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堪坑村慈恩寺(三明行迹将乐含云寺)

明弘治十八年版《将乐县志》载:“含云寺:在县西隅。四山环峙,云气氤氲,故名。唐有异僧结庐其中。宋建中靖国间,开辟为寺。杨文靖尝读书于此。”“文靖”即杨时谥号。

清乾隆三十年版《将乐县志》载明《洪武二十七年重建黄闻碑记》云:“含云禅寺,其始建于前唐间。有异僧经此,睹山之形胜,遂构庐以居。时贤相与辟地建刹。以山多茂木,常雾霭蔽翳,故名之曰‘含云’。是后,衣钵相属,代不绝人。至宋建中靖国间,有禅师庆真者,得宗旨于江西泐潭禅师,乃大振宗风,益新轮奂。当是时,闽之上游列刹相望,而是寺实称最。里之先贤杨龟山亦创楼读书于此。”

明朝将乐县玉华都人吴复(曾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有诗赞曰:“岚烟销尽翠屏开,萝磴清幽半是苔。孤鹤巢边松偃蹇,白云栖处路萦回。清秋古戌风高阁,半夜疏钟月满台。中有前朝僧寺在,先贤从此读书来。”

福建三明堪坑村慈恩寺(三明行迹将乐含云寺)(1)

含云寺 三明市社科联供图

含云寺住持俗名萧庆真,14岁弃家为浮屠,19岁受戒,得法于江西泐潭禅师,是位颇有名气得道高僧。庆真大师经常勉励杨时要好好学习,并以浅显事例向杨时传授深奥佛学禅理,由是杨时与庆真大师结下深厚友谊,且对杨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杨时《含云寺晚归寄真师》诗曰:“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澈有余辉。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杨时《含云寺真祠遗像记》中亦记述与庆真禅师情谊。

福建三明堪坑村慈恩寺(三明行迹将乐含云寺)(2)

杨时 三明市社科联供图

杨时曾在含云寺旁建有“读书楼”,并在此读书讲学。

杨时潜心经史,研究周敦颐开始、二程奠基、以讲义理为内容的理学,23岁就写出鸿篇巨著《礼记解义》。宋仁宗九年,24岁杨时考取进土。25岁时,朝廷授其汀州司户参军,但称病未赴任,继续在含云寺讲学,并著《列子解》。48岁,辞官回乡居住期间,多部杨时年谱记载:“元符三年(1100),先生四十八岁。讲学含云寺。作《勉学歌》示诸生。”勉励学生要爱惜光阴、勤奋学习、淡泊名利。

清初无锡东林著名学子、东林书院山长高世泰建“再得草庐”读书讲学,缅怀杨时先生。沙县罗从彦、顺昌廖刚、武夷山章才邵等,都曾到含云寺向杨时求学。(作者:肖胜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