爱之余,也会时不时的临幸她。由于西太后强令同治帝“爱其不爱之妃”即慧妃,并对皇后加以干涉,同治帝气恼之下一度丢开所有的后妃去寻觅花问柳,也导致瑜嫔三人和皇后,慧妃一起,饱尝到了寂寞的滋味。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同治帝病重,两宫太后大封后宫妃嫔以祈福,瑜嫔也被晋为瑜妃。但很快同治帝就驾崩了,年仅19岁的瑜妃不得不就此成为年轻的寡妇,成为了同治帝的遗孀之一。

在以后漫长的宫廷岁月里,瑜妃在后宫里过着无痛苦却极其郁闷的日子。西太后慈禧对于瑜,珣,瑨这些同治帝的遗孀们很少关注,没有什么大事,也从不召见她们。这几个年轻守寡的女子就成了后宫中最年轻的太妃们,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西太后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赫舍里氏被晋为瑜贵妃,生活待遇再次有了提升。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西太后挟持光绪帝和皇后瑾妃出逃并在行前害死了珍妃,却将同治帝的所有遗孀包括慧妃在内全部丢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灭。

瑜妃无可奈何,尽力打起精神稳定宫中下人,关门护卫,并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来商议对策。幸运的是联军并不入后宫抢掠,统帅“见了穆宗瑜妃,犹致敬礼”,宫中众人都没有受什么伤害。此事成为瑜妃一生最闪光的一点。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光绪皇帝刚驾崩后四天,宣统皇帝就尊封她为瑜皇贵妃。

公元1913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五,废帝溥仪又尊封赫舍里氏为敬懿皇贵妃。

公元1932年2月3日辛未年腊月二十七,敬懿皇贵妃薨逝于东城麒麟碑胡同平寓,享年77岁,伪满朝廷上谥号为:献哲皇贵妃。

清庭为她举行了奉移礼,按照清代宫内旧制皇贵妃的丧礼办理,23日举行奉移礼。场面空前隆重,这也是出现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后一次皇家葬礼。

在北京街头大有万人空巷之势。一时车马塞途,路边摊贩一律停业,公安局,保安队,宪兵及卫戍部队都来参与维持秩序。

葬礼过后,献哲皇贵妃棺椁暂存在柏林寺安放。公元1935年3月14日寅时,敬懿皇贵太妃和1933年去世的荣惠皇贵太妃的遗体分别起灵,安葬在清东陵惠陵妃园寝内。她们二人也是同治帝所有后妃中最后入葬的后妃,也是享寿最高的两位太妃。

第十位:悫惠皇贵妃 (佟佳氏)寿76岁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3)

佟佳氏,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八月出生满洲镶黄旗人,她是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佟国维的庶女,孝懿仁皇后的妹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也是妻妹。康熙帝的后妃之一。

册封佟氏为妃的册文

册文曰:朕惟化理始自壸仪、端重温恭之选。德教彰于妇顺、实资赞翼之功。爰锡丝纶,用昭典制。尔佟氏诞育名门,夙标令问。柔嘉中节。敬慎含章,娴诗礼之风、克播清芬于彤管。协珩璜之度、宜加宠锡,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妃。尔其益懋恪勤、率嫔嫱而敷内治。长怀谦谨、顾典册以答新恩。钦哉。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十二月,佟佳氏32岁的时候册封为贵妃,当时康熙帝的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已经先后去世,中宫并没有皇后,所以贵妃其实就是后宫之首。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晋尊佟佳氏为皇考皇贵妃。

因为她在晚年和温惠太妃瓜尔佳氏一起抚育过幼年的弘历,后来乾隆帝念其抚育恩情。

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十一月,又晋尊佟佳氏为皇祖寿琪皇贵太妃。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四月初一日,寿琪皇贵太妃薨逝,享年76岁。初三日,乾隆帝亲视寿琪皇贵太妃出宫致祭,五月上谥号为:悫惠皇贵妃。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4)

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辰时,奉安在 景陵皇贵妃园寝,即双妃园寝内东侧宝顶中。她的陵寝是清代所有后妃中等级最高的规格。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5)

清朝十大长寿秘诀(清宫里的十大老寿星)(26)

景陵皇贵妃园寝的两座宝顶

以上十位清朝的老寿星们,她们各自的人生境遇不同,却都可以得享高寿,只能说明在宫廷生活的压力下,她们泰然自若处世不惊的态度,是让她们拥有了比普通嫔妃活得更久的原因之一。由此她们也靠着长寿成为了清宫里辈分最高的“老寿星”。

无论是享尽天伦之乐,齐人之福的崇庆皇太后和康熙帝的定妃,还是同治帝年轻丧夫守寡的珣瑜二妃,又或是拼谁活得更久的乾隆帝婉嫔陈氏和雍正帝的纯懿皇贵妃耿氏,还是抚养过幼年弘历的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和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以及道光帝的豫嫔尚佳氏和康熙帝的通嫔纳喇氏,尽管她们的人生历经坎坷,或是无子无女,或是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也依然活到了高寿的年纪。这就说明无论身处于何种境地,保持心态很重要,这也是她们可以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