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1)

沐府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剧中反清的大势力之一就是沐王府,其实所谓沐王府的沐家,封号不是王,而是国公,只因沐家在云南扎根200余年,伴随着大明王朝的始终,俨然成为云南地方上的藩王,所以尊称为沐王。沐家以外姓为高爵,实际主管一省军务200多年,共计十四世,这在中央集权加强的明朝是不能想象的,今天文史君就带大家看看百年沐家。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2)

沐府

一、认了好爹的沐英

大明建国之后,云南还在元朝梁王割据统治之下。洪武十四年(1381)八月,朱元璋决心武力解决西南问题,遂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商讨详情。会议决定出动明军24万,户部、兵部出大明宝钞40多万,布棉34万4千匹,充分保证将士们吃饱穿暖。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3)

朱元璋

明军征滇,可以说占尽了优势,天时上,明军有天命正统BUFF加持;地理上,云南偏安一隅,临近几省全被明军占领,以云南一省之力,对抗大明王师,犹如以卵击石;人数上,此次平滇出兵20多万,这些都是参加过对元战争的一线士兵,兵锋正盛,后勤又有充分的保障。如此一来想败都难。

既然征滇是板上钉钉的赢,那派谁去平滇,就等于白送给谁一个天大的功劳!朱元璋的旧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请缨出战,最后平滇这块馅饼还是落到了淮左勋贵手中,主将是傅友德,副将是蓝玉和沐英。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4)

《奢香夫人》中的傅友德

和其他淮左勋贵相比,沐英在反元斗争中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沐英运气好,自小是孤儿,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是朱元璋最亲信的外姓。平滇这么大的功绩自然就落他的手中。果不其然,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明军就攻下了大理,平定了云南全境。

二、沐家开始扎根云南

云南离京师较远,且少数民族众多,又临近番邦,蛇虫鼠蚁、地形崎岖、瘴气弥漫,这一切不利条件都限制了大明中央对云南进行编户齐民。所以在云南治理上,朱元璋犯了难。其实在拿下云南的洪武十五年,同内地一样,云南设立了布政使司和卫所,但效果不佳,云南版籍被地方土司藏匿起来,地方土司完全不买布政使的帐。加上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土司叛乱事件,驻扎云南的明军东征西讨,疲于奔命,朱元璋被迫重新思考云南的统治。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5)

朱元璋

洪武十六年(1393),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朱元璋终于做出了选派“名臣重望者”镇守云南的决策。自此该项政策成了有明一代不曾变过的国策。

“名臣”是谁?现在云南的三大将是傅、蓝、沐,从亲近程度上,只能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因为一旦选外人镇守天高皇帝远的云南,很容易发展成分裂势力。所以当年朱元璋就将傅友德、蓝玉二将召回,明确让沐英镇守云南。由此开启了沐家和云南200多年的恩恩怨怨。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6)

影视剧中的蓝玉

三、沐家的光辉期——前三代

自洪武十六年沐英正式“镇守云南”开始,明朝在云南的体系实际发生了大变动,虽然布政使司还存在,但最高权威变成了将军沐英,实际就是军管云南。沐英是云南地方最高权威,有一切行政决定权,驻扎各府县的将领也能干涉地方行政。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7)

明军

洪武十九年(1386),沐英上书请求屯田云南,其屯田政策是三戍七屯、且戍且屯,屯田范围遍及云南各地,以屯田兵充当镇压力量,这么一搞,既可以让明军自给自足,又加强了本地的弹压能力。此举赢得了朱元璋的连连称赞,说屯田可以“紓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屯田制遂在云南广泛实行起来,也正是此举让朱元璋觉得沐英这小子能成事,就更放心让他镇守云南。

