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统编教材的研讨 从细节中发现语言组织规律

《灰雀》是统编三上第26课,全文主要讲了小男孩和列宁之间的对话,然后放掉了列宁喜爱的灰雀的故事。全文语言浅显易懂从主题展示的角度来看,对三年级的孩子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我们在备课和教学时,不仅要让孩子懂得文章的主题,更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通过组织语言,来表现这个主题的。

新颁布的课标,无论是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解读,还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表述,或是对语文课程的评价,其中“语言组织规律”这样的关键词出现了不止一次。实际上不止是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还是以往的课程标准,从学习母语的角度思考,“语言组织规律”始终都是关键词。从理解的角度学语文,从表达的角度学语文,“语言组织规律”都是核心关键词之一。

《灰雀》从理解主题的角度看,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要从这篇文章中寻找到一些“语言组织规律”。“语言组织规律”在一篇文章中可能不止一种,从教学的角度,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我们也许只需要一种。这种规律,有时比较明显,有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思考,才能发现。而这,正是教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在备课的时候,教学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规律的存在。

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要从何种角度来切入教学,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让教学过程显得更从容一些,更快捷一些。这个时候,我们既要立足新课标,更要把文本分析透彻。

备课本——从课后题中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如果单纯看《灰雀》原文,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切入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看本篇课文的课后题,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灵感。

学习统编教材的研讨 从细节中发现语言组织规律(1)

读出对话的语气,我们要考虑提示语是什么;他们对话时心理想什么,我们要看他说什么,因为言为心声;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特别是列宁喜爱灰雀,我们要找到他们喜爱的表现。三个课后题,似乎是三个角度,但是我们老师,作为语文老师,这个时候,要更敏感一些,要有整合的意识,要把三个课后题整合在一起,有个词语我们要敏锐的意识到,那就是——细节。我们看第一自然段:

学习统编教材的研讨 从细节中发现语言组织规律(2)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三只灰雀。明面上对三只灰雀的描写,的确是能看出列宁对它们的喜爱;除此之外。我们一定要看列宁的变现,这里有些词语我们要引导孩子重点关注这些词语:“每次”意味着必到,“都”意味着每次都不例外,“经常”意味着给他们带食物不止一次,相对于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词语才是真正能体现列宁对他们的喜爱。这才是“细节”,才是“语言组织的规律”,我们要敏感的意识到,并紧紧抓住,然后在教学活动中重点展开,充分感悟,哪怕是用一节课的时间,这才是课标中的——阅读与鉴赏。

当我们找到这些细节以后,以此思路,继续展开课堂教学——找细节。

学习统编教材的研讨 从细节中发现语言组织规律(3)

有了第一自然段的经验,学生再找的时候,估计会有些心理暗示,去寻找那些平常不太注意的地方,如果孩子们有这种意识,那他们就会学习了,不会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接着引导孩子去用心寻找。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把这些细节找到。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标点符号也可以表情达意,标点符号也可以是细节。

分析到这儿,我们继续往下看,再去寻找细节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学习统编教材的研讨 从细节中发现语言组织规律(4)

但是,我们一定要再分析的深刻一些,那就是我们把这些细节分析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对文章,对人物形象会有更深刻地理解。到此就结束了吗?不!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我们还没解决,只有完美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才能说对“细节”这个“语言组织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即理解了心理是怎么想的,才能更好地分角色朗读。

当我们找到了文章的细节,清楚了俩人对灰雀的喜爱之后,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他们彼此之间交流的时候,心理想的什么就会一清二楚,心理想的清楚了,分角色课文,读出他们的语气就会更到位。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编者提个建议,那就是在编排教材的时候,是否可以颠倒一下三个课后题的顺序。

分板块备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发现细节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列宁喜爱三只灰雀,并标出来相关词句,并做批注,在旁边写下简单的理解。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每天”“都”“经常”这样的词语。

3、找出这样的词语,说出自己的理解,并在旁边做批注,把刚才交流的成果写在词语旁边,再次加深理解。

第二板块 寻找细节

1、继续默读课文,像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都能体现出列宁和少年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找出来,标下来,并在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

2、全班交流,引导关注细节,尤其引导学生“标点符号”也可以表情达意,同样也是细节。

3、梳理总结,明白细节是什么,他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同样也可是一句话,一个段落,有时也可以是一处标点符号。

第三板块 根据细节,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1、读对话,想象他们说话彼此之间的心理活动。

2、根据刚才的批注,想象心理活动,并在人物的后面写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或者句子。也可以把心理活动直接写出来。

3、根据心理活动,读好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课后反思:课堂设计,关键是找到切入点,切入点找到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高。本节课的课后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但需要我们整合,特别是根据大的教学目标,进行大胆的整合。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独到的“语言组织规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