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

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居鲁士大帝的波斯帝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1)

公元前5世纪前后波斯帝国疆域图

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2)

居鲁士进军路线图

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居鲁士大帝建立起来的波斯帝国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波斯帝国在极盛时期领土疆域东起印度河平原,西至小亚细亚。南至埃及,努比亚。北至色雷斯。其领土面积达到了60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是达到了1800万。

【居鲁士离奇身世】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3)

万王之王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大帝(约公元前558-529年在位),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缔造者,被当代伊朗人尊称为“伊朗国父”。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公元前7世纪,在今伊朗西部居住着两个伊朗语部落群体,波斯在南,米底(又译米堤亚)在北。公元前612年,米底和巴比伦一起摧毁了亚述帝国,米底从此号称帝国,成为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波斯人成为他们的臣属。居鲁士就是波斯人与米底人通婚的后代。

居鲁士的离奇身世,被号称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详细记录在他的巨著《历史》中。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在一次睡梦中,梦见女儿芒达妮的后代将夺取自己的王位并成为亚细亚的霸主。于是,他决定将女儿嫁给地位较低且性格温顺的波斯王子冈比西斯,以便使女儿的后代失去问鼎米底王权的资格。但在女儿怀孕时,这位国王又被一个恶梦惊醒:他梦见从女儿的肚子里长出的葡萄藤,遮住了整个亚细亚。为防不测,国王决定外孙一降生就把他处死。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4)

阿斯提阿格斯派哈尔帕哥斯杀死居鲁士的绘画

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是居鲁士。他一生下来,就被交给国王的亲信大臣哈尔帕哥斯处理。大臣不敢自己动手,便把孩子转交给一个牧人,命他弃之荒野。牧人的妻子恰巧刚产下一个死婴,他们于是留下了居鲁士,用自己的死婴顶替交差。牧人的妻子叫斯帕科,在米底语中是“母狼”的意思,因此日后有传说称居鲁士童年时曾得到母狼的哺育。

居鲁士10岁的时候,和同村的孩子玩扮国王的游戏。被孩子们推举为国王的居鲁士,鞭笞了一个抗命的贵族之子。事情越闹越大,以至于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亲自介入调查,居鲁士的身份终于被发现。宫廷祭司说,这个孩子已经在游戏中成为国王,不会再第二次成为国王了。阿斯提阿格斯终于消除疑虑,将居鲁士送回波斯。

【征服米底】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5)

亚述帝国灭亡后的小亚细亚世界 米底王国疆域图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曾奉命处死居鲁士的大臣哈尔帕哥斯便开始与他联络,要他起兵攻打米底,自己则约为内应。原来,当初国王发现哈尔帕哥斯未杀死居鲁士,一气之下,把此大臣13岁的独生子杀死,并烹成菜肴,让哈尔帕哥斯当面吃下。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这位大臣“没有被吓住,也没有失去自制力”,刻骨的仇恨让他冷静思考如何报杀子之仇。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为了说服波斯人追随自己,他命令全体波斯人带镰刀集合,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将超过3公里见方的土地开垦出来。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居鲁士发出第二道命令,让他们在次日沐浴更衣后集合。居鲁士宰杀了他父亲所有的羊和牛,并准备了酒和各种美食犒劳波斯全军。第二天,波斯人聚集在草地上,尽情饮宴。此时,居鲁士问他们是喜欢第一天的劳苦还是第二天的享乐。听到大家都选择了后者,居鲁士说:“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们听我的话,就会享受无数像本日这般的幸福;如果你们不肯听我的话,那就要受到无数像去日那样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鲁士为领袖,起兵攻打米底。

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征服吕底亚】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6)

波斯帝国征服米底王国后的疆域 吕底亚疆域图

波斯的西方强邻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看到居鲁士日益强大,非常担心,想趁波斯立国未稳,出兵将它灭掉。在出征之前,他派人去著名的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祈求神喻,得到的神喻是:如果他出兵攻打,一个大帝国将毁灭,欣喜过望的他再次请求神喻,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一匹骡子变成米底国王,你这个两腿瘦弱的吕底亚人,就必须沿着多石的海尔谟斯河逃跑。”既然米底国王永远不可能是一匹骡子,克洛伊索斯于公元前547年大胆出兵,攻打波斯。

克洛伊索斯焚毁了他遇到的第一座波斯城市普特里亚(今土耳其中部),闻讯赶来的居鲁士在这里与吕底亚会战(普特里亚战役)。吕底亚军队中配备长矛的骑兵在技术上占了上风,但居鲁士的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双方互有伤亡,未分胜负,克洛伊索斯于是决定退兵。