至1392年沐英去世,云南已经屯田百万亩,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沐英在世时还曾招商引资,吸引江南商人来滇,沟通了江南市场;开发盐井,增加税收;疏浚河道,发展交通航运业;增设学校,发展教育;羁縻土司。如此这般,云南从一个偏远蛮荒之地变成了富足安定的省份。朱元璋念其功劳甚大,遂让其后代以军衔继续镇守云南,此时沐家的爵位是西平侯。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8)

云南的农业

洪武三十一年(1398),沐英次子、第三代家主沐晟镇守云南时期,沐晟平定了越南叛乱,维护了祖国统一,以此功,朱元璋特封沐晟为黔国公,世袭罔替,永镇云南,沐晟实为第一代黔国公。这个黔国公只是爵位,没有实权,沐家能在云南扎根的最主要原因是自沐英起,沐家世袭垄断了云南最高军事长官一职,这才是沐家的实权和根本。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9)

云南黔国公祠堂

四、沐家平稳发展期——第四代至第五代

沐晟死后,其子沐斌虽然继承了黔国公位,但因其年幼,就由旁系沐昂暂时摄政。沐昂虽然实际统治云南,但没有国公之名,所以他不被算在沐家国公十四世内。

沐昂也是能人,他统治时期将军管改为官治。因为当时云南归附已久,当地土司也习惯了明朝的统治,不再闹独立,沐昂根据这一新情况,开始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了屯田数量和各地驻军,同时轻徭薄赋,缓解民力,朝廷文官权威逐渐加大,地方驻军兼管行政的权限被取消。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10)

云南丽江木氏土司

沐昂死于正统十年(1445 ),“滇人为之罢市”。之后沐斌正式主导云南,但沐斌去世也早。其子沐琮承袭国公,但也是因为年幼,依旧由沐家旁系沐璘、沐瓒相继摄政。所以从沐斌到沐琮,名为两代,实际经历了5位领导,而这5人都是儒将,对儒家文化极度推崇,就是在他们主政时期,云南文化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五、衰落期——第六代至第十三代

沐家从第六代开始,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同大明中央王朝的腐败一样,云南土皇帝沐家也进入了昏乱时期。

如果说前几代国公虽然军事控制云南,但对云南布政司等文官还是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尤其是沐昂开启的文治时代,沐家和布政司相互配合,布政司管理具体政务,沐家不对其过分干涉。但到了第六代国公沐昆时期,沐昆以贿赂中央宦官得势,真正将云南变成了沐家小朝廷。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11)

明朝太监

此后的几代黔国公更是以奢侈害民为乐,比如嘉靖八年(1528),当时的国公沐绍勋擅自发动民夫开矿,结果山崩,死亡民夫“不可胜计”。沐绍勋还经营副业,勒索百姓,贪污国币,肆意扩充田庄。穆宗、神宗时期的沐朝弼更是混账,“残忍无亲,暴横不道,抗违明旨,拘留母、嫂不遣”,按照《神宗实录》的解释,“不遣”就是通奸。

配合着明末乱局的到来,云南也进入了大动乱时期。万历三十五年(1607),云南土司叛乱,当时的黔国公沐叡率领的明军屡战屡败,导致昆明被围。天启时期,沐家傍上了魏忠贤,通过贿赂魏,沐家在云南的地位更是坚若磐石,朝廷的云南巡抚成了沐家的属官,沐家取得了在云南田庄收税的特权。

世袭亲王:世袭王公镇守云南(12)

魏忠贤

文史君说

至第十四代国公沐天波时期,如同明思宗振作精神一样,沐天波也痛感祖宗积弊,想要匡扶大厦。但此时云南诸路土司反叛,沐天波独木难支,最终云南易手于军阀,沐家在云南权威不在。随着永历政权的建立,沐天波对永历帝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沐天波跟随永历帝入缅,但1661年在咒水,缅甸土蛮袭杀了沐天波;吴三桂在云南又对沐家旁系进行屠杀,沐家的辉煌随着南明的灭亡而灰飞烟灭了。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黄宗羲:《永历纪年》,上海书店, 1982年。

《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本·明末滇南纪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