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套路消费犯罪吗(网络消费纠纷日渐增多)

齐鲁网聊城3月14日讯网络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随之产生的交易纠纷也明显增多记者从聊城市工商部门获悉,2017年,工商部门共受理网络消费投诉案件59件,所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七天无理由退货难落实、虚假宣传、发货不及时、实物与宣传样品差异大、商品质量不合格、假冒产品等方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商家套路消费犯罪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商家套路消费犯罪吗(网络消费纠纷日渐增多)

商家套路消费犯罪吗

齐鲁网聊城3月14日讯网络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随之产生的交易纠纷也明显增多。记者从聊城市工商部门获悉,2017年,工商部门共受理网络消费投诉案件59件,所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七天无理由退货难落实、虚假宣传、发货不及时、实物与宣传样品差异大、商品质量不合格、假冒产品等方面。

投诉的对象也涉及电商平台、“微商”及电视购物等,例如,对于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个人商户、“微商”等,缺乏完善的交易系统,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直接被删除或“拉黑”,很难找到商家,维权比较困难。因此,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对此,市工商部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些建议。

反复甄别,谨慎防范。网购时要货比三家,对同类商品多对比,多询问,对商品图片要细致分辨,搞清是实物图片还是商业美化图片,要以实物照片为准;对降价、甩卖、清仓打折等优惠活动,核实折扣价格的真实性,防止掉入消费陷阱。

选择正规网站和可靠支付手段。购物之前,检查网站是否有ICP备案号和工商红盾标识(一般在网站首页底部)。慎用二维码支付,要通过正规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支付。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对不熟悉的网站,不要轻易输入银行账号密码,不要轻易点击卖家通过短信、QQ、Email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

提防商家“低价陷阱”。谨防节假日期间先涨价后打折行为,不被表面折扣所迷惑;谨慎参与商家推出的“秒杀”“抢购”等活动,防止其利用劣质、假冒商品侵犯自身权益。

仔细验货查收。签收前要当面仔细查验,对不合格、与实物不符或差距较大商品,不予签收;遇到途中损毁、丢失问题,要及时和快递公司联系,保留运输单据凭证,积极维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