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1)

2023007

一种颜色

红,被视作多种红颜色的集合与统称,是唐代以后的事。

唐代之前,红仅是数种红颜色里的一种。不同的红色,有不同的字与义,其来源与属性大有不同,色彩浓淡及色调冷暖略有区别,生活及绘画所需亦是不尽相同。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2)

《宫乐图》局部 唐代 佚名

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的意味着红色的字,至少有三个:赤、丹和朱。

古籍《考工记》载: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赤、白、黑、黄,正是古人观念中的正色,此五色与古老的五行相合,继而与五季(夏之后为长夏)、五音、五官和五脏有了呼应,由此,时人的生活,便于色彩有了微妙而深入的连接,恰如《黄帝内经》所言:五色微诊,可以目察。

作为正色的赤,本是不可直接获取的颜色,其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为上“大”、下“火”,意是大火一样的红色,后引申为太阳之色,隐含有热烈之意,《释名》记载:赤,赫也,太阳之色也。古文中的赫,是赤色之炽盛,含盛大与显著意,所以,起点之“赤”,也就多了一层庄重的含义。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3)

《快雪时晴图》局部 元代 黄公望

与赤不同,丹和朱是能够直接获取并使用的颜色。

“丹”字的外形,像是井或盘一类的容器,中间的一点,则是位于其中的丹药,因道家制炼丹药多用丹砂,所以丹的本义也指红色的丹砂。丹砂与青雘( huò )都是古代常见的矿物,由两者分别研制成的颜料,时常出现在绘画中,正因如此,丹砂与青雘被称作丹青,成为了中国绘画的古老代称。

以丹和青为主色,兼及五色的绘画十分多见。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流传有多个摹本,每个版本的构图与人物大致相近,观其色彩细节便可读出,青、赤、白、黑和黄五个正色,大致可以涵盖画作用色的全部;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更是极致,画中一只鹦鹉立于杏枝之上,得意自适,俏姿可掬,这只鹦鹉的毛色与五色相近,它象征五个方位,亦象征天下。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4)

《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 顾恺之(宋摹本)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5)

五色鹦鹉图 宋代 宋徽宗

同出现在甲骨文中的朱,是一棵树的象形,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后来,朱泛指大红色,也被引指为朱砂。魏晋文学家傅玄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文中的朱,即是朱砂,同时,这段文字也隐含着赤、丹和朱的颜色排序:朱为大红,深于赤;丹虽也是朱砂(丹砂),但多指朱红色,因朱红色含有一丝橙色,因此浅于赤。

朱、赤、丹之后,至战国时期,“红”字开始出现。

东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释读红色为“帛赤白色”,意思是丝织物的颜色为粉红色或桃红色,由此可以看出,红是浅于丹的一种颜色。许慎的释读,实际还隐藏着另一层含义——红并非实体,它是抽象的存在,必须依附于丝织物之类的某种物,才能显现出来。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6)

《宫乐图》局部 唐代 佚名

除去朱、赤、丹与红,古时仍有多种意为红的颜色,其中以绛和殷最为特殊。

古籍《说文解字》将“绛”解读为“大赤”,含有大红之意,如此,绛与朱似乎有了色彩上的重叠。向前追索,会发现绛亦有绛草的意思,此种植物也被称作紫草,可做染料,所以,绛应是带有紫色的“大红”,深于朱,更深于赤。

色调上,比绛更重的红色,是为殷( yān )。《左传》载: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大意是,即使是左侧车轮被我的血染成了殷色,我也不能说受伤了。可以想像,染在车轮上的血,凝固干裂、灰尘覆盖,应是呈现出了带有黑色的红,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中的殷,与赤的字意相近,象征富足、盛大,同时,它也成为了最浓重的红色之一——黑红色。

青色东方之色(红东方之色)(7)

《中兴图》局部 宋代 萧照(传)

绘画中的多种红,魏晋之前的画者,使用起来相对简单,多是以丹砂等单色矿物颜色为主,单色植物颜色为辅,隋唐之后,用色相对复杂,画者发觉胭脂染在朱砂上会更红,蓝淀敷染朱砂会更紫,此后,正色之外的更多间色开始出现,绘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今时,意为红的颜色,不尽其数,不过,不论哪个时代,红似乎都是与我们最近的颜色之一,它象征着吉祥与热烈,也隐含着幸福与勇敢。多彩的红,多彩的 2023,与大家分享。

作者:莫一奥,文字工作者,长期从事中西艺术史和人文历史等泛文化内容写作,目前所有文章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LCA”和“莫一奥的”。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