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韩信一生有三大失误)
韩信,号称“兵仙”,他天生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甫一出山,便名震天下。随后他自领一军,开辟第二战场,他连续歼灭赵、燕、齐等割据政权。在齐地击杀楚军20万,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随后,他与刘邦会师于垓下,使用十面埋伏之计打得西楚霸王项羽走投无路,为大汉攻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令韩信想不到的是,刘邦得了天下后便立即翻脸不认人,他设法将韩信骗入长安,并软禁了起来。后来他的妻子吕雉又借口韩信勾结敌人谋反,将其杀死于宫中,留下了“鸟尽弓藏”的传说。
那么,韩信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死路呢?在笔者看来,他一共有三大失误!
误提一个要求:不该逼刘邦立自己为齐王
公元前203年,韩信率军伐齐。当时汉使郦食其已经劝服了齐王,因此齐国对韩信根本没有防备,因此韩信长驱直入,迅速灭亡了齐国。然而韩信的盖世奇功却害惨了郦食其,导致这个“荥阳酒徒”被齐王烹杀。对于韩信的妄为,刘邦虽然很生气,但并没有说什么。随后,韩信击败龙且的20万楚军,最终帮助汉朝全据齐国。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利令智昏的韩信却犯傻了,他向刘邦提了一个极为苛刻的要求。当时刘邦被项羽困于荥阳,局势万分危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韩信却给刘备写了封信,信中说:“他说齐国人反复无常,叛服不定,不立个齐王不足以镇住他们。因此,他希望刘邦能立自己为假齐王。”看到信后,刘邦气不到一处来,骂道:“我被敌军围困,你不来救援,反而还逼我立你为王,这是何居心?”
就在刘邦准备发火时,站在两篇的陈平和张良各踩了刘邦一脚,刘邦瞬间心领神会:“大丈夫做什么假王?要做就做真王。”于是他亲拟诏令,封韩信为齐王。韩信逼刘邦封自己为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智的行为。以韩信的威望与实力,怎么可能镇不住齐国?他之所以找刘邦要“王爵”,就是因为他自恃功高,想找困窘中的刘邦多要点好处,这是一种极没有情商的行为。原本,刘邦、韩信之间君臣和睦,却因为这件事第一次出现了裂痕,而韩信的悲剧正是从这时起埋下的。如果韩信没有那么骄横,又怎么会逐步失去刘邦的信任呢?
误拒一个建议:不该不听蒯通的建议
蒯通是齐国著名的智士,他在韩信攻打齐国之时,加盟了韩信。就是在他的建议下,韩信才无视郦食其的死活,攻灭了齐国。此时韩信已经攻占关东广大的地区,与刘邦、项羽已呈鼎足之势,他倾向于谁,谁就会赢得楚汉之争。于是,项羽派说客武涉出使齐国,希望韩信背叛刘邦、割据自立。
蒯通曾用相术说服韩信,他说:“我看你的脸平平无奇,最多做到侯爵,而且命运非常险恶;但背部又非常尊贵,有帝王之相。”韩信问:“你是什么意思呢?”蒯通回答:“如今楚汉交战正酣,都以精疲力尽,而大王秣马厉兵多时,可谓是兵精粮足。如今刘邦、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你手里,只要你出兵西向,楚汉都得俯首称臣!”
韩信一听,竟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能有今天都是汉王的恩赐,怎么能背叛他呢?”蒯通急了:“你现在功高不赏,再不为自己做打算,就有灭族之祸。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然而韩信还是不听。最终事实的发展诚如蒯通所言,韩信被刘邦关进了监狱,他痛苦地说:“我当时听蒯通的意见就好了。”
误信一个流氓:不该盲信刘邦
诚然,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刘邦,韩信可能一辈子就是个小军官,永远做不了大将。因此,韩信虽然桀骜不驯,但对刘邦仍有种盲信。韩信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能得天下很大程度都是拜他所赐。因此,韩信认为刘邦肯定不会动自己。然而韩信失算了,刘邦本来就是个无赖,不讲信义,他为了逃命,连儿女都能踹下车,更何况非亲非故的韩信?
汉三年(前204年)六月,当时被项羽打得狼狈不堪的刘邦逃到韩信的军营,趁韩信睡觉,径直夺走了他的精兵,留下了干瞪眼的韩信。都说吃一堑长一智,韩信被刘邦坑了一次,理应对他有所防备,然而韩信却偏不。垓下之战后,汉军刚战胜项羽,刘邦就派亲信驰入韩信军中,夺走了他的所有精兵,并将韩信由齐王该封为楚王。
即使到了楚国,韩信的军事才能仍让刘邦如芒在背,于是他听从陈平的计策,又坑了韩信一把。当时刘邦带兵巡行至楚地,要韩信过来朝见。韩信的属下均认为刘邦图谋不轨,希望韩信造反,结果韩信却说:“皇帝不会害我的!”结果韩信一到云梦,就被刘邦抓了起来,直到这时,韩信才对刘邦真正死了心。
其后,陈豨造反,心怀怨恨的韩信暗中与其勾结。吕后和萧何惧怕韩信作乱,于是将他骗入宫中,斩于长乐宫的钟室。临死前,韩信恨恨的说:“悔不听蒯通之言,才被人(刘邦)所诈!这都是天意啊!”韩信死后,他的家人也全被杀死。刘邦虽然对韩信恩重如山,但最终还是辜负了他,使韩信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