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鲁士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军队进攻波斯,竟然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仓促应战的吕底亚人与波斯人决战于首都萨迪斯(今土耳其西部)郊外的辛布拉平原(锡姆伯拉战役)。吕底亚人仍旧想依靠长矛骑兵取得优势,但居鲁士却想出了妙计。他将随军运载粮食和行李的骆驼集合起来,配备骑手,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吕底亚的马队遇到骆驼,立刻转身逃窜。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解释说,马害怕骆驼,在看到骆驼或闻到骆驼气味时就受不了。吕底亚人毕竟是西亚最勇武好战的民族,他们跳下马来和波斯军队肉搏。最终吕底亚人溃败,逃回萨迪斯城。

围攻两周之后,波斯军队攀爬绝壁,攻入萨迪斯,吕底亚王国灭亡。亡国之君克洛伊索斯至此才明白德尔斐神喻的真正含义:他出兵攻打波斯后被摧毁的正是自己的帝国,而骡子则隐喻居鲁士,因为他是波斯人与米底人的混血儿。

【征服巴比伦】

至此,建立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版图从扎格罗斯山脉以东,扩张到了爱琴海东岸。过去由米底、巴比伦和吕底亚三方瓜分的世界,如今已经有三分之二落入了他的手里。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7)

波斯帝国征服吕底亚后的疆域 巴比伦疆域图

不满足于此的居鲁士,还在策动更大规模的扩张。于是,当巴比伦的君主开始筹备即将到来的战争时,波斯帝国的军队正分兵两路横扫亚洲腹地。居鲁士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向东,征服伊朗高原以东的广大农牧混合生产区。帮助他上位的米底贵族哈尔帕哥斯,则率领一支由米底人为主的偏师,继续在小亚细亚沿海活动。前者将在数年内征服呼罗珊、锡斯坦、巴克特里亚和河中,兵锋直指印度河流域。后者则在这段时间里,逐个击败那些分布在沿海的希腊城邦和其他一些民族团体。

当犹太人继续在巴比伦的淫威下祈祷时,他们未来的救世主还在千里之外的广袤战场上,迎战使用各种武器与战术的敌人。这样连续不断的锤炼,将波斯军队打造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力量。

作为新巴比伦帝国的末代君主,那波尼德斯从继位起就遭遇内外交困。强势君主尼布甲尼撒二世,给他留下了一个横跨地中海到波斯湾之间的庞大政体。也为后来者带来了几乎环绕四周的众多对手。

公元前540年秋季,居鲁士已经完成了对亚洲各周边区域的战事,并为对巴比伦的战争筹备了大量粮草物资。一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围绕波斯人的核心力量被征集起来。

公元前539年秋季,波斯军队迅速越过金德斯河南下,很快抵达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与米底长城防线隔河呼应的欧比斯城。这座城市是巴比伦人防御长墙防线侧翼的一个重要据点。之后发生的欧比斯战役,成为了一场一边倒的屠杀。最终,欧比斯城的守军主力被屠杀殆尽。那波尼德随即下令全军从北方撤退,自己则带着主力军队北上救援。居鲁士则成功越过底格里斯河,同仆从军们汇合,迅速向南追击。

波斯人进攻巴比伦的路线

同年秋末,波斯军队包围世界第一大城市——巴比伦。但他们却发现这座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的雄伟城市,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有限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那波尼德将大量的军队带去了北部防线,但留在城内的守军和临时动员起来的民兵,依然在数量上多过波斯人的快速前进分队。何况巴比伦本身的防御设计,也是那个时代最好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8)

巴比伦城想像图

在波斯人拿下巴比伦城后一个世纪,古希腊历史学者希罗多德曾拜访过这座威名远播的大城。当时的巴比伦虽然已经因为屡次反叛而被波斯人拆除了防御设施,但留下的巨大遗址还是让古希腊的历史之父惊叹不已。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9)

伊斯塔门以及城墙的格局

整座城市以一个巨大的正方形横跨在幼发拉底河两岸,由泥砖和沥青建造而成的城墙不仅高耸而且厚实,其宽度足以让一辆驷马战车在城墙上奔驰。为了保护自己的城墙不被外敌攻占,城墙上的塔楼往往沿着城墙的前后两侧成双成对的建造。这样的严密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绝无仅有。

