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斯巴达人为什么那么强(斯巴达人七岁成战士)
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叶,为了解决国内的种种矛盾,罗马人想到了去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于是,派出了一个3人考查团去希腊学习,这个考查团先后来到了雅典和斯巴达,这是当时国力相对强盛的两个城邦,也是两个不同政体的代表,雅典以民主著称,斯巴达以强权著称。
咱们先来说一说雅典的民主吧,最能说明雅典民主的是“陶片放逐法”,所谓的“陶片放逐法”就是市民可以将自己希望放逐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在市民大会上进行投票。只要票数过半数(又一种说法是只要够6000块陶片),就有权把市民认为其权威和权力将会威胁到雅典的市民逐出国外10年。
“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悌尼改革的内容之一,这是世界史上第一个由普通市直接参与国政的事例,被称为“直接民主政治”。这项法律制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独裁,而且,用这种平民投票的方式来完成,一方面发扬了民主的精神,另一方面又使体制系统得到了一种自我净化。
这个法律的实施,最大限度的让平民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但也让雅典很多的高官因此被放逐到国外。比如在陶片放逐法制定后大概20年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雅典政界重量级人物阿里斯德岱斯在一次陶片放逐投票现场,被一个男人叫住了。
这个人是个外地人,也不认识阿里斯德岱斯。他递上一枚陶片对阿里斯德岱斯说:“对不起,能帮我写上阿里斯德岱斯的名字吗?我不会写字。”阿里斯德岱斯问这个男人阿里斯德岱斯做了什么坏事。
那人摇摇头说:“不知道。我都不认识他长什么模样,只是满世界听人说阿里斯德岱斯是个大人物,是正义之士什么的,我只是听烦了。”结果,阿里斯德岱斯就老老实实地在男人递过来的陶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年,阿里斯德岱斯被雅典驱逐出境。
再来说一说斯巴达。斯巴达是一个以军事著称的城邦,斯巴达人的日常生活更是以军务为至高目的。从孩子一出生,长老们就要对孩子进行检验,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平安地长大,不够健壮的孩子当即会被抛弃或沦为奴隶。
而身体健壮的婴儿由父母抚养到6岁,一满7岁,便要离开父母开始集体生活。他们与其他身体健壮的同龄人一起生活,主要是参加以体能训练主为的培训计划,其目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然后,从20岁起就开始服兵役,直到60岁退役,这期间,30岁之前必须义务过集体生活,哪怕是结了婚,晚上也必须回到兵营。对于斯巴达人来说,最高的美德就是勇敢、服从和爱国心,所以,斯巴达人过的是一种军事化的生活。
通过以上对雅典和斯巴达的介绍,这两个城邦的政体特点我们就一目了然。从雅典的“陶片放逐法”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当时雅典的政治环境确实是非常的民主,任何一个平民都可以随意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的去看一看这每个平民,比如他们是否都具备起码的政治判断力?他们行使权利的出发点又是否正确?他们的行为又是否担得起选举事件本身所应有的责任?
如果像故事里的那个平民,只是因为烦了、因为心情不好,就可以轻松的弹劾一个国家高层领导,那这是不是也太过儿戏、太不负责,但选举对于国家来说确立的是一个国家的走向和未来,这种儿戏式的不负责任,对国家来说绝对是一种灾难。
雅典的这种只要你是市民,哪怕你再无知,都会尊重和保护你的权利的做法,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来看这一点无可厚非,但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看,那么请问,国家的权利又是否受到尊重和保护。
而斯巴达做为一个军事强国,为了国家的荣誉,将国民都培养成战士,这无可厚非,做为一个战士,最高的任务就是服从命令,这也无可厚非,但做为一个自由的个人,这所有的无可厚非都成了强权压制。
从这两个国家的政体来说,他们都是依据自己国家的情况而选择制定了不同的政体,在这一点上,不论是雅典的民主,还是斯巴达的强权,都是各国自己的选择。那么,问题摆在了罗马人的面前,是学习雅典的民主还是学习斯巴达的强权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