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1)

珍惜

一天

《我与地坛》有感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2)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3)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4)

请输入标题 bcdef

【 演讲者:杨敏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5)

作者: 杨敏

作品: 读《我与地坛》有感

个人简介: 杨敏,女,26岁,毕业于聊城大学文秘教育专业,现工作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自2016年9月来到检察院以来,以默默奉献的精神,勤奋工作的态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好评。

座右铭: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6)

丰富的情感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我与地坛》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7)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8)

1

作者简介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9)

2

作品简介

我与地坛

该书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个人感想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10)

由于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中隐藏着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面对如此从未经历过的痛苦,作者勇敢地选择了积极的面对它,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11)

对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要学会积极地、好好地把握它。这个社会并不缺少碌碌无为的庸人,缺少的是能够真正的摒弃浮躁、踏实工作、认真生活的人,人就是为创作价值而生,创作价值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美好而有意义,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不虚空。作者史铁生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通过深沉的哲学思考,渗透了生命的真谛,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变得不再畏惧死亡,而是能坦然地迎接死亡这一现实。

生命中的残酷和伤痛是不能选择的必然,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应珍爱生命,创造价值。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12)

史铁生从地坛“荒芜但不衰败”的景象中感受到这一系列有关生命的启发,感悟到有关生命的启发 。所以,他最终振作起来了。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而他却用自己的毅力与正确的态度打开了一扇窗。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13)

书香检察院悦读人生(检察微文珍惜每一天)(14)

最后,送给每一位听众:

当太阳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