在宽广的护城河内,是8座以城市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城门。城门本身由青铜浇筑,非常坚固。最大是以巴比伦的战争和生育女神伊西塔命名的北门。此门毗邻幼发拉底河,连接护城河的河道宽达1里,也正好从这个门的边上贯穿全城。由于此门的重要性,尼布甲尼撒二世曾三次对这个门的设施进行修缮,筑起了四个塔楼组成的防御网络。

至于城市的内部,还有譬如王宫和主神马尔杜克的神庙,这类承担卫城要塞职责的坚固建筑。城里平均高度可以达到3-4层的普通住宅和复杂的街道都是守军进行巷战防御的有利依托。因而,要拿下巴比伦,强攻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巴比伦城也难以出现很多超级大城市所会面临的物资匮乏。除了城里的储备物资,内城的东面、北面和南面,都有大小不等的农产区。这些田地由外城的坚固城墙所保护。即便被包围,巴比伦城内依然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当地的优质耕地可以确保小麦的收成达到种子的200-300倍之多。无花果、橄榄、葡萄以及枣椰子树,也可以提供各类其他口粮。

既然强攻与围困都效果不大,居鲁士便只能采用手段智取。关于巴比伦城陷落的记载,有很多版本,希罗多德的故事最为精彩。希罗多德说,迦勒底人与波斯人在巴比伦城下大战一场,败退回城,然后守军仗着城墙和充足的粮食储备坚守不出。居鲁士想出一计,他命人挖掘河道,将从城中流出的幼发拉底河河水引入沼泽,河水水位下降之后,他率兵从河道攻进城去,而巴比伦人此时正忙于祭祀庆典,敌人打进家门都没觉察到,糊里糊涂地亡了国。此外,也有文献称巴比伦城内发生了起义,不满王室的居民打开城门,迎居鲁士进城。

至此,两河文明的最后一个直系继承者新巴比伦王国灭亡,此后再也没有以“巴比伦”为国名的独立政治实体出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正式谢幕。不过,比起此前此后一些亡国灭种的古文明来说,巴比伦人(或者说迦勒底人)还算幸运,非但没有遭受屠杀和驱逐,他们的文明也作为气血魂灵,融入波斯乃至希腊等后起之秀的体内。

入城仪式上,居鲁士像一个朝圣者,而不是征服者那样走进巴比伦。他命人在他前进的路上铺满象征和平的橄榄枝,波斯王踩在上面,步步生和谐。鉴于他终结了纳波尼德父子不得人心的统治,巴比伦士民们也为他献上了或真或假的欢呼。一统西亚的居鲁士心情大好,颁布了许多禁止扰民的法令,其中的某几项条文,今天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史上最早的人权保障法。居鲁士用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在记功泥柱上写道:

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统治风范受到巴尔神(巴比伦神话中的主神)喜爱,并被指定为王以悦其心的嫡传之王,冈比西斯的儿子……当我以朋友的姿态进入巴比伦,并于欢呼雀跃气氛之下,建立了政府的所在。马杜克神(巴比伦城的守护神)审视人间列国,寻找一位真正的统治者,最终他宣告了我居鲁士之名,让心胸宽大的巴比伦居民喜爱我,而我亦天天竭力地赞颂神明……我的军队在和平气氛里行走在巴比伦城中,我不准任何人恐吓苏美尔及阿卡德的国度里的任何民众……那些有违神的旨意的居民(指犹太人等被强制迁移到巴比伦的人),我已废止了他们的奴役,我为他们毁坏的屋宇带来救济,马杜克神对我的作为甚感快慰,并将友善的祝福赠与我,居鲁士,一国之王,世界之王。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10)

居鲁士记功柱,收藏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世界上最伟大的波斯帝国(历史上的大帝国第4篇)(11)

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后的疆域

巴比伦从此成了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这个新省份带来的收益,不是其他行省可比。尽管由于战乱破坏和迦勒底人后期无能的统治,巴比伦有所衰退,但此地毕竟是西亚自古以来的粮仓,经过居鲁士及其后继者的妥善治理,丰饶的物产渐复旧观。据希罗多德记载,在居鲁士之后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巴比伦一地出产的粮食,可供给整个帝国军队四个月的用度,而其他八个月的军粮,由所有其他省份一起承担。得到了这个大粮仓之后,居鲁士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出兵征讨里海东岸中亚广阔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波斯帝国在居鲁士的后继者冈比西斯、大流士、薛西斯手中继续扩展并达到顶峰,完全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政治格局。波斯帝国的崛起还有另一个历史意义,就是确立了印欧语系人种在中东地区的统治,曾经辉煌的闪米特等其他人种不得不接受长达12个世纪的印欧人的统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