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感悟(谈生活中的边际效应递减)

经济学里有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学习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感悟(谈生活中的边际效应递减)(1)

举个例子,当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最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这种“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按通俗的说法就是……“过犹不及”!

先以美国的自由来说明这个概念。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把自由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国家,自由指的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框架内,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并且享受可能获得的好处。政府不会干预任何人的合法行为。

学习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感悟(谈生活中的边际效应递减)(2)

美式的自由一度让美国成为全世界精英荟萃、各民族争奇斗艳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是今天,疫情失控、枪击案频发、“零元购”、流浪者遍地等景象,都充分显示出过度地追求自由,必然会带来衰败。

具体来说,每一个社会都是由强势和弱势两类人群组成。能力巨大的强者不受控制地追求自由和成功,必然会占据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导致弱者的资源不断萎缩、生存空间被挤压、自由深受其限……这样矛盾自然凸显。

学习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感悟(谈生活中的边际效应递减)(3)

孩子是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一大敏感代表。在最近爆发的几起枪击案件中,有两个凶手刚刚年满18岁。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龄,他们却坚定地泄愤、赴死,可以想见从小到大,他们的内心,积聚了多少来自家庭和校园的仇恨和怒火啊!

不过嘲笑别人的同时,别忘了审视一下自身——我们的孩子,不也长时间被丑化的插图污染了幼小的心灵吗?

学习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感悟(谈生活中的边际效应递减)(4)

按理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优越、先进、文明,所以我们的国家被全世界民众所尊重、敬仰和羡慕。

但我们还是要警惕,“插画”事件是否也是某些管理方面,“过犹不及”和“边际效应递减”的一种不良信号?必须从制度的根源深处加以挖掘、弥补和修复,才能尽可能避免任何形式的“过度”,会在未来对孩子、对社会造成伤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