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

姓名:刘彻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1)

汉武帝刘彻

国号:汉

谥号:孝武

庙号:世宗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

陵寝号:茂陵


姓名:李隆基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2)

唐明皇李隆基

国号:唐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

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年号:开元、天宝

陵寝号:唐泰陵

隋炀帝,谥号本有褒贬

谥号,产生于周朝,由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谥号有褒贬,大致分为三类:

  •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

  •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灵”表示“乱而不损”。

    “下谥”中还包含“恶谥”:比如“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 中谥,即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从谥号诞生到隋朝至,无论是周天子还是皇帝均称谥号,比如周文王、汉武帝、汉灵帝、晋惠帝、隋炀帝等。

2、史称李隆基为“唐玄宗”,“唐”为国号,“玄宗”为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是皇帝驾崩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唐朝以前,每个帝王都有谥号,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3)

唐太宗李世民

比如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

然而,从唐朝开始,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而且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

比如李世民,最初的谥号是“文”,本该称“唐文帝”,但其子李治后来把谥号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开了加长谥号的先例,从此谥号不再有恶谥,成了歌功颂德的载体。

由于从唐朝开始谥号越来越长,且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对皇帝的称呼便称“庙号”了。

3、尊号,就是为了尊崇皇帝,朝廷为之所上的称号。

尊号始于秦代,唐以前,天子只是尊称皇帝,并尊称称先帝为太上皇,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并无其他称号。

但从唐朝开始,阿谀奉承者,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后追加者。比如如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李治称天皇。

至李隆基时,宰相率百官上为皇帝尊号,开始成为常制。

李隆基的尊号,先天二年(713年)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742年)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七年(748年)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八年(749)再加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十二年(753年)复加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尊号完全为了歌功颂德,没有任何意义。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4)

乾隆的尊号最长

尊号最长的是乾隆,被尊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竟多达二十三字。

4、年号,本是我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我国第一个年号便是汉武帝的”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年号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有年号14个。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5)

李治和武则天

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年号与皇帝在位时间相始终,于是历史上从明朝开始用年号称呼本朝的皇帝。

比如洪武、永乐、崇祯、康熙、雍正、乾隆等,均是用年号称呼皇帝。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6)

大明年号表

5、帝号,包含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是对皇帝称呼的总称。

6、刘彻的茂陵和李隆基的唐泰陵都是陵寝号

历代帝王的谥号和庙号的由来(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7)

汉武帝茂陵

陵寝号:陵寝是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陵寝号便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对皇帝陵墓所上的名字。

开国皇帝之陵一般都称为“长陵”,而以后的皇陵则要依其生前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茂、义、康、显节、高平等陵。

皇陵也有以地方命名的,如汉文帝的霸陵,而随着世易时移,这样的陵寝号便逐渐变成了地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