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

古代曾涌现过很多优秀的才子,他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年轻时也都是踌躇满志、气度不凡。可是老天爷经常会有意磨炼人们的意志,让才子们在宦海中历经风波,又让其人生道路变得坎坷崎岖,最后才终于被后世认可和敬仰。

北宋就有很多诗人命运多舛,虽然足够优秀,又极其努力,却总是遭遇困境和挫折。当贬谪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当前途已经极其渺茫,这些才子依然非常珍惜人世间的美好情谊。下面分享黄庭坚大病初愈,题写了两首绝句,语言幽默,却满溢深情厚谊。

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1)

病起荆江亭即事二首(其一)

北宋:黄庭坚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北宋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徽宗继位。新皇帝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了宰相章惇,然后又召回了很多受到章惇排挤的官吏。当时黄山谷也有幸被改任为舒州知府,可是由于身上长了痈疮,只好卧床休息,心里却想起了很多往事。等到病情稍微好转,他就题诗表达了自己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坡先生的赞赏,黄庭坚是苏门弟子,也与苏轼是至交好友。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受尽了苦难,诗人虽然非常同情,却无能为力。此次大赦归来,诗人也同样希望先生能够早日回到朝堂,施展其超凡才华。

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2)

诗的前两句高度评价了苏轼的才学,“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作者认为如果以文章论,东坡先生堪比唐代的杜甫和韩愈;若是谈到拟写诏书,苏轼又毫不逊色于唐代的宰相陆贽。“无遗恨、倾诸公”,表达出山谷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他相信东坡先生不愧为北宋的奇才。

后两句抒发议论,“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诗人觉得,当今玉堂急需能手学士;而这位能手,非儋州的苏老头子莫属!玉堂,即朝堂;秃鬓翁,指苏轼被贬儋州时已经两鬓斑白、头发稀疏。

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3)

可惜东坡先生并未读到黄庭坚的这首诗,也再无机会回到京城了。因为他虽然正准备北返,却在途中就不幸离世。后来黄庭坚听到这个噩耗之后,茶饭不思、悲伤不已,他痛惜大宋王朝失去了一位柱国之才,人世间更少了一位文学巨匠。

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4)

病起荆江亭即事二首(其二)

张子耽酒语蹇吃,闻道颍州又陈州。

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

张耒也是苏门弟子,由于受到苏轼的牵连而四处漂泊,晚年生活尤其凄惨。他曾经几个月都没有闻到肉味,衣服上也打满了补丁,可谓穷困潦倒之极。

张耒生活艰苦、心境恬淡,当秦观、苏轼、黄庭坚、晁补之都先后撒手人寰时,他虽然泪流不止,但依然健在。黄庭坚与张耒的关系一直很好,彼此之间经常互相调侃。这首诗就是诗人有感而发,怀念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5)

前两句简单地交代了张耒的大致情况,“张子耽酒语蹇吃,闻道颍州又陈州。”黄庭坚深知他喜欢喝酒,而且还经常耽酒误事。张耒还有点口吃,说话不太流利。他诗学白居易,虽然朴实平易、不尚雕琢,却深受东坡先生的赞赏。

苏轼有一次要前往杭州赴任,便来到陈州与苏辙告别。张耒得知这个消息,就特地赶到陈州去拜见先生。苏轼非常喜欢他的才学,还向朝廷引荐过他。后来苏轼担任颍州太守时,张耒曾顺路前去看望恩师,又得到了苏轼的悉心教诲。

黄庭坚八句诗(黄庭坚大病初愈)(6)

第三句抒写作者的赞美之意,“形模弥勒一布袋”。诗人想念张文潜,因为对方身体较胖,诗人戏言其长得像布袋和尚,真乃是弥勒佛的化身。这样的调侃正表现出山谷与张耒的关系非常亲近,也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黄庭坚细腻地描写了张耒的很多缺点,却并非要故意贬低对方,而是为读者展现了一位可爱和真实的诗人形象,同时又传达出诗人与其密切的关系。最后作者不吝赞美之词,“文字江河万古流”,山谷非常欣赏张耒的才华,并相信他的诗文必将流传久远,并恒久不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