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文化遗址(西安文化遗产西安半坡遗址)

西安半坡文化遗址(西安文化遗产西安半坡遗址)(1)

半坡氏族聚落是典型的原始社会形态,其社会管理与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他们群居在一起生活,有许多族众,有主持族群事务的酋长,应该也有主持祭祀的巫师,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同,其社会地位总体上平等,但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

1.民主管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氏族内部是以女性来计算世系的,女性受到普遍的尊敬,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氏族内部实行民主化管理,许多重大事务如选举酋长、解决纷争等,都是通过全体成员参加集会,进行民主讨论来解决。酋长是由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的,负责组织生产和管理氏族内的日常事务。他们勤劳勇敢、能力出众,竭忠尽智为氏族办事。酋长与氏族成员一律平等,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每个氏族或家庭都有一座大型房屋,作为公共集会的场所。半坡聚落的大房址居中,在其周围的小房址均门朝大房址,正是这种社会形态的反映。大房址应该是氏族首领和氏族会议的场所,其他地方当为氏族成员住所。

2.家族分居:如前所述,半坡聚落的房子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房子的面积90—150平方米,中等房子30—40平方米,小房子12—20平方米。小房子居于大房子的周边,说明氏族社会酋长制之下,聚落之中也分居着不同的家族,或几人居于小房子,或十数人居于中房子,他们分门别居,各自存在。

3.丧葬风俗:根据考古发掘的结果显示,半坡聚落的成人死后实行土坑葬,小孩夭折实行瓮棺葬。半坡的公共墓地设在聚落的北部,所葬者基本上是成人。在考古发掘的该地一处墓地中,共发现174座成人墓葬,大都成群纵横排列,有规律地分布着,前后左右间距在0.5—1米不等。墓式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人头骨向西的计有157座,居多,其余的向北的有9座,向南的有7座,向东的仅有1座。

半坡人葬制有单人一次葬和二次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直肢葬和屈肢葬。根据半坡墓地的发掘得知,半坡人流行单人一次葬,二次葬是少数,仅发现5例,2人和4人合葬的各发现1例。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计有155座;俯身直肢葬有15座,屈肢葬仅有4座。

半坡时期,由于环境、医疗、营养等各种原因,小孩子的夭折比较常见,他们死后没能进入公共墓地,相对集中埋在房子旁边。半坡的小孩瓮棺葬发现了73座,其中有6座在居住区外,其余67座均葬于居住区内的房子旁边或附近。在居住区内的67座瓮棺葬中,几乎有一半密集分布在两个地区,形成两个瓮棺葬群,一群13个,一群30多个。葬具以瓮为主,另用陶盆或陶钵作为瓮棺的盖子,并常在瓮底或盆、钵底部凿一小孔。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据推测应该是小孩子死后没有资格进入公共墓地,只能葬在居室旁边,主要是为了防止孩子尸体被野兽所伤害,也可能是一种无奈之举,也可能是一种心灵寄托。

4.分别式陪葬:半坡人死后有随葬的风俗,面且随葬品多为陶器、石器、骨器和装饰品,其中以日常生活用的陶器为主,也有一些石制骨制的生产工具或装饰品以及粟米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墓葬里都有随葬品,他们实行分别式陪葬。

在所发掘的174座成人墓葬中,只有71座墓有随葬品,而且全都是仰身直肢墓葬,每座墓出1—10件不等,常见的是5—6件。主要是陶器,共出土308件,其他器物罕见。墓内陪葬的陶器有一定的组合,主要有四种∶(1)钵、罐和尖底瓶。(2)钵和尖底瓶。(3)钵、罐和壶。(4)钵和壶。其中前两种陶器组合流行于早期墓葬,后两种陶器组合流行于晚期墓葬。俯身葬、屈肢葬没有随葬品。小孩死后基本上没有陪葬品,在所发现的瓮棺葬中除1座瓮棺内发现随葬1件小陶钵外,其余均未发现随葬品。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M152小孩的墓葬,不是用瓮棺而是用木板作葬具,而且是葬在公共墓地里,随葬品也特别丰富,有陶器、石珠、石球、耳坠等79件,在钵内还有粟粒遗迹。

这种分别式陪葬的寓意如何,而且与葬式关联,是否可以推论,半坡的社会分化已经出现,或许最初的社会层级已经成形,社会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并非人人皆可享有平等的待遇。M152的特例,绝非偶尔为之,其中一定蕴含着崇高的政治待遇。

5.原始信仰:半坡人有一定的信仰。成人墓葬尸骨的方向基本一致,是头朝西方,象征着原始的太阳崇拜;小孩瓮棺葬以陶瓮为葬具,葬具以瓮为主,另用陶盆或陶钵作为瓮棺的盖子,并常在瓮底或盆、钵底凿一小孔。大概是半坡人迷信“灵魂”的存在,小孔作为“灵魂”的出入口,或许是与家人“团聚”,或许也有还魂重生的期望,属于灵魂信仰的遗存。此外,成人墓葬的二次埋葬法,后人又称其为“洗骨葬”,既是一种风俗活动,也是通过这种活动体现先民对于死后安葬的一种信念。

半坡先民信仰天地神灵。在半坡遗址发现了一处祭祀坑,处于大房子旁的中心广场,位置在村庄的中心区。在祭祀坑的东南侧有两组陶器呈圆形堆在一起,其中一组有49个,多为鸡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组为数量更多更小的陶器。他们既不是实用器,又不是陪葬品。而且,在他们的南边约2米处,竖立着一个高约80厘米,直径约20厘米的加工过的石柱,显然既不是生产工具也不是其他用具。经过考古学家研究论证,这应该就是半坡人的祭祀形式,属于原始信仰的实物证据